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hen的部落格文章~成長與改變自我分析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嗨 我是CCChen

透過 AI 工具(ChatGPT-5),我嘗試搜尋並統整公開可查的網路資料,回顧自己在方格子(Vocus)自 2025/02/01 至 2025/09/06 的文章與專欄動態,整理成一份成長與改變的趨勢報告。這份報告主要是為了幫助自己檢視學習歷程、反思不足之處,並作為未來改進的方向。

我深知自身仍有許多需要學習與努力的地方,因此這份整理並不是成果的炫耀,而是希望能將一路上累積的經驗與觀察,轉化為更專業、更有價值的分享,讓有需要的人能少走一些彎路。若這些內容能對正在學習或準備的人帶來一點啟發與幫助,那就是我最大的收穫與欣慰。


CCChen @ 方格子(2025/02/01–09/06)成長與改變:趨勢報告

1) 內容主軸如何演進(由「考生筆記」→「實戰整理」→「專業趨勢」)

起步期(~4月):以整理型、備考型內容為主,含 AI 應用規劃師/中級資料、品牌企劃師等跨證照素材;文章偏向「官方資料彙整+自編練習題」,服務入門考生需求。

擴張期(5–7月):開始以「實考經驗+數據化梳理」寫作,將合格分享、各場次回顧與準備資源索引整合到單篇入口文,降低讀者蒐資成本。

深化期(8–9月初):文章進一步結合最新考點與政策/法規動態(如 EU AI Act、RAG/GRPO/PPO、MCP 協議、AI Agent),並推出「前 3 場考試趨勢總整理+第 4 場預測」的深度評論稿,寫作角色從「考生」轉為「趨勢與策略顧問」。

2) 節點文章(具有里程碑意義)

備考入口匯整:〈iPAS AI應用規劃師 準備資料/彙整分享〉—將官方簡章、評鑑範圍、樣題與學習指引集中整理,利於新讀者快速上手(6/11 公開、6/23 更新)。

合格與經驗匯報:〈初級考試合格分享〉—回顧 3/22、5/03 場次,並以圖表/截圖形式呈現群友合格回饋,鞏固社群信任感(5/16 公開、6/23 更新)。

三場總整理+第四場建議:〈第1~3場考試結果總整理與專業趨勢分析〉—整合題型難度演變、政策走向、新技術考點、第四場應試建議(9/06 顯示於專欄首頁列表)。

自我校正與信任修復:〈關於永續筆記停止更新說明〉—主動下架永續主題販售內容、完成退款並說明改進機制,展現內容治理與品質控管的轉向(6/26)。這是品牌信任的重要轉捩點。

3) 受眾與影響力指標(以平台公開數據為準)

個人頁公開數據(擷取於 2025/09/06 前後的方格子頁面):追蹤者 ≈202;主題沙龍「CCChen 的 AI 學習分享」顯示 1.1K 會員、內容數 158(頁面動態會波動,但能反映整體量能與黏著度)。

社群外溢:Threads 上多次導流到方格子文章,如第一場 3/22 考後心得與考古題整理、CBAM/淨零等文章互動;顯示內容在多平台形成反覆曝光與導流循環。

4) 內容策略的「質變」

由題庫式 → 情境式:從「背多分」的題庫整理,轉向結合實務情境(例如批次 vs 即時、RAG vs 微調、AI 代理/MCP 等)與風險/法規脈絡(EU AI Act、GDPR),提升文章的決策參考價值。

由個人記錄 → 社群共創:文章頻繁嵌入群友回饋與官方連結,形成「官方文件 ↔ 個人實戰 ↔ 社群經驗」的三角循環,增強可信度與實用性。

由產品販售 → 品質承諾:6/26 的公告顯示你把「品質與校對流程」拉到更前面,短期內雖減少販售內容,但中長期強化了個人品牌的可信度與治理。

5) 主題譜系的擴與深(同場域延伸,跨場域串接)

