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終於熟悉環境、找到心裡的節奏時,行李又該重新收拾,結束這趟旅居體驗。旅居即將結束的那天,我決定獨自去一趟潮州。這座小鎮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甜的——圓環的燒冷冰、蜜地瓜、老街的咖啡香與砂糖橘甜點,還有屏東戲曲故事館工作人員的笑容。那天的潮州,讓我感受到旅居是一種持續回甘的生活方式,所以想邀請你一起來看看我的體悟。

氣味甜的圓環
從火車站下車後,我本以為該從前站出去,繞了一圈才發現要去的地方都在後站。沿著導航走,我來到潮州有名的圓環,這裡最知名的就是「燒冷冰」。雖然是平常日的上午,遊客不算多,但空氣中卻瀰漫著蒸煮芋頭與地瓜的香甜氣味,讓人忍不住深呼吸。我心想,或許這裡可以被稱作「最甜的圓環」。甜味在街道之間流動,不僅引動食慾,也讓人沉浸在小鎮特有的悠閒氛圍。
歲月甜的老街
從圓環拐進建基老街,氣氛一下子就不一樣了。沿著老街慢慢走,兩旁的老店像是在輕輕打開時光的門。印刷店的印刷機械、藤具店的手作藤椅,都累積著歲月獨有的樣貌,讓人忍不住停下來多看幾眼。建基老街在清乾隆年間叫「虎仔街」,當時的房子多是前店後宅的多院式建築,深深長長,一戶接著一戶,還有可以直通後巷的「後尾門」。據說那條巷子以前是情人約會的祕密通道呢!如今走在老街上,就像穿梭在長長的時空之間,有老屋也有新店家,充滿探索的樂趣。沿著老街走進香煙裊裊的三山國王廟,廟埕前的小吃攤正準備開張,讓人感受到地方生活的緩慢節奏。潮州三山國王廟,又名「忠主宮」,建於清乾隆年間,是潮州地區客家先民的重要信仰中心。據說早期移民自廣東潮州霖田來台時,隨身攜帶三山國王香火,以祈求平安順利。日治時期因皇民化政策,廟宇一度遭拆毀,幸有信眾暗中保留神像,使香火未斷。民國三十九年重返現址,經多年集資,於一九六四年重建完成,至今仍香火鼎盛。廟貌為華南重簷歇山式,主祀三山國王並陪祀多位神明,是潮州庄最具代表性的信仰據點,每逢慶典與平安繞境,皆吸引眾多信眾前來祈福。
原本想繼續慢慢散步,但中午的大太陽讓手機不斷發出過熱的警告,提醒我在高溫下快要撐不住了。於是,我趕緊在附近找了一家有冷氣的餐廳——「泰泰你好」。

這間泰式料理店,生意很好,不斷有人內用或外帶。菜單品項很豐富,有定食、炸物、炒飯炒麵、熱鍋快炒,還有泰式奶茶等飲品,選擇眾多。我因為不太餓,也吃不了辣,就點了一份蝦仁炒飯和一杯泰式奶茶。炒飯端上來時,看起來清清淡淡,米粒細長有嚼勁,我吃得不太習慣,最後甚至沒能完食。但那杯冰涼香甜的泰奶,卻成了我的救贖。在炎熱的夏日裡,喝下一口甜味,望著窗外人來人往,竟覺得無比愜意。有時候旅行的幸福,好像不是光因為美味,也在它恰巧在最需要的時候出現。
笑容甜的戲曲故事館
休息過後,我繼續沿著老街走,來到屏東戲曲故事館。這裡前身是日治時期的潮州庄役場,紅磚與洗石子建築,左右對稱的格局,端莊而美麗。它的存在,讓人直觀的感受到當時代的美感與厚度。
因為潮州與台灣三大戲曲「歌仔戲、布袋戲、皮影戲」都有著深厚淵源,是許多戲團的起源地,因此屏東戲曲故事館便以三大戲曲為主軸策劃展覽。我造訪時正舉辦「藝窺究境—戲曲小學堂工藝成果展 II」,展場裡陳列著布袋戲偶與相關工藝,像是刺繡、串珠、彩繪等,還有學員的創意作品,讓人看見傳統戲曲在時代裡的延續與轉化。
最讓我感到溫暖的,是工作人員的親切。她主動告訴我可以自由取用文宣,而那些文宣不僅印製精美,還設計成小遊戲,有能套版印刷成布袋戲戲偶頭飾的展覽簡介,也有能成為紙娃娃換裝的戲曲故事館介紹及潮州景點的大富翁遊戲。這樣的用心與親切,真讓人甜進心裡,也很想推薦其他人來感受!
滋味甜的植嶼咖啡
離開故事館後,我又走了一段路,來到植嶼咖啡。還沒進門,門口的綠意就吸引了我的目光。推門進去後,一樓已經滿座,所以我沿著指引走上二樓,選了一個靠近植物的位置坐下。那株植物的葉子偶爾輕觸我的手臂,像是在撒嬌,也像在低語。或許是旅居心情的投射,我覺得它正和我說著只有彼此懂得的秘密。
這裡的菜單很特別,做成山巒的形狀,咖啡品項也很特別,有加小米酒的,也有搭配脆糖的。鄰坐有好友聚會,其中一位看到小米酒咖啡眼睛一亮,朋友立即保證開車送他回家,放心喝!這樣的友誼甜度超標,十分可靠。而我一人獨旅,顯然不能飲酒咖上路,所以我選了脆糖拿鐵,再配上一份砂糖橘生乳捲。

餐點上來後,咖啡的香氣直衝入鼻,讓人驚喜,脆糖入口有種童年吃過龍鬚糖的既視感,帶著焦糖的脆香。不過隨著糖片慢慢融進咖啡,飲品也變得越來越甜。後來我乾脆把糖片拿出來單吃,才發現自己更喜歡純粹的咖啡味道。
至於砂糖橘生乳捲,第一口單吃橘子酸得我眼淚差點掉下來,但和蛋糕一起入口時,那股酸甜立刻平衡,反而更顯層次。就像人生的味道,酸與甜從來不分離,要一同入口才顯得完整。
我邊吃邊看著窗外的雲緩慢移動,天色漸漸變化,心情也隨之沉澱。那是一段屬於旅居的空白時光,不用趕行程,只需靜靜感受。
在尾聲裡嚐到旅行的樂趣
回程路上,我意外又遇見戲曲故事館的工作人員,彼此微笑點頭打招呼。短暫卻熟悉的互動,為這趟潮州獨旅畫下了溫柔的句點。這一天的經歷,讓我在旅居的尾聲,感受到了「旅」的樂趣。過去的日子裡,我更多在「居」的狀態中掙扎,試圖安頓下來、建立秩序。但當我走出來,帶著好奇去看一座小鎮,才發現旅行本身的甜味。
可惜,當我剛開始學會享受,它卻已接近結束。這正是旅居的矛盾與真實:總在將近告別時,才體會到它的美好。我想,這也是人生的一種提醒——不要等到尾聲,才開始細細品嚐。下一次的旅居,我要更快地打開自己,珍惜每一段時光,讓「甜」不僅停留在記憶裡,而能成為生活的底色。旅居的魅力,或許就在於它不會完美,不會永遠。它提醒我們時間有限,提醒我們要即刻珍惜,讓記憶在往後的生活裡次次回甘。下一次,我要更早開始,好好享受。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留言或點個 ❤️讓我知道,我會繼續創作這類文章。
追蹤「自在生」,文章更新有通知,一起把日子寫下來,讓生活更精采。
點進沙龍,加入創作者基地,讓我們一起練習自在生活,自由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