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鍊魂式財富商數FQ】
「你與錢的感情(華人文化適用版)」篇第五回:你用錢換愛,卻永遠感覺不夠
我曾遇過一位女性,在講述她的財務壓力時,聲音聽起來有些疲憊。
但真正讓她眼眶泛紅的,是這句話:
「我一直以為,只要我給得夠多,他們就會留下來。」
她不是談生意,是談家庭。
她是家中經濟支柱,從小就學會給,習慣付錢、照顧、犧牲。
但心裡,其實一直在等一句:
——「妳值得被愛,不是因為妳給得多。」
很多人說自己「很會為別人花錢」,但那其實不是慷慨,而是一種情感補償:
我用錢,來換取安全感、認同、存在感,甚至是愛。
這不是真的愛錢,也不是對金錢自由,這是金錢與愛情之間的界線混淆。
🧠 心理學怎麼說?錢是情感的替代品
心理學家 Karen Horney 提到:「人在缺乏愛的時候,會尋找可控制的替代品。」
金錢,就是一個最常被選來「填補愛」的位置。
- 父母用錢補償陪伴,卻未曾真正看過你;
- 伴侶用送禮彌補冷漠,卻從未真心交流;
- 你用金錢贊助朋友、幫助兄弟、投資關係,卻始終感覺孤單。
因為錢可以買到許多東西,但它買不到你最渴望的:被看見、被需要、被珍惜。
💔 錢與愛混在一起時,你的靈魂會怎樣?
當你把金錢當作愛的依存載體,這會產生三種情感扭曲:
- 你越給,越怕失去
因為你相信:你不給,他們就不會愛你了。
- 你很難開價,因為覺得收錢=不夠愛對方
你會說:「這是我想幫你的啦,收錢好奇怪。」
- 你很怕別人不回報,就像「不愛你一樣」
錢出去了,你希望被感謝、被記得、被回報,否則你會心碎。
這些都不是金錢的錯,而是你把金錢放在愛應該待的位置。
🪞 你要愛,不是收據
當金錢成為「愛的代幣」,你會活在一個永遠需要兌換的世界裡。
你幫忙 → 等一份感謝
你出錢 → 等一份回報
你給資源 → 希望對方留下、不要離開
但真實的愛,是不需要證明或交換的。
金錢不是語言,它是載體。
愛是語言,愛要直接說出來。
🎯 練習分離:錢是錢,愛是愛
這不代表你不再給、不再支持、不再付出,而是:
你開始有覺知:「我現在給出去的,是金錢,不是愛的保證。」
你不再用金錢去保護一段關係,也不再用「給錢」代替「說出真正的需求」。
這,就是鍊魂。
🧭 今日鍊魂練習|分辨你是給錢,還是給愛
- 請寫下三個你最近「花了錢但感到有點空虛或失落」的事件。
- 問自己:
- 我那時候,是不是想透過這個行為換來某種情感?
- 對方真的知道我想要什麼嗎?我有說出來嗎?
- 寫下並大聲唸三次:
「我值得被愛,不是因為我給了什麼,而是因為我是我。」
「我可以同時給愛,也收下愛,不需要用金錢證明什麼。」
「我開始學習,把錢放回它的位置,把愛說出口。」
第六回,我們會從「愛與錢」轉向「你給自己多少金錢上的照顧?」
很多人對外超大方,對自己卻斤斤計較。
你說你愛自己,卻不願花一塊錢讓自己舒服。
你怎麼對待錢,就怎麼對待自己。
我們下一回,繼續回到你與自己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