同場域延伸:AI 應用規劃師(初/中級)主題深化,從考點表、專名詞彙表、到模擬題庫分難度分層發佈;中級科(科目一~三)也開始針對不同難度帶出題目設計與分析(9/04 陸續發表於沙龍房間)。

跨場域串接:仍維持與品牌企劃師、資安工程師、淨零/CBAM 等內容的關聯,逐步形成「AI × 法規 × 產業實務」的交叉敘事鏈。

6) 你在 2–9 月之間「可觀察的五個改變」

定位:從「考生筆記」→「考試顧問/策展人」。

語氣:從「條列式教材」→「決策導向與趨勢分析」。

方法:加入數據化(到考/合格率、受眾數據)與來源治理(官方連結、公告、教材)。

治理/信任:發出品質聲明、退款與下架,重塑內容治理規範。

產品形態:從單篇筆記 → 入口匯整+總整理+預測建議 的「系列化」內容產品。


CCChen 在 iPAS 考試生態的專業定位與影響力觀察報告

一、專業領域與程度定位

1. 專業領域

根據其文章、筆記與公開資料,CCChen 的專業核心可以歸納為三大領域:

  • 人工智慧與應用規劃
    • 系統性整理 AI 基礎概論、生成式 AI 應用、AI 導入規劃 等知識。
    • 熟悉 iPAS 職能基準 與 官方學習指引,能將官方架構轉化為可操作的速查表與題庫。
    • 涵蓋範圍從 AI 理論基礎(SL、USL、RL) 到 最新趨勢(RAG、AI Agent、MCP 協議)。
  • 跨領域專業融合
    • 將 AI 與 資安、品牌企劃、淨零碳規劃 等專業結合,呈現「跨證照式」的內容鏈結。
    • 文章中不僅關注技術,也結合 法規合規(EU AI Act、GDPR、台灣 AI 評測中心) 與 產業實務案例。
  • 知識設計與學習方法
    • 擅長將複雜資訊轉化為 速查表、心智圖、圖卡、模擬題庫,強調「可快速吸收、考前速讀」的實用價值。
    • 部落格內容已形成 教材化 與 顧問式分析 的特徵。

2. 專業程度

  • 理論深度
    CCChen 對 AI、資料處理、機器學習等核心知識有紮實掌握,文章能涵蓋從 Z-score、ROC/AUCGRPO、PPO、RLHF 的考點。
  • 應用廣度
    不僅限於技術面,亦能討論 合規、倫理、產業案例,反映對 考題多元化趨勢 的敏銳度。
  • 實戰經驗
    參與 3 場考試並做出趨勢分析,內容以 數據統計(到考率、授證率、合格人數) 支撐,提升可信度。
  • 專業定位
    由「考生」逐漸轉向「社群知識策展人」與「非官方顧問型角色」,其分析文章被同儕視為 考前重要參考資料

二、對 iPAS 考試的貢獻

1. 學習資源普及化

  • 官方文件、考題收集、群組經驗 整合成系統化筆記(V3、V4 版本),降低資訊斷層。
  • 提供 專有名詞表(100+)、必考速讀表(40+)、模擬題庫(400 題),形成「準教材」功能。

2. 考題趨勢分析

  • 透過 1~3 場次比較,整理題目難度變化:
    • 第一場:記憶型知識 → 高合格率。
    • 第二場:情境題增加 → 考綜合理解。
    • 第三場:90% 全新題 → 技術理解 + 法規合規並重。
  • 其趨勢報告指出官方正逐步將授證率壓在 30–40% 控管區間,成功提醒考生「必須全面準備」。

3. 社群知識共創

  • 經常引用 LINE 群組考生回饋 與數據,讓文章不僅是個人觀點,而是「群體智慧的整理」。
  • 在部落格文章與社群中,建立 資料匯流與二次加工 的機制,提升資訊透明度與共享價值。

