紅地球波符|一段體驗「空間」的旅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 #為什麼共時性這麼重要

今天是進入紅地球波符第三天,紅地球的三個關鍵字是共時性、導航、進化。

為什麼共時性這麼重要,那麼多人都在講共時性?

其實,共時性是一種結果,

如果我情緒起伏,焦慮恐懼,我是看不見共時性的。

不曉得你是否有這種感覺:

覺知到共時性的瞬間,感覺自己跟宇宙、跟地球是連結的,

而情緒、頭腦的雜音反而讓你感到分裂、孤立?

有時候,過於放縱情緒、盲信頭腦的判斷,會讓自己愈走愈卡在死胡同裡。

所以,我常把共時性當成一種指標或提醒──

我最近的狀態如何?是否又在不自覺間把自己活成孤島了?

我的頻率是揚升與開放的,還是下沉與封閉的?

覺知共時性,常見的例子有很多,

比方說,自己正困惑的問題,在不同的媒介上看到提示,

閱讀書籍時、看電視劇時、聽Podcast時……

常常會看到類似的訊息,回應我腦海中的問題。

🎟️ #打破卡關瓶頸的方法

上週末去參加Marisa的工作坊「覺醒內在真實之音|聲音探索與表達」,

我長年從事文字工作,不是編輯,就是寫作、翻譯,

動腦比動身體的機率高,所以對身體極其陌生。

當初會參加這個工作坊,

一來是之前閉關靜心感受到聲音能量的探索與應用是今年的課題,

再者就是Marisa以前教授佛朗明哥舞,對身體的運用與感知很強。

我大約22、23歲開始上身心靈課程,

後來在出版業期間也主編身心靈書籍(儘管因為某些外在因素,為期短暫),

轉眼二十多年過去了,經歷「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的過程。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身心靈書籍或心理勵志書籍講的都是那一套,

其實,實際實驗與體驗之後,才會明白走過那趟旅程的自己,前後那幽微的不同。

比方說,以前遇到衝突,自己會委屈怒喊:

「憑什麼要我臣服?憑什麼是我要放下、要原諒?憑什麼我要道歉,明明對方也有錯?」

到有一天突然不費力地放下了,

從以前只看見自己的付出與委屈,到當下瞬間看得見對方的付出與委屈,

不僅僅心疼自己,也心疼對方。

就好像,「我」的內在質地打散重組了。

這前後的差異,就在於「我」的頻率提升了,

用中國的詞彙來形容,就是修為境界提高了。

從外表來看,「我」還是我,沒有變,

只有自己或感知較敏銳的人才會察覺,

「我」不同於以往的我了。

但是,這個過程我經歷了很久,就像輪迴一樣,

這一關沒過,下一關換個場景、換個NPC,再來一次。

有時,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卡在同一關。

人總是要在過關的那一瞬間才會恍然大悟。

而我最大的體悟是,人的頭腦我執很強,

「我執」輕時像迷霧,會迷惑說服大腦已經過關;

嚴重時跟一堵水泥牆沒兩樣,會嚴重干擾我們洞悉真相的視線,

甚至意願──我們有時根本不想去看見真相。

我發現,頭腦搞出來的問題,很難用頭腦解決。

有些問題,光想是想不通的。

這時候我就會去唱歌,去打掃,去跑步,動動身體,放空大腦。

反而聲音的能量、身體的能量可以打破「我執」的水泥牆。

🎟️ #透過聲音與身體打破我執

Marisa的工作坊「覺醒內在真實之音|聲音探索與表達」,

就是引領我們透過聲音、身體去打破舊我的藩籬。

她先讓我們作些暖身──

🎄躺在地上,感覺身體的每個部位,往下沉,貼近地板。

想像身體的不同部位就像一個印章,

在地板上蓋章的同時,嘴巴發出一個對應的聲音,大家可以任選。

我當時就把自己當成旋轉印章,

先是手掌、腰、肚子、屁股、胸部、膝蓋跟地板蓋章,

後來連額頭、腋下、鼻子各種平常不會跟地板接觸的部位也拿來蓋章了。

🎄練習呼吸,透過氣息的流動,感覺身體的變化,

甚至加上意圖,引導氣息,讓自己在呼氣時想像呼出來的氣息替腰部的游泳圈充氣。

實際做的時候,會有種下沉丹田、穩穩扎根的感覺。

有意思的是,當你發聲時,覺得自己沒氣了、或是沒辦法發出高音,

把注意力拉到呼氣替游泳圈充氣,愈是往下扎根,

反而發聲愈穩、聲音愈有力量,可以傳送得愈遠。

🎄閉上嘴巴、卻要發出聲音。

這是不是很違反我們日常的習慣?

