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讓你開始懷疑「他到底還愛不愛我」的日常瞬間
還記得剛在一起的時候嗎?就算他只是安靜地陪你坐著看電影,你都覺得超級甜蜜,心想「哇,這個人好有深度喔,不像其他人一直嘰嘰喳喳的」。
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同樣的安靜卻讓你開始胡思亂想:「他是不是對我沒興趣了?」、「為什麼都不跟我聊天?」、「他到底還愛不愛我啊?」如果你也有過這種感覺,恭喜你,你不是一個人!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超多人遇到但不知道怎麼處理的狀況。
🤔 為什麼會從甜蜜變成懷疑?

熱戀期的「美化濾鏡」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真的是戴著玫瑰色眼鏡在看對方:
- 他不多話 → 「好穩重,好有安全感」
- 他很安靜 → 「一定是在專心聽我說話」
- 他不主動約會 → 「他一定是想給我空間,好體貼」
但時間久了,這些特質開始讓你產生不同的解讀:
- 不多話 → 「是不是不想跟我聊?」
- 很安靜 → 「他在想什麼?為什麼不說?」
- 不主動約會 → 「他是不是對我沒興趣了?」
期待值的改變
說實話,我們都會不自覺地期待關係「升級」。看到朋友的另一半會說甜言蜜語、會主動規劃約會、會在社群媒體上放閃,就開始想:「為什麼我的不會這樣?」
但這裡有個盲點:每個人表達愛的方式本來就不一樣啊!
💔 那些讓你開始懷疑的日常瞬間
讓我們來看看一些超真實的場景,看你中了幾個:
場景一:聊天變成「擠牙膏」
你:「欸,你今天怎麼樣?」 他:「還好啊。」 你:「就...還好?沒有別的了嗎?」 他:「嗯,就正常上班啊。」 你:「那有遇到什麼有趣的事嗎?」 他:「沒有耶。」
然後你就開始內心小劇場:「天啊,跟他聊天好累,是不是不想理我了?以前至少還會多說兩句...」
場景二:約會計劃的「都可以」
你:「這週末要幹嘛?」 他:「都可以啊,你決定。」 你:「那你比較想去哪?」 他:「真的都可以,你開心就好。」 你:「可是我想知道你的想法啊...」 他:「我沒有特別想法,你安排就好。」
這時候你心裡OS:「他是不是根本不在乎跟我做什麼?還是他覺得跟我出去很無聊?」
場景三:情緒支持的「已讀不回」
你今天心情很差,想要一些安慰和關心:
你:「今天好煩喔,工作一堆鳥事...」 他:「喔...那你早點休息。」 你:「就這樣?」 他:「不然...要不要喝點熱水?」
你心想:「我需要的是安慰不是熱水啊!他是不是根本不關心我的感受?」
🔍 等等,他們可能是這樣想的
在開始覺得對方不愛你之前,我們先來理解一下「安靜型」的人到底在想什麼:
他們的愛情邏輯
對他們來說:
- 愛是理所當然的,不需要天天確認
- 行動比言語更重要(他們可能默默做了很多事你沒注意到)
- 重複說「我愛你」感覺很奇怪,就像每天說「我要呼吸」一樣
他們可能會想:
- 「我都跟她在一起了,還不夠證明我愛她嗎?」
- 「沒有大事幹嘛要特別說?」
- 「她應該知道我愛她啊,不然我幹嘛跟她在一起?」
他們的溝通習慣
很多安靜的人其實不是不想溝通,而是:
- 習慣先思考再說話(所以需要時間整理想法)
- 覺得日常瑣事沒什麼好分享的
- 不知道該怎麼回應情緒性的對話
- 以為給你空間思考是對的
🤫講到這裡,丁嫚跟你們分享我的「切膚之痛」😂,我的前男友屬於逃避型依戀人格,他很有自己的想法,我們一聊起天來,可以天南地北,同時我們也有很多共同的興趣及想法,但是除了逃避型人格,他還是高敏感人,這個高敏感不只表現在他的聽覺嗅覺視覺上,所以跟他相處起來,的確不容易,對他來說,說出我愛你,簡直是不可能的事,甚至連牽手他都覺得很不習慣,加上他是很需要自己的空間的人,可想而知,我這種討好型的性格,只會不停的付出,然後默默的期待他的回應,我也習慣每天都要通電話以及傳簡訊,所以在剛開始相處的時候,以上的問題我們都有。
客觀來說,除了戀人之間一定會有的問題,我們有很多相近的價值觀及興趣,所以我們之間的連結也非常的強烈,因此遇上這些問題,我們也分分合合無數次,雖然最後結局是分開了,但是我們都是抱著祝福的心,對我來說他是永遠的家人。
回頭看這段感情,如果在溝通的時候,能夠早點找到對的方法,我們的結局或許是攜手一輩子,所以,我希望如果現在的你們有這些問題,真的要在溝通的方法上,多加琢磨練習。
💬 溝通的藝術:怎麼說才不會變成吵架?