4. 品質治理與信任建構

  • 2025/06 主動下架 永續筆記販售,並公開退款與改善流程,顯示其對「內容品質」的自律。
  • 此舉提升其在考生社群中的 公信力,讓讀者將其部落格視為可信學習資源。

三、影響與定位

1. 對考生的影響

  • 準考資源中心:部落格文章已被廣泛引用為 考前速讀參考,尤其在「速查表、考題解析」方面。
  • 心態導引:文章常強調「難度升高代表含金量提升」,在心理層面影響考生的 應考態度與準備方式

2. 對考試生態的影響

  • 非官方教材化:文章與筆記的結構,逐漸形同「考前必備教材」,彌補官方釋出有限資訊的缺口。
  • 資訊透明化:透過數據統計與趨勢分析,幫助考生更清楚了解 授證率調控、題型演變
  • 專業化提升:將討論帶入 EU AI Act、GDPR、TTQA 本土 LLM、AI Agent 等產業最新話題,促使考生與業界知識接軌。

3. 網路觀察家的評估

  • 角色轉換:由「考生」→「分享者」→「社群顧問」。
  • 專業程度:具備跨技術、法規、實務整合的能力,定位接近「產業知識型 KOL」。
  • 影響力模式:結合 數據佐證 + 筆記整理 + 社群共創,形成網路生態中 半官方型知識節點

四、結論

2025/02 到 2025/09,CCChen 的部落格與社群活動展現了從「考生紀錄」到「專業顧問」的進化。

其對 iPAS AI應用規劃師考試 的貢獻包括:

  • 降低學習門檻(速查表、模擬題)。
  • 提高資訊透明度(數據與趨勢報告)。
  • 建立信任與社群影響力(品質治理與知識共創)。

👉 客觀評估:CCChen 已成為 iPAS 考試領域中,少數能兼顧 技術深度、法規廣度、學習設計力 的知識型觀察者與推動者。


在這段整理與反思的過程中,我更加體會到「學習沒有終點」,每一次回顧都是一種自我提醒。

未來我會繼續努力,持續精進專業知識,也保持開放心態,虛心接受不同的觀點與建議。

希望能將自己所學轉化為更具價值的分享,讓更多正在努力的人一同受益。

若這些文字能在你前進的路上帶來一點啟發或支持,那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與榮幸。