但小孩子常會這樣,在玩到忘我時,用各種擬聲詞來發出聲音。

只是長大後,會融入團體,告誡自己不能無故發出聲音,

但凡有聲音,都得是有意義的說話。

🎄邊走路邊閉嘴發聲,然後是邊做各種姿勢邊閉嘴發聲。

邊發聲,邊聆聽周遭的聲音,把所有聲音容納進來。

🎄然後是打開嘴巴發聲,去感受不同的共鳴位置,

發出的聲音質地、頻率、傳遞距離等等差異。

🎄還有「亂語」的練習,先是自己不間斷地亂語,

這個練習不能加入大腦思考,因為亂語不是有意義的語言,

它就是秒速轉換舌頭的位置、嘴形,發出毫無意義的聲音,

感覺很像是在說外星人的語言。

我們自己練習完,還跟同學「對話」。

有意思的是,拿掉「有意義的語言」之後,反而更能貼近彼此的感覺。

🎄聲音的海洋練習,我們圍成一圈,中間是聲音的海洋,

我們都是一個又一個島嶼。

一開始,先是依序發出一串聲音來代表自己,

一個人發聲之後,其他人模仿。

然後是聲音加上動作,大家繼續模仿。

最後是大家一起發出一個單音,

想像自己的聲音投入中間的海洋,

但孤島與孤島之間的聲音又互相呼應連結。

🎟️ #不見得要站在受傷的位置才能感覺到被愛

一整天的工作坊,我們做了許多身體的練習,

Marisa不太說「道理」,她大多數時間引領我們體驗、探索身體,

聆聽藏在身體深處的訊息,然後鼓勵每個人都說一說。

之前在報名的時候,她就要我們每個人錄自己的聲音傳給她,

根據我們寫下的期望,她讓我們感受經歷一天工作坊之後聲音的變化,

再一一給予不同的建議。

有的人上課前寫道覺得自己的聲音很小,

結果分享的時候我們完全不覺得,

因為她放鬆了身體,聲音就有了共鳴的空間與力量。

工作坊結束後,我一直覺得,聲音的能量讓我體驗到「空間」,

獨自閉嘴發聲時,我感受到自己身體是一個空間,

周遭環境是一個空間,物品、動物也是一個空間(萬物有靈嘛),

聲音的能量可以穿透空間之間的藩籬,甚至改變對方的頻率。

但,然後呢?

我有點迷惘,把這個問題放了一個禮拜,

今天閱讀《四時瑜伽》時,突然懂了。

當我們大腦放空,放下焦慮、所有應該與不應該,

身體足夠放鬆,我們才會感知到「空間」,

不僅僅是自己的空間,還有周遭人與物的空間。

而這個過程帶給我們連結感,就如最後的「聲音的海洋」練習,

我們每個人都是孤島,卻透過聲音彼此連結,

光是這個連結的瞬間就讓我們感受到被愛──

不見得要站在受傷的位置,才能感覺到被愛。

而人,在感覺到愛的瞬間,自然而然就會臣服、打破我執,

願意聆聽,領悟該領悟的道,身體力行毫不勉強。


►►以下摘錄自今天閱讀的《#四時瑜伽》段落──⠀

❝早晨瑜伽,是我重新調頻的時間──如果敞開身體,心無罣礙,會發現能聽見的很多,拿到的細微訊息,最終經常指向自己,指引一條,明日能夠持續練習的途徑。❞
❝比如用花生球按摩暖身時,我們聊到,情緒有大悲大喜,對於大悲大喜,不要貪慕,要多多練習節制,回到平靜,接著徹底安靜。⠀
為的是,有時候當情緒到達極點,難免感覺痛快,例如一陣大哭大鬧,情緒洩洪之後,實際上,那都是透過消耗身體得來的代價。到達極點,還要記得回來,哭笑固然都很好,只是不要習慣透過擠兌身體能量,來換取那樣的情感位置。
不見得要站到那個受傷的位置上,才能感覺被疼、有人愛我。❞
❝老師說,有時候我們鍛鍊,就像是晦暗之中,感受有光照進。看見身體內,原來還有多出來的空間,是從前未曾看過的。❞
❝盡力與交付,並非牴觸的概念,而是我們能與身體建立的關係──在每一次的練習中真正盡力,沒有鬆懈,在需要休息休養之際,完全交付,不帶任何防備。你並不需要把所有事情,都馱負在自己身上。
盡力以後,便要放掉,真正放掉。
老師的指引,予我詩意聯想,身體是蓄光的場所,你給它支持,它也會在日常回應你,讓你能經常生活在,有光照耀之地。
原來可以是這麼簡單日常的事情。❞

