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家庭旅遊,我們特地跑到日本富山參加「上市まつり」,原本只是打算看個花火、吃個焼きそば,就像平常的觀光客一樣不斷地拍照、吃、拍照、吃,就能心滿意足然後快樂賦歸。
我們買了幾樣小吃在屋台附近的座位一邊吃東西,一邊看穿著祭典活動衣的居民忙來忙去,但不只是準備活動的身影,我還注意到很多人手上都抱著2、3束蘆葦,看起來晚點這些蘆葦會派上用場。

(烤玉米的握把處不是竹籤而是它的莖,很聰明的做法!)
漸漸地天色越來越暗,屋台旁邊的「西中町商店街」多了好幾根大型的照明燈在路中間,「原來除了花火,還有別的表演活動耶。」我心想,接著居民慢慢往大街移動,我們也趕快跟著人群走,最後一起站在大街的兩邊,這時我才發現大街的頭尾都有穿著民俗服裝的人,準備步進街裡。

我認為日本的祭典和台灣的廟會最大不同處就在於「跳舞」。
在台灣,只有廟裡的人可以跳陣頭;在日本,則是所有的鄉民(包括幼兒園的小小孩)都可以上街,排成隊伍一起邊走邊跳在地的民俗舞蹈,這種共襄盛舉的氣氛真的非常棒!最厲害的是,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怎麼跳,也跳得很認真,看得我一個觀光客都想裝成在地人跑進隊伍一起跳!
看了一陣子,放煙火的時間差不多到了,我們又跟著人群走到了「上市川白竜橋」看花火,但到了橋上,引起我注意的不是夜空中絢麗的煙火,而是橋下不斷燃燒著的巨大火堆。

除了好幾個火堆外,還有一個很特別的景象——當地人都拿著火棍在河岸邊不斷對空畫圈圈,而且橋上還有人用麥克風在誦經。
因為離得太遠,我實在看不清楚那些火棍是報紙還是樹枝,但我突然想起早些時候,很多人都抱著一束束的蘆葦,我猜那些火棍很有可能就是蘆葦(下圖是我查到的圖片)。

圖片來源:はたらくらすコネクションin上市。這些蘆葦被稱作「おしょうらい棒」(漢字是招魂棒)。
通常,我參加日本的祭典,最後都只記得兩件事:「花火很漂亮、焼きそば很好吃。」反而不太會記得這個祭典是為了什麼而舉辦和什麼文化隱含在背後。像是幾年前我去青森看睡魔祭,要我再次回想,努力從我可憐的海馬迴硬擠出的記憶好像也只剩下「燈籠很大很漂亮、焼きそば很好吃。」這兩個記憶點。
為了留下不同的回憶,這次有做回家作業,我特地看了一些相關的日文資料,才知道原來這個特殊的活動是當地的盂蘭盆節,它還有一個特別的稱呼:「精霊やぐらやき」。
我自己猜「精霊」指的是祖靈,又可以稱作「おしょうらいこ」,我看到有人說這可能是從「招来魂(しょうらいこん)」延伸出來的詞。而剩下的五個平假名要拆成兩個單語來看:
- 「やぐら」是高塔
- 「やき」是燒
簡單來說,就是燒火塔。
這個儀式就好比台灣的中元節,在這段時間好兄弟可以返回人間大吃大喝,但我們認為好兄弟是想出來晃晃和大吃大喝,而這邊的人認為好兄弟是想回到故里,所以特地用明火(招魂棒和火塔)為迷途中的祖靈指引回家的方向。
其實我很好奇,日本人把盂蘭盆節視作中元普渡還是清明?畢竟在台灣,這兩個節日的來由有很大的不同。在我看來「迎接返鄉的祖靈」的精神比較偏向我們的清明祭祖,因為這含有對自己祖先的思念和感恩在其中。
迎接祖靈返鄉的火在日文被稱為「迎え火 」,所以居民才會拿著蘆葦放進大火堆裡面點燃,然後在岸邊拿著它轉圈圈,直到快燒盡了才把快熄滅的火棍遺留在河岸上。如果這世界上真的有靈魂,那這種點燈引路回家的作法其實還蠻貼心的(?
雖然這次的祭典不像日本其他地區的盛大,但讓我蠻印象深刻的,因為這是我第一次親身經歷日本的盂蘭盆節。不知道大家也有沒有體驗過?歡迎和我分享~
《參考資料》
Lade.jp-「富山の上市町で招来(しょうらい)と口ずさみ、ご先祖様を迎える灯火と上市祭りで夜空を彩る打ち上げ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