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修行如何避免昏沉與妄想?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聽聞或修持佛法,鬆緊要適度。如果用心過度,容易出現昏昏欲睡的狀況;如果過度放鬆,容易生出妄想。

從前,有一個剛出家的沙門 富樓那,想要學習禪定,於是佛陀指示 阿難教他,可是無論 阿難怎麼教,富樓那都學不會,有時是太緊張,有時是心靜不下來,沒有辦法好好地學習禪修,於是阿難便帶著富樓那一同前去請示佛陀。

佛陀問 富樓那說:「你還沒有出家以前會不會彈琴啊?」富樓那說:「會!我很會彈琵琶。」佛陀就問:「是弦很緊的時候,能彈出好樂音?還是弦很鬆的時候,能彈出好樂音?」富樓那說:「弦太緊或太鬆的時候,彈出來的樂音都不好聽,必定是不緊不鬆的狀態,才有辦法彈出好樂音。」佛陀開示說:「用這樣的方式來修心就對了!」富樓那依著佛陀的教言精進修行,最後證得果位。

擷取自:《龍德上師大圓滿 普賢上師言教集》/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

══════════════

《龍德上師大圓滿 普賢上師言教集》

▣ 詳細介紹與請購▸ https://www.fazang.org/Dzogchen/

══════════════

raw-image

▰▰▰▰▰▰▰▰▰▰▰▰

【觀音山 龍德上師】
殊勝傳承|https://www.fazang.org/guru
YouTube頻道訂閱|https://www.youtube.com/@LungDuRinpoche
TikTok關注成為粉絲|https://www.tiktok.com/@lungdurinpoche
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ungDuRinpoche
X(Twitter)跟隨|https://x.com/LungDuRinpoch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觀音山吉祥洲的沙龍
39會員
4.0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2025/09/01
在佛教修行中,口業的清淨往往被許多人忽視,然而它對修行成就的影響卻極為深遠。特別是對於密宗修行者而言,持咒與言語清淨之間的關係,更是關乎修行成敗的關鍵要素。 當我們深入觀察佛教十惡業的形成條件時,會發現不同惡業在造業難易度上存在顯著差異。以邪淫為例,要完成這個惡業需要複雜的條件配合
Thumbnail
2025/09/01
在佛教修行中,口業的清淨往往被許多人忽視,然而它對修行成就的影響卻極為深遠。特別是對於密宗修行者而言,持咒與言語清淨之間的關係,更是關乎修行成敗的關鍵要素。 當我們深入觀察佛教十惡業的形成條件時,會發現不同惡業在造業難易度上存在顯著差異。以邪淫為例,要完成這個惡業需要複雜的條件配合
Thumbnail
2025/08/31
求財的正確方法:向度母祈求 許多人想要求財,但方法錯誤。有人會向男朋友女朋友求,向老公老婆求,向爸爸媽媽求,但這些方式只能得到一點點幫助,而且只有一次兩次。久了之後,人家怕你了,不然就是被你借光了。 真正求財的正確方法是:要跟度母求。 度母法門求財的真正秘訣在於:「你要求財,就是要修。自己要修
Thumbnail
2025/08/31
求財的正確方法:向度母祈求 許多人想要求財,但方法錯誤。有人會向男朋友女朋友求,向老公老婆求,向爸爸媽媽求,但這些方式只能得到一點點幫助,而且只有一次兩次。久了之後,人家怕你了,不然就是被你借光了。 真正求財的正確方法是:要跟度母求。 度母法門求財的真正秘訣在於:「你要求財,就是要修。自己要修
Thumbnail
2025/08/30
為什麼會永無安身之所? 在《佛說鬼問目連經》中,又有一位餓鬼向目犍連尊者求教自己的苦況:「我一生以來,居無定所,恆倚巷陌,這是什麼罪業所導致?」 目犍連尊者以其神通顯化和善知因果的能力,洞察了這個果報的根源。尊者開示說,這種痛苦的業報源於此鬼前世為人時的惡行。 前世惡業:拒絕安住客人
Thumbnail
2025/08/30
為什麼會永無安身之所? 在《佛說鬼問目連經》中,又有一位餓鬼向目犍連尊者求教自己的苦況:「我一生以來,居無定所,恆倚巷陌,這是什麼罪業所導致?」 目犍連尊者以其神通顯化和善知因果的能力,洞察了這個果報的根源。尊者開示說,這種痛苦的業報源於此鬼前世為人時的惡行。 前世惡業:拒絕安住客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聽聞佛法當然能開啟我們的智慧,還能消業障。聽聞佛法,光來助道坐在那裡都聽不大懂,都有一分功德。所以,我們常常講:「你在道場打瞌睡,都比在家裡看電視打瞌睡有功德。」來道場打瞌睡可惜了,浪費那麼寶貴的因緣。來道場的時候,常住三寶、傳承祖師會慈悲放光加持。有沒有感覺,現在就特別亮?那就是一個加持放
Thumbnail
聽聞佛法當然能開啟我們的智慧,還能消業障。聽聞佛法,光來助道坐在那裡都聽不大懂,都有一分功德。所以,我們常常講:「你在道場打瞌睡,都比在家裡看電視打瞌睡有功德。」來道場打瞌睡可惜了,浪費那麼寶貴的因緣。來道場的時候,常住三寶、傳承祖師會慈悲放光加持。有沒有感覺,現在就特別亮?那就是一個加持放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佛教修行的心得與方法,包括唸佛、淨念相續、咒子求財求愛、以及具體的修行方法。藉由正確的意圖及頻率,來達到提升靈性意識的效果。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佛教修行的心得與方法,包括唸佛、淨念相續、咒子求財求愛、以及具體的修行方法。藉由正確的意圖及頻率,來達到提升靈性意識的效果。
Thumbnail
「禪」在古印度翻譯過來叫「靜思惟」,當靜思惟到相當寂靜,會有定境。一念不生的時候,不起妄念,它就入定。當然後面還有它的次第和領域。在密宗呢?它也稱「禪修」。但是禪修以後所證悟的境界給它的名稱就不大一樣,有的叫做「證得空正見」證悟空性,或者是講「證大手印」,或者「證大圓滿」。
Thumbnail
「禪」在古印度翻譯過來叫「靜思惟」,當靜思惟到相當寂靜,會有定境。一念不生的時候,不起妄念,它就入定。當然後面還有它的次第和領域。在密宗呢?它也稱「禪修」。但是禪修以後所證悟的境界給它的名稱就不大一樣,有的叫做「證得空正見」證悟空性,或者是講「證大手印」,或者「證大圓滿」。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