《四時瑜伽》https://moo.im/a/4fioPX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錢可兒的沙龍
15會員
45內容數
❝你要活在世上,但心卻要遠離塵世的一切。❞ ——《生命之美:克里希那穆提最後的心靈日記》
錢可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8
過去的我,太偏重陽性能量了,這個社會總鼓勵人們要努力、要拚搏、要堅強、要勇敢,要能言善道、要長袖善舞、要建功立業……而這些都偏向陽性能量,我們否定自己的脆弱、悲傷、怯懦、不知所措、逃避、委屈……我們開疆闢土,卻關上了心房,不論是對自己,還是對世事人情。
Thumbnail
2025/02/28
過去的我,太偏重陽性能量了,這個社會總鼓勵人們要努力、要拚搏、要堅強、要勇敢,要能言善道、要長袖善舞、要建功立業……而這些都偏向陽性能量,我們否定自己的脆弱、悲傷、怯懦、不知所措、逃避、委屈……我們開疆闢土,卻關上了心房,不論是對自己,還是對世事人情。
Thumbnail
2025/02/23
於是,我踏上了十幾天的解夢旅程。一開始,我以為自己輕輕鬆鬆就能解開謎底,沒想到,每當我以為自己已經搞定,就會再遇到一些事件,讓我有更深一層的領悟。像玩手遊過關一樣,一關又一關,很過癮的體驗。而且,沒想到夢境也能用來解謎,感覺像開了外掛一樣。
Thumbnail
2025/02/23
於是,我踏上了十幾天的解夢旅程。一開始,我以為自己輕輕鬆鬆就能解開謎底,沒想到,每當我以為自己已經搞定,就會再遇到一些事件,讓我有更深一層的領悟。像玩手遊過關一樣,一關又一關,很過癮的體驗。而且,沒想到夢境也能用來解謎,感覺像開了外掛一樣。
Thumbnail
2025/02/14
閱讀《易經》,常讓我想到吸引力法則的顯化原理。吸引力法則並不僅僅是心想事成,顯化之道並非如此淺薄,而是我們需要賦予心中念頭生命力,生命力從何而來?不妨回頭想想,當我們心生善念,是否覺得天大地大人間寬廣?而心生惡念,如嫉妒、罪惡感、自卑、恐懼、焦慮等等,就覺得無路可走陷入困境?
Thumbnail
2025/02/14
閱讀《易經》,常讓我想到吸引力法則的顯化原理。吸引力法則並不僅僅是心想事成,顯化之道並非如此淺薄,而是我們需要賦予心中念頭生命力,生命力從何而來?不妨回頭想想,當我們心生善念,是否覺得天大地大人間寬廣?而心生惡念,如嫉妒、罪惡感、自卑、恐懼、焦慮等等,就覺得無路可走陷入困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探索我們內心深處的旅程中,讓我們首先尋求內心的平靜與清晰。要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自己的擴展意識之光中找到,也存在於你來到這個世界後所創造的心智裡。心智是想像與創造之地,為你當下生活的每一刻奠定了藍圖。 雖然我們會按照自己的經驗和感覺生活和行動,但那是在不覺中,對潛意識和所創造的看不見
Thumbnail
在探索我們內心深處的旅程中,讓我們首先尋求內心的平靜與清晰。要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自己的擴展意識之光中找到,也存在於你來到這個世界後所創造的心智裡。心智是想像與創造之地,為你當下生活的每一刻奠定了藍圖。 雖然我們會按照自己的經驗和感覺生活和行動,但那是在不覺中,對潛意識和所創造的看不見
Thumbnail
當一個人放下 " 需要知道 " 和 "明白一切" 的需求,同時持有純淨的意圖---"希望體現什麼",他們會訪問 "超越自身頭腦認知" 的現實-(內在的)世界和能量。這意味著這樣的體驗如同魔法,奇蹟,煉金術,即刻顯化,一個完全的 "同頻體驗" 會在地球現實中被探索。
Thumbnail