這裡是重點了!很多時候我們知道要溝通,但方法錯了就變成吵架,然後問題更嚴重。
❌ 這些話千萬別說:
指責型:
- 「你都不關心我!」
- 「你是不是不愛我了?」
- 「你為什麼都不跟我說話?」
比較型:
- 「你看XXX的男朋友都會...」
- 「為什麼你不能像別人一樣?」
- 「別人都比你會表達!」
威脅型:
- 「你再這樣我就不理你了!」
- 「你不說我怎麼知道你在想什麼?」
這些話只會讓對方覺得被攻擊,然後更不想說話。
✅ 試試這樣說:
表達需求而不是指責:
- ❌「你都不關心我!」
- ✅「我希望你能多跟我分享你的想法,這樣我會覺得更親近。」
具體化你的期待:
- ❌「你要對我好一點!」
- ✅「我希望你偶爾能主動約我出去,或是問問我今天過得怎麼樣。」
承認差異但表達需求:
- ❌「你為什麼不能改變?」
- ✅「我知道你不太愛說話,但我需要多一點交流才會有安全感。」
用「我」開頭而不是「你」:
- ❌「你讓我覺得被忽視!」
- ✅「我有時候會覺得不確定你的想法,讓我有點不安。」
‼️這些方法有一個最重要的共同點,那就是在你感到生氣、不開心、被忽略的時候,先把心情冷靜下來,才能夠好好思考後才開口,要知道,說出去的話像潑出去的水,是收不回來的,所以不要因為一時的情緒,就衝口而出。
🛠️ 實際可以這樣做
如果你是需要更多表達的那一方:
1. 學會讀懂他們的「愛情密碼」
安靜的人通常用行動表達愛,注意看看他們有沒有:
- 記住你喜歡的東西
- 默默幫你處理一些事情
- 在你需要的時候出現
- 用小動作表達關心(遞水、調溫度、幫你拿東西)
2. 主動創造溝通機會
不要問「今天怎麼樣?」這種太廣泛的問題,試試:
- 「今天有遇到什麼讓你印象深刻的事嗎?」
- 「你覺得那個電影/新聞/朋友的事怎麼樣?」
- 「我今天遇到XXX,你覺得我應該怎麼處理?」
先分享自己的想法,引導對方也分享。
3. 給他們時間和空間
不要期待立即回應,有些人需要時間思考。可以說: 「你不用現在回答,想想再告訴我也可以。」
如果你是比較安靜的那一方:
1. 理解對方的需求不是「無理取鬧」
對方需要更多表達不是因為不信任你,而是因為這是他們感受愛的方式。就像你喜歡安靜,他們喜歡交流,都是正常的。
2. 嘗試多表達一點點
不用突然變成話很多的人,但可以:
- 偶爾主動分享今天的小事
- 說出你的想法,即使很簡單
- 解釋你的沉默(「我在想事情」比讓對方猜好)
- 偶爾說「我愛你」或「謝謝你」
3. 學會情緒支持
當對方心情不好時:
- 問「需要我做什麼嗎?」
- 給擁抱(行動比言語有效)
- 承認「我不知道該說什麼,但我在這裡陪你」
- 不要急著給建議,先聽就好
🌈 找到屬於你們的平衡點
每對情侶都不一樣,不用照抄別人的模式。重點是找到讓你們都舒服的方式:
建立「愛情協議」
坐下來好好聊聊:
- 「我需要什麼才會有安全感?」
- 「你希望我怎麼表達關心?」
- 「我們可以怎麼改善溝通?」
- 「什麼時候你需要獨處空間?」
創造專屬的親密方式
不一定要像別人一樣,找到適合你們的:
- 也許是每天睡前聊10分鐘
- 也許是一起做某件事的時候自然聊天
- 也許是用文字訊息分享想法
- 也許是建立一些小儀式(擁抱、親吻、固定約會)
學會欣賞差異
- 安靜的人帶來穩定感和深度
- 愛表達的人帶來活力和溫暖
- 你們是互補,不是要改變對方
💡 最後想說的話
愛情真的不是猜謎遊戲。如果你覺得對方可能不愛你了,與其在那邊胡思亂想,不如直接問。但記得,問的方式很重要。
記住:
- 沉默不等於冷漠
- 不善表達不等於不愛
- 每個人愛的方式都不一樣
- 溝通是技巧,需要練習
真正的愛情不是要對方變成你想要的樣子,而是在理解彼此差異的基礎上,找到讓雙方都舒服的相處方式。
想想看,你們各自來自不同的家庭環境,整個成長歷程也完全不同,那就表示你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個體,光是跟朋友相處就可能有很多的問題,何況是親密愛人,很多時候,當你的不滿或者不能理解的情緒湧上來時,有一個方法很有幫助,如果他是一個安靜型的人,你就想想看,安靜型的人可能會有什麼反應會說什麼話,那他的反應是合理的嗎(例如沒有馬上讀你的訊息)?永遠不要站在你的想法立場去判讀發生的情況,
今晚就試著跟對方聊聊這個話題吧!不是要改變誰,而是要更理解彼此。相信我,很多時候你以為的「不愛了」,其實只是「表達方式不同」而已。
❤️你們有遇過類似的狀況嗎?最後是怎麼解決的?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們的經驗! 💕
丁嫚的Podcast 裡最受歡迎的主題之一就是愛情,想聽更多故事及想法,利用通勤,吃飯,洗澡時間,聽聽「愛情543」系列,也有戀愛腦,高敏男友等專題喔。
🎙️言漫語TALK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5%AB%9A%E8%A8%80%E6%BC%AB%E8%AA%9Etalk/id1717344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