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台灣政局變動:民進黨因大罷免失敗由徐國勇接任秘書長,推動柯建銘下台負責;AIT處長與藍營立委座談,確保國防預算不被過度刪減;立院財委會審預算時,黃國昌突撤案放行監察院追加預算,引發傅崐萁不滿,顯示藍白陣營合作裂痕。
美國在台協會AIT找在野黨會見,確保國防預算

AIT在臉書上分享了谷立言與國防部長顧立雄「談笑風生」的合照,與其和藍委們「嚴肅」會談的照片形成鮮明對比,暗示美方與執政黨溝通順暢,但需要特別提醒在野黨重視國家安全。民進黨立委吳思瑤表示,這次會談是美方就經貿、國防與印太議題進行的嚴肅溝通,並呼籲中國黨不要受到「境外敵對勢力敘事」影響而阻撓國防預算。
中國黨則回應已多次向AIT表達支持國防的立場,但強調本次提出的刪減幅度比往年明顯降低(僅46.8億元,主要針對獵鴞專案),並非意圖削弱台灣防衛實力。這次會見被廣泛解讀為美方對在野黨施加壓力,確保台灣國防建設不因黨派鬥爭而受阻,特別是在川普2.0政府即將上台的背景下,美國更加強調盟友提高國防支出的必要性。
徐國勇接任黨秘書長,幫助賴清德要求柯建銘卸任總召為大罷免負責這件事確實發生了。
2025年8月28日,總統賴清德宣布啟動府院黨改組,原內政部長徐國勇接任民進黨秘書長,取代前秘書長林右昌(林已因大罷免失敗請辭)。此次改組是賴清德對兩波大罷免(7月26日和8月23日)慘敗的直接回應,黨內檢討聲浪集中指向黨團總召柯建銘,他被視為「大罷免」的主要推手。
徐國勇上任後迅速展開行動,發起黨籍立委連署改選黨團幹部,包括吳思瑤、陳培瑜等幹部已主動請辭,形同對柯建銘施加卸任總召負責的強大壓力。儘管柯建銘選擇低調回應,但黨內已形成共識:他的去留已成定局,此舉被認為是挽救賴清德政府危機的關鍵一步。
賴清德也公開表態支持,認為黨團改選「更符合社會期待」,雖未直接點名柯建銘,但徐國勇的角色明顯是奉命執行這項關鍵人事調整。
黃國昌放行監察院預算,惹怒傅崐萁

在2025年8月28日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審查追加預算時,監察院因114年度總預算被刪2.6億元業務費,申請追加7762萬元(包括水電費欠款等)。台民黨原提案全數刪除,黃國昌批評監察院是「盲腸機構」,一年花10億元卻「只打蒼蠅不打老虎」,並質疑公務車濫用案調查遲緩。然而,在監察院副秘書長王增華說明(強調預算已節制,調查將於9月有結果)後,黃國昌撤案,讓預算全數通過。
這舉動激怒了中國黨團總召傅崐萁,他痛批監察院「辦藍不辦綠」(如光電、口罩弊案無彈劾),並表示原本因台民黨提案才沒重複刪減,卻被黃國昌「半途而廢」,質疑:「為什麼可以撤案?」傅崐萁強調監察院早該廢除,這與台民黨過去主張一致,但黃國昌撤案等於「尊重」監院,顯示藍白在預算議題上出現裂痕。韓國瑜院長隨後調侃聽完黃國昌發言感受到「暖流」,聽完傅崐萁後感受到「寒流」,凸顯黨際關係尷尬。
南爸講の政治觀點
- 中華民國Taiwan的立法院經過一年的對抗,原以為透過罷免能有效扭轉國會席次並讓國會正常運轉,沒想到民意不如預期,恐怕讓中國黨立委變得更加囂張跋扈。
- 但令人意外的是,當美國在台協會AIT介入後,不僅藍白立委對國防預算的態度軟化,連黃國昌也不再提台美關稅黑箱,甚至撤回了一直視為眼中釘的監察院預算刪減案。
- 究竟美國使出了什麼手段,讓黃國昌及中國黨立委們如此大幅轉變態度,這值得執政黨好好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