當一個人放下 " 需要知道 " 和 "明白一切" 的需求,同時持有純淨的意圖---"希望體現什麼",他們會訪問 "超越自身頭腦認知" 的現實-(內在的)世界和能量。這意味著這樣的體驗如同魔法,奇蹟,煉金術,即刻顯化,一個完全的 "同頻體驗" 會在地球現實中被探索。
Thumbnail
當你身上所有的細胞都如此臨在,都能感覺到生命的律動,同時當你能夠時時刻刻都感覺生命是本體的喜悅時,那你可以說是從時間當中解脫了。從時間當中解脫意味著不再有從過去汲取身分認同,以及在未來尋找圓滿成就的心理需求。 它代表你能想像得到、最深遠的意識轉化。
Thumbnail
當你身上所有的細胞都如此臨在,都能感覺到生命的律動,同時當你能夠時時刻刻都感覺生命是本體的喜悅時,那你可以說是從時間當中解脫了。從時間當中解脫意味著不再有從過去汲取身分認同,以及在未來尋找圓滿成就的心理需求。 它代表你能想像得到、最深遠的意識轉化。
Thumbnail
紅地球波符最後我們要走到的是紅月,不知道要朝什麼方向去,感受與情緒就是最好的引路明燈,正視自己的情緒,理解情緒的成因,找到自己真正在意的是什麼,人生的很多答案就在其中。
Thumbnail
紅地球波符最後我們要走到的是紅月,不知道要朝什麼方向去,感受與情緒就是最好的引路明燈,正視自己的情緒,理解情緒的成因,找到自己真正在意的是什麼,人生的很多答案就在其中。
Thumbnail
透過調整你的焦點,你可以與能量連結,並體驗你渴望的現實。
Thumbnail
透過調整你的焦點,你可以與能量連結,並體驗你渴望的現實。
Thumbnail
時間與意識的關係,人們常誤解時間是線性的,但其實它並非如此。這篇文章探討時間、意識與宇宙的本質,提出人們的理解方式是如何受到頭腦的限制,指出宇宙的本質是現在的,開始與結束都在當下的這個瞬間生滅。最後呼籲人們要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也是一場遊戲,每個人所體驗的痛苦與快樂都是一種指引。
Thumbnail
時間與意識的關係,人們常誤解時間是線性的,但其實它並非如此。這篇文章探討時間、意識與宇宙的本質,提出人們的理解方式是如何受到頭腦的限制,指出宇宙的本質是現在的,開始與結束都在當下的這個瞬間生滅。最後呼籲人們要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也是一場遊戲,每個人所體驗的痛苦與快樂都是一種指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與萬物連結的重要性,並分享了作者的領悟和冥想練習。透過故事和實例,鼓勵讀者以愛來面對世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與萬物連結的重要性,並分享了作者的領悟和冥想練習。透過故事和實例,鼓勵讀者以愛來面對世界。
Thumbnail
能量收驚-遠距是一種能量的轉換,以及心靈的重生。內心深處淨化恐懼與痛苦,打開通往智慧與和諧的門。這扇門引領走向一條新的道路,充滿了自我發現和無限可能的路徑。每一步都是向著更高自我的進化,每一次呼吸都是對生命的感恩。
Thumbnail
能量收驚-遠距是一種能量的轉換,以及心靈的重生。內心深處淨化恐懼與痛苦,打開通往智慧與和諧的門。這扇門引領走向一條新的道路,充滿了自我發現和無限可能的路徑。每一步都是向著更高自我的進化,每一次呼吸都是對生命的感恩。
Thumbnail
透過畫畫連結感知力、潛意識、更大的自己。這讓我感到當下我們是一體的... 我可以信賴內心浮現的靈感...那是美好的合一感,也是處於心流的狀態。
Thumbnail
透過畫畫連結感知力、潛意識、更大的自己。這讓我感到當下我們是一體的... 我可以信賴內心浮現的靈感...那是美好的合一感,也是處於心流的狀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