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三年多之前,有次在YouTube看到一部影片,內容已經忘得差不多了,但是,那位YTR在影片中所強調的「極簡」概念,卻在我的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簡單敘述一下當時的我大概是怎麼樣的一個狀態:
喜歡文具,每次去書店或者是文具店,沒有買一支筆、一捲紙膠帶,是絕對不可能走出店門的。
那時候的我,總想像著哪一天能夠擁有一個櫃子,裡面全是我喜歡的文具...只用想像的,縱然沒實現,還是能讓我感到快樂。
為了貫徹我當時「不切實際」的理想,於是我很認真的儲蓄,等到與朋友或者是家人一起去逛街的時候,就會拿出至少一半的儲蓄買我想要的那些文具用品。
原子筆、螢光筆包色買,有十多個鉛筆盒,書櫃裡堆了好幾堆筆記本,收納盒中滿滿的印章與印泥,當時的書櫃真的已經沒有什麼多餘的空間讓我放東西了,但我仍然不滿足,總是覺得少了一支筆或者是一本便條紙...,於是我持續的購買,只為了填滿內心空缺的某樣東西,但又說不出到底是什麼。
有一天我閒來無事,坐在書桌前發呆,看著這些佔據書櫃空間的文具們,突然出現一個念頭:買了這麼多,我究竟用到了多少?
接著,我把書櫃中的東西全部拿出來,放在地上,難以形容看到那麼多東西時,衝擊感有多大,那時的我,腦中只浮現一句話:原來我不知不覺就買了這麼多......
我呆呆地看著地上的文具好一段時間。
然後,我打開電腦搜尋「斷捨離」,因此,才有了前言的情節。
我按照那位YTR提供的方法,加上我自己依據內心的想法微微調整,一直到今天,我也在極簡的道路上走三年了,不過有點尷尬的是,當年失心瘋買的文具們,到現在都還沒有用完(可想而知我到底買了多少),這算是給我的一個教訓,提醒我不能盲目消費,並審慎規劃自己身邊的每一樣物品。
只能說,我真的很感謝那位YTR的指引,也慶幸自己早點領悟,改變了購物思維,才能有今天的小分享。
也謝謝你看到這裡,下篇文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