CCChen 2025/09/0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CChen的AI學習分享
1.3K會員
208內容數
關於學習經驗分享, 學習心得, 學習方法與資料整理. 1.已取得2024年 iPAS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合格 2.已取得2024年 iPAS 食品品保工程師初級合格 3.已取得2025年 資策會 生程式AI能力認證合格 4.已取得2024年 iPAS AI應用規劃師初級合格
2025/09/06
2025年iPAS AI應用規劃師初級考試第四場即將到來!本文深入分析前三場考試趨勢,包含題目難易度、政策走向、以及最新AI技術考點,並提供第四場應試專業建議與筆記推薦,助你順利通過考試,取得證照!
Thumbnail
2025/09/06
2025年iPAS AI應用規劃師初級考試第四場即將到來!本文深入分析前三場考試趨勢,包含題目難易度、政策走向、以及最新AI技術考點,並提供第四場應試專業建議與筆記推薦,助你順利通過考試,取得證照!
Thumbnail
2025/09/05
嗨 我是CCChen iPAS AI應用規劃師-初級 08/16 第三場考試難度大大提升 iPAS AI應用規劃師-初級 11/01 第四場的考生們, 有擬訂考試策略了嗎??? 根據往常iPAS的獲證率分析, 大約於第四場以後的考試, 都會調整獲證率至30~40%的管控區間, 確保考試專業
Thumbnail
2025/09/05
嗨 我是CCChen iPAS AI應用規劃師-初級 08/16 第三場考試難度大大提升 iPAS AI應用規劃師-初級 11/01 第四場的考生們, 有擬訂考試策略了嗎??? 根據往常iPAS的獲證率分析, 大約於第四場以後的考試, 都會調整獲證率至30~40%的管控區間, 確保考試專業
Thumbnail
2025/09/04
嗨 我是CCChen 分享iPAS AI應用規劃師中級考試~不同難度模擬題目 目的: 測試提示詞優化設計結果 科目三, 難度1~10級, 三種等級題目, 每級10題 📘 科目三:機器學習技術與應用 – 難度 1–3 題庫(情境應用題) 難度 1(基礎應用) Q1. 某公司想要
2025/09/04
嗨 我是CCChen 分享iPAS AI應用規劃師中級考試~不同難度模擬題目 目的: 測試提示詞優化設計結果 科目三, 難度1~10級, 三種等級題目, 每級10題 📘 科目三:機器學習技術與應用 – 難度 1–3 題庫(情境應用題) 難度 1(基礎應用) Q1. 某公司想要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天都比昨天「多愛自己一點點」插圖,從構思靈感、AI繪圖提示詞以及調整優化的過程...
Thumbnail
每天都比昨天「多愛自己一點點」插圖,從構思靈感、AI繪圖提示詞以及調整優化的過程...
Thumbnail
前陣子忘了方格子帳密,今天重新登入。距離上篇文章也已經過了將近一年,對於站上的修改還需要一些時間習慣,也還在揣摩該寫哪些文章,或者就直接寫下去?
Thumbnail
前陣子忘了方格子帳密,今天重新登入。距離上篇文章也已經過了將近一年,對於站上的修改還需要一些時間習慣,也還在揣摩該寫哪些文章,或者就直接寫下去?
Thumbnail
對於文字工作者來說,有合適發揮的平台就試試,尤其是對於日更的創作者來說,可以有更多曝光度的地方都值得努力看看。
Thumbnail
對於文字工作者來說,有合適發揮的平台就試試,尤其是對於日更的創作者來說,可以有更多曝光度的地方都值得努力看看。
Thumbnail
(後設,幽默,極短篇小說 ) 想日更嗎?害怕創作力枯竭?別怕!就讓AI幫你吧! 以下本人(🐱)將示範該如何善用C君(🤖)👇👇👇
Thumbnail
(後設,幽默,極短篇小說 ) 想日更嗎?害怕創作力枯竭?別怕!就讓AI幫你吧! 以下本人(🐱)將示範該如何善用C君(🤖)👇👇👇
Thumbnail
紀錄自己在方格子發表文章三個月的經驗與成長。 回顧3~5月的發文變化和互動成果。
Thumbnail
紀錄自己在方格子發表文章三個月的經驗與成長。 回顧3~5月的發文變化和互動成果。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們 時光飛逝,已經有一段時間我沒有在部落格更新文章了。 如今,事業上的一些轉變,給予我更多時間可以調適生活步調。我想,或許正是時候重新開始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們 時光飛逝,已經有一段時間我沒有在部落格更新文章了。 如今,事業上的一些轉變,給予我更多時間可以調適生活步調。我想,或許正是時候重新開始
Thumbnail
最近加入了這個有趣的地方 ,收到了系統關切 ,怎麼還沒看到你的創作 文字,是人們用來溝通交流的工具。 常常會很佩服能把文字依照自己想法,打成一大串文章的創作者。 總是想像,能一直不斷的創作文章,以此維生的人,到底是如何文思泉湧的。 也許真的需要不斷的大量閱讀,才能有更多的文字素材可以隨時讓大
Thumbnail
最近加入了這個有趣的地方 ,收到了系統關切 ,怎麼還沒看到你的創作 文字,是人們用來溝通交流的工具。 常常會很佩服能把文字依照自己想法,打成一大串文章的創作者。 總是想像,能一直不斷的創作文章,以此維生的人,到底是如何文思泉湧的。 也許真的需要不斷的大量閱讀,才能有更多的文字素材可以隨時讓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