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巨浪下的科技戰國策:Anthropic天價和解、特斯拉轉型,從晶片爭霸到虛擬騷擾,未來代價你我都要面對 #68

更新 發佈閱讀 22 分鐘

哈囉!這邊是科技碎碎念,資訊 x AI時代下,我們將從海量的全球新聞與新知中,透過生成式 AI 彙整出精華懶人包,聚焦全球科技關鍵話題,讓您輕鬆透過閱讀或聆聽掌握趨勢變革。

科技碎碎念 傳送門
Youtube 傳送門

快速重點摘要

  1. 人工智慧(AI)技術與法律挑戰
    • Anthropic 已同意支付 15 億美元,用於賠償在未經許可下,以盜版書籍訓練其 AI 模型所引發的著作權訴訟,並須銷毀這些盜版資料
    • GitHub Copilot 面臨使用者抵制,主要因其侵入性功能、未經同意訓練使用者程式碼,以及對 AI 生成內容品質與著作權的擔憂
    • Google 的 Gemini 應用程式新增音訊檔案支援、搜尋的 AI 模式支援多種語言,以及 NotebookLM 提供多樣化的報告格式,並針對不同用戶層級設有使用限制。
    • OpenAI 正透過其生成模型製作一部長篇動畫電影「Critters」,預計將大幅降低製作成本與時間。
  2. 科技產業發展與市場動態
    • 微軟(Microsoft)已加入世界核能協會(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這突顯其為滿足資料中心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以及達成碳中和目標,而對小型模組化反應爐和核融合技術的承諾。
    • 特斯拉(Tesla)在美國電動車市場的市佔率降至 8 年來新低,且其營收在 2025 年第 2 季也出現了 10 年來最大幅度的年減,部分原因是公司將更多注意力轉向 AI 和機器人 Optimus。
    • AMD 強調其 x86 處理器在筆記型電腦中,能提供具競爭力的長效電池續航力,並認為電源效率和電池續航力取決於整體套件,而非指令集架構。
    • Uber 及其合作夥伴 Momenta 將於 2026 年在德國慕尼黑啟動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試驗,此為 Uber 在全球推動自駕技術合作策略的一部分。
  3. 隱私權與社會規範
    • Meta 被指控壓制關於其 VR 產品中兒童安全風險的研究,包括刪除相關紀錄,並透過法務團隊篩選研究內容以建立「合理推諉」。
    • Signal 推出選擇性加入的端對端加密安全備份功能,旨在保護使用者訊息歷史,並透過付費訂閱來覆蓋媒體儲存成本,同時堅守不收集或出售使用者資料的隱私承諾

 

