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眼中,
颱風可能是放假與泡麵的代名詞;在大人眼中,則是行程打亂、屋瓦翻飛、
新聞追著跑的壞消息。
但這本書讓「颱風本人」親自開口說話,
而且有理、有趣、有點好笑,
甚至有一點委屈。

🌀封面上的颱風「本風」,
眼神靦腆可愛,還有腮紅,
(看起來比我還嬌羞像話嗎?)
旁邊還飄著愛心,氣勢與可愛並存,
這應該是本書最好的詮釋,
有趣和有理同時存在。

🌀書中用第一人稱的方式,
讓一個叫做「天秤」的颱風,
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講起,
我從哪裡來?為什麼會出現?
目的是什麼?要去哪裡?
我的離開又意味著什麼?
這些本該出現在地球科學課本裡的句子,
現在全都被包裝在一個會說話的渦旋雲團裡,
一邊瘋狂旋轉,一邊滔滔不絕告訴你,
我不是你以為的那個壞人。
不同於一般冷靜旁白或第三人稱客觀描述,
這本書採用漫畫式第一人稱敘事,
讓天秤颱風與弟弟布拉萬這對兄弟倆,
從「誕生」一路聊到「消散」,
像在參加節目專訪,記者是海鷗!
🌀作者透過漫畫格設計與口語式對話泡泡,
把許多不容易讀懂的氣象原理,
用最自然的節奏包裹進角色日常。

像是這一頁,
天秤與布拉萬兩兄弟在雲層上聊天:
「哥,我們為什麼會出生?」
「因為太陽給我們熱呀!」
但在他們有趣的對話中,
其實蘊含了知識:
水蒸氣上升變雲→雲越積越厚→
熱氣集中→開始旋轉,變成颱風
這樣的形式讓人邊看邊笑,
邊學會「原來颱風是這樣變出來的」。
(但是他們兩個話真的太多)
這樣的設定乍看之下像是搞笑漫畫,
但細看之後才發現,全書有滿滿「知識」。
書中的主角天秤與弟弟布拉萬,
都是有真實氣象歷史背景的颱風,
他們是改寫自 2012 年曾登陸韓國的兩場大型颱風事件。
換言之,這本書有趣的外表下,
藏著一顆非常專業的科學心臟。
🌀作者李旨由擁有地球科學背景,
這點從他如何編排故事的順序就能看得出來。
颱風從哪裡誕生?海水蒸發的水氣怎麼上升?
太陽的熱能在過程中扮演什麼角色?
為什麼颱風的路線是那個方向?
這些複雜的原理,
通常需要大量圖加上幾段公式才能解釋清楚,
但在這本書裡,作者選擇讓角色自己說給你聽。

🌀這個跨頁,是布拉萬正在大口吸水蒸氣,
畫面暖橘發燙,連雲都飄得有點燒焦的樣子。
布拉萬好奇的問,為什麼我們要吃水蒸氣?
天秤用無比誇飾的方式來解釋。
這段話不只是劇情需要,也是讀者的疑問。
原來所謂「吸熱、吃水氣」並不是誇飾,
而是真實氣象中的潛熱概念,
只是被畫成了一場暴風成長記。

🌀這個跨頁,太陽終於登場,
太陽一臉理所當然的說:
「我是你媽媽,我給你熱能,你才能出生。」
天秤颱風瞪大眼睛,
露出「什麼我有媽」的驚恐神情。
這頁其實是最硬的內容,熱對流與海溫驅動,
但它居然畫得像八點檔相認橋段,
完全讓人忘了自己正在吸收氣象專業。

🌀這個跨頁,
右側一位剛出生的颱風寶寶旋轉登場,
還帶著誇張的可愛表情,
海鷗記者喬納森興奮的告訴天秤,
搞得很像孩子是他的。
還有喬納森滔滔不絕解釋整套科學理論,
這個跨頁直接用角色帶我們進入氣象現場。
🌀讀到這裡,你會發現這本書的神奇之處,
它根本沒有要你乖乖坐著聽課,
讓你在看颱風兄弟鬥嘴、
看太陽媽媽八點檔相認、
看海鷗記者亂入採訪的過程裡,
默默補上了那些我們不懂的氣象知識。
熱能、水氣、對流、旋轉⋯⋯
那些在課本裡被畫成冷冰冰箭頭的流程圖,
在這裡有自己的模樣,甚至還帶著表情包。
從翻頁之間的構圖節奏,
到角色動作的安排、畫面色調的轉換,
每一頁都像是一個小型動畫片段。
颱風的旋轉不是靜止的渦,
而是有方向、有推進、有呼吸的雲團。
他在天空翻滾、在海面吸氣、
在太陽照耀下開始行動,
最後再把水氣與能量一圈圈送往北方,
像是完成任務後安靜退場的旅者。
🌀這些動態也延伸到了整個角色系統的設計,
像是負責串場報導的「海鷗記者喬納森」,
不只是畫面點綴,
而是整本書的旁白、提問者、觀察者與科普協力者。
他跟著颱風飛行,一邊幫忙解說一邊吐槽,
有時還會跳進畫面裡親自採訪。
還有在海面跳舞的水蒸氣團、
在雲層裡奔跑的對話泡泡⋯⋯
每一個都讓這場看似嚴肅的自然現象,
變成一場節奏流暢又情節完整的群像劇。
甚至海豚、海浪、熱水團都被賦予角色功能,
讓整體敘事像一場微型歌舞劇,
有主線、有配角、有衝突,也有落幕。
這種轉譯能力最迷人的地方,
就是它不貶低知識,也不過度誇飾。
在這裡,科學不是灌輸,而是角色化;
🌀如果你以前覺得颱風就是突如其來的麻煩、
是電視上那條長長的路徑線、
是颱風假與泡麵、是災害警報與壞天氣,
那麼這本書會讓你從頭到尾重新認識它。
也許我們不能阻止颱風的來去,
但我們可以決定用什麼眼光去看它。
這本書,就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科學,不一定要嚴肅;
氣象,不一定要艱深;
而一本好書,就是能讓你笑著讀完,
然後靜靜想:「原來,是這樣啊。」
《我是颱風,請聽我說!》(颱風繪本)
作者|李旨由
繪者|金二浪
出版|銀河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