人工智慧與技術應用趨勢

  1. AI 模型的法律與倫理考量
    • Anthropic 的 15 億美元和解金,標誌著美國史上最大的著作權追償案例,此案可能為其他面臨類似訴訟的 AI 公司,如 Perplexity AI 和 OpenAI,設立先例。此舉被評論為 Anthropic 試圖提高 AI 訓練侵權的「底價」,藉此排除其他新創競爭者
    • GitHub Copilot 的使用者抱怨,其主要集中在 Copilot 過度干預程式碼生成和審查過程,以及未經同意使用使用者程式碼進行訓練的問題。開發者擔心 AI 生成的內容品質低劣、可能使用受著作權保護的程式碼卻未署名,以及其準確性與道德影響
    • Google 的「AI 糟粕」(AI slop)內容增加,引發對於開放網路品質的擔憂。Google 的搜尋引擎流量向 AI 工具傾斜,可能會進一步加劇開放網路廣告營收的下降。
    • 資深分析師 Daryl Plummer 預測,「AI 索賠」事件將會激增一千倍,因為人們尋求 AI 建議時,若結果災難性,受害者及其家人將會尋求賠償。
    • 蘋果(Apple)也面臨兩位作者的訴訟,聲稱其在訓練模型時使用了盜版書籍資料集,這顯示業界正廣泛採用這種方式來追究 AI 公司的法律責任。
  2. AI 產品與服務的創新發展
    • Google Gemini 應用程式的更新包括:
      • 支援音訊檔案,免費使用者每日最多 10 分鐘和 5 次提示,AI Pro 或 AI Ultra 使用者最多可上傳 3 小時的音訊檔案,所有提示最多可包含 10 個檔案。
      • Google 搜尋的 AI 模式已推出印地語、印尼語、日語、韓語和巴西葡萄牙語五種新語言選項,透過整合 Gemini 2.5 來深入探索網路。
      • NotebookLM 軟體新增報告樣式,可根據使用者上傳的文件、檔案和媒體,以 80 多種語言建立學習指南、簡報文件和部落格文章等標準報告格式,並可選擇抽認卡和測驗功能。
      • Google 在 2025 年 8 月已讓 Gemini 自動記憶使用者的詳細資訊和偏好,並於同月向免費使用者開放 Workspace 的影片生成軟體 Vids。2025 年 9 月,Photos 升級至最新的影片生成軟體 Veo 3,讓免費使用者能夠從個人靜態圖片中建立無聲的 4 秒影片。
    • OpenAI 的生成模型正被用於製作一部名為「Critters」的長篇動畫電影,預計於 2026 年在全球上映。這部電影的預算低於 3,000 萬美元,預計可在 9 個月內完成製作,相較傳統動畫電影所需的 3 年,大幅縮短了製作時間。
    • 播客主持人透過 AI 撰寫數萬字的歷史腳本,再利用 11 Labs 的 AI 語音生成服務製作「無聊的歷史影片」,並上傳至 YouTube這項實驗顯示,即使內容由 AI 生成,若有專家進行策劃與驗證其準確性,仍能產出高品質的「AI 糟粕」
    • Data Bricks 預計在截至 2026 年 1 月的會計年度中,營收將達到 40 億美元,年增 50%,其中 AI 產品銷售預計貢獻 2025 年會計年度的 10 億美元營收,顯示其在 AI 領域的強勁成長。

 

企業策略與市場競爭

  1. 硬體產業的競爭與創新
    • AMD 在 2025 年柏林 IFA 展會上表示,x86 處理器(包括 AMD 和 Intel 的 SKU)在筆記型電腦中,能提供與 Arm 架構競爭的長效電池續航力,並同時維持成熟的 x86 軟體生態系統。AMD 強調電源效率和電池續航力取決於「整體套件」的價值,而非單一 CPU 核心的指令集架構
    • 三星(Samsung)和 SK 海力士(SK Hynix)正在與美國政府協商,以取得在中國製造廠使用美國技術和零件的許可,可能需要每年更新的「場地許可證」,這會帶來大量的行政作業與使用限制。
    • 蘋果在 iPhone 16E 中使用了自家的 C1 數據機,而非高通(Qualcomm)的數據機,研究顯示 C1 在訊號不佳的環境中表現較好,而高通數據機在頻率聚合方面表現優異。
    • 據分析師預測,蘋果可能在 2025 年推出具備心率監測功能的 AirPods Pro 3,並可能在 2026 年更新 Pro 型號,加入紅外線攝影機以實現手勢控制。
  2. 電動車與自駕技術發展
    • 特斯拉在美國電動車市場的市佔率降至 38%,這是自 2017 年 10 月以來首次跌破 40%,且在 2025 年第 2 季營收也出現了 10 年來最大幅度年減。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預計特斯拉的財務狀況,在 2026 年底前將會「非常有吸引力」。
    • 特斯拉正將更多重心轉向 AI 及其人形機器人 Optimus,馬斯克曾表示公司約 80% 的價值最終將來自 Optimus,而非其電動車產品線。汽車產業分析師指出,如果汽車公司沒有新產品,其市佔率自然會開始下降
    • 特斯拉已修改其全自動輔助駕駛(Full Self-Driving, FSD)功能的說法,加入了「監督式」(supervised)一詞,並註明該功能無法使車輛完全自動駕駛,此舉可能是為了應對潛在的法律訴訟。
    • Uber 和 Momenta 將在 2026 年於德國慕尼黑啟動 Level 4 級自動駕駛車輛的測試服務,這些車輛將在特定地理區域內無需人類駕駛員即可操作。Uber 過去曾自行開發自駕車,但在 2020 年因事故和竊取商業機密醜聞後,轉向與 Waymo、WeRide 和 Pony.AI 等自駕車製造商合作。
    • 保時捷(Porsche)和奧迪(Audi)的部分車輛,將於 2025 年 9 月 9 日起可透過轉接器使用北美的特斯拉超級充電站網路。保時捷 2026 年款的 Taycan 和 Macan 電動車將隨車附贈免費的 NACS 轉接器,而 2024 年或更早的保時捷電動車車主,則需向經銷商訂購 185 美元的轉接器。
  3. 網路服務與基礎建設
    • Signal 推出選擇性加入的端對端加密安全備份功能,允許使用者將對話歷史安全備份,每日自動更新此功能對文字訊息和最近 45 天的媒體內容免費,而超出 45 天的媒體內容則需每月支付 1.99 美元的訂閱費用,這是 Signal 首次提供付費功能
    • Signal 作為一個非營利組織,拒絕收集或出售使用者資料,因此透過付費訂閱來覆蓋大量資料儲存和傳輸的成本。安全備份的核心是一個 64 字元的恢復金鑰,該金鑰由使用者設備生成,不會與 Signal 伺服器共享,若遺失此金鑰,Signal 無法協助恢復備份
    • Eero 推出 Aero signal 設備,可為 Aero Mesh 網路提供行動數據連接,作為主要網路連線失敗時的備用方案。這款 4G LTE 設備售價 99 美元,5G 設備售價 199 美元,兩者皆需每月訂閱 9.99 美元的 Aero Plus 服務。
    • OpenAI 預計到 2029 年,其現金消耗將達 1,150 億美元,比先前預期高出約 800 億美元,這凸顯了其在 AI 開發與資料中心相關支出上,需要籌集更多資本的壓力。

 

隱私、安全與監管挑戰

  1. Meta 兒童安全研究爭議
    • Meta 的現任和前任員工向美國國會披露文件,指控 Meta 壓制可能揭露其 VR 設備和應用程式對兒童和青少年潛在安全風險的研究
    • 有研究人員指出,Meta 的法務團隊在 2021 年國會聽證會後,開始篩選、編輯甚至否決關於青少年安全的研究,旨在為公司對產品負面影響建立「合理推諉」。
    • 一名 Meta 研究人員表示,她的上司曾命令刪除一份錄音檔,內容是一名青少年聲稱其未滿 10 歲的弟弟在 VR 中被成年人性暗示多次的說法,以及所有相關書面記錄。
    • 內部文件顯示,Meta 的法務團隊曾建議研究人員避免收集顯示兒童使用其 VR 設備的數據,理由是「監管顧慮」。有員工早在 2017 年就指出,未滿 13 歲的兒童繞過年齡限制使用 VR 服務的問題。
    • Meta 否認這些指控,稱其為「斷章取義的虛假敘事」,並強調公司致力於兒童安全研究,且一直有相關的安全功能。Meta 聲稱刪除數據是為了遵守美國聯邦兒童個人資料處理法規,以及歐洲通用資料保護條例(GDPR)。
    •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在 2022 年 3 月曾要求 Meta 提供其遵守《兒童線上隱私保護法》(COPPA)的資訊。Meta 隨後啟動了「Project Salsa」計畫,旨在為 10 至 12 歲的「tween」用戶,建立具家長控制功能的耳機帳號,以符合聯邦法律。然而,內部文件顯示此計畫並未立即解決 10 歲以下兒童使用其 VR 產品的問題。
    • 即使在 Project Salsa 之後,公司內部仍有聲音指出,使用者年齡驗證的有效性不足,僅有 41% 的使用者提供與之前相同的出生日期。
  2. 網路安全威脅與防禦
    • npm 生態系統遭受供應鏈攻擊,攻擊者透過網路釣魚入侵了套件維護者的帳戶,並在每週下載量超過 26 億次的 npm 套件中注入惡意軟體
    • 攻擊者冒充合法的 npmjs.com 網域,發送威脅在 2025 年 9 月 10 日鎖定帳戶的網路釣魚電子郵件,誘騙維護者點擊連結以更新兩步驟驗證(2FA)憑證。
    • 惡意程式碼作為瀏覽器攔截器,注入到 index.js 檔案中,能夠劫持網路流量和應用程式介面(API),監控以太坊(Ethereum)、比特幣(Bitcoin)等加密貨幣的錢包位址和交易,並將目標交易重新導向至攻擊者控制的錢包位址。
    • Aikido Security 的分析指出,此惡意程式碼透過掛鉤 JavaScript 函數,如 fetch、XMLHttpRequest 和錢包 API,在多個層面上運作,修改網站顯示內容、篡改 API 呼叫,並操控使用者應用程式所簽署的內容。
    • 此次攻擊的影響範圍,限於在套件被入侵期間(約台灣時間 2025 年上午 9 點至 11 點 30 分)進行全新安裝,且 package-lock.json 在該時間段內建立,並直接或間接依賴受影響套件的應用程式。

 

太空探索與媒體變革

  1. 航海家 1 號(Voyager 1)任務的深遠影響
    • 航海家 1 號於 1977 年 9 月 5 日從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發射,旨在研究木星、土星和土星衛星泰坦的大氣層
    • 這項任務源於 1960 年代「大旅行」(Grand Tour)的概念,該概念由噴射推進實驗室(JPL)的 Gary Flandro 提出,指出 1970 年代將出現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行星對齊,使得探測器能透過重力輔助(gravity assist)飛越所有行星。
    • 儘管任務最初計畫縮減為兩顆行星,但工程師們預期任務會延長,因此將航海家 1 號的燃料加滿。
    • 航海家 1 號在 1990 年 2 月 14 日拍攝了著名的「太陽系全家福」(Solar System Family Portrait)和「淡藍小點」(Pale Blue Dot)照片,作為其告別之舉。
    • 航海家 1 號仍在向地球傳送數據,距其發射已近半個世紀。儘管其宇宙射線子系統已在 2025 年關閉,其他儀器也將陸續終止運作,以延長探測器的電力供應,工程師們預計這艘老化的太空船可能仍能運作到 2030 年代
  2. 媒體傳播與體育觀看習慣
    • YouTube 在 2025 年 9 月 5 日免費直播了一場 NFL 賽事,吸引了全球 1,730 萬觀眾,其中 1,620 萬來自美國,110 萬來自其他 230 個國家。相較之下,亞馬遜(Amazon)在 2024 年賽季的週四晚間 NFL 賽事,平均每場吸引 1,320 萬觀眾。
    • 儘管是免費直播,且 YouTube 在各大平台上大力推廣,但該場比賽的觀看人數並未像預期中那樣大幅增長。分析師指出,NFL 在美國的市場已趨於飽和,且週五晚間並非傳統的足球觀賽時段
    • 此次免費直播主要目的是吸引美國以外的國際觀眾,並為 YouTube 的 NFL Sunday Ticket 訂閱服務以及內容創作者進行推廣。這也表明,單純的免費策略,並不能戲劇性地增加既有成熟市場的觀眾數量。
    • 韓國公司 Vodafone 在德國的 TikTok 廣告中,採用了 AI 生成的虛擬網紅,這顯示了品牌正在嘗試不同的 AI 廣告行銷策略。
    • 美國大學體育聯盟(NBA)與澳洲足球聯盟(AFL)正在與科技公司合作,為盲人球迷開發觸覺介面與追蹤技術,讓他們能透過振動感知球場上的比賽動態,以增強觀賽體驗。

 

全球科技與經濟展望

  1. 能源與資料中心需求
    • 微軟已正式加入世界核能協會,成為首家此規模的全球科技公司。此舉反映了資料中心電力消耗預計在未來十年內急劇增長,對公用事業和能源密集型產業構成壓力
    • 核能提供了風能和太陽能無法始終提供的持續高容量輸出,對於微軟實現其長期碳中和目標至關重要。世界核能協會將微軟的加入,稱為「改變產業格局的時刻」。
    • 微軟承諾在先進核技術、監管效率和供應鏈韌性等領域與世界核能協會合作,其中小型模組化反應爐和下一代系統是合作的核心。
  2. 金融市場與加密資產
    • 納斯達克(NASDAQ)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提案,尋求批准投資者在其交易所交易代幣化證券,目標是在 2026 年第 3 季推出首次代幣結算交易。
    • 若獲得批准,這將是美國主要證券交易所首次允許代幣化證券交易,並象徵著區塊鏈結算納入國家市場系統的最具雄心嘗試
    • Coinbase 等公司也曾尋求 SEC 許可,向客戶提供代幣化股票。納斯達克強調,代幣化應在「國家市場系統的利益和保護」框架下進行,並確保代幣化證券,具備與等效傳統證券相同的實質權利和特權。
  3. 電子遊戲市場的經濟動態
    • 遊戲產業面臨多重壓力,包括通貨膨脹、高昂的硬體成本和不斷上漲的遊戲價格
    • 儘管許多玩家抱怨新遊戲價格過高,但經通膨調整後,新遊戲的價值在歷史上一直維持在 90 到 100 美元之間。免費下載的大型遊戲(如《要塞英雄》)改變了消費者對遊戲價格的認知,使得付費遊戲顯得更為昂貴。
    • 遊戲的開發成本呈指數級增長,這歸因於遊戲規模的擴大、團隊規模的增加以及不斷上漲的工資成本。遊戲公司通常會低估其遊戲的價值,並以低於實際應有價格的價格出售。

 

昔日榮光與未來想像

  1. 創新技術的應用與挑戰
    • 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的科學家們,公布了一種利用追蹤 Wi-Fi 訊號腐蝕,來監測心率的方法。他們開發了一種機器學習演算法,可在 5 秒內,使用 30 美元的 Raspberry Pi 4B 開發板,以臨床準確度測量心率。
    • 尼泊爾政府封鎖了 26 個社群媒體平台,包括臉書(Facebook)和 YouTube,原因是這些平台未能向政府註冊,也未提供在尼泊爾的負責人姓名。此舉引發了抗議活動,導致至少 19 人死亡,數十人受傷。目前 TikTok、Viber、WeChat、Nimbuzz 和 Papo Live 已遵守要求,並已解除封鎖。

 

資料來源

  1. Have video games become unaffordable?
  2. YouTube’s Free NFL Game Gains Inches - DTNS 5099
  3. Does Anthropic Owe Me $3000?
  4. OpenAI Contributing Tools Towards Theatrical Animated Film - DTH
  5. Angry GitHub users want to ditch Copilot features "forced" upon them
  6. In court filing, Google concedes the open web is in “rapid decline”
  7. Anthropic to pay at least $1.5 billion to authors whose work it knowingly pirated
  8. OpenAI Says Its Business Will Burn $115 Billion Through 2029
  9. Hackers Hijack npm Packages With 2 Billion Weekly Downloads in Supply Chain Attack
  10. Introducing Signal Secure Backups
  11. Gemini app finally expands to audio files
  12. Meta suppressed research on child safety, employees say
  13. Microsoft doubles down on small modular reactors and fusion energy
  14. EchoStar offloads satellite spectrum to SpaceX for $17 billion
  15. Tesla's EV market share in the US falls to 38% — the first time it's fallen below 40% in nearly 8 years
  16. Uber and partner Momenta will start testing robotaxis in Europe next year
  17. AMD Claims Arm ISA Doesn't Offer Efficiency Advantage over x86
  18. After nearly half a century in deep space, every ping from Voyager 1 is a bonus
  19. What i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just a "normal" technology?

聽完碎碎念後,記得按讚、收藏、分享喔~, 科技碎碎念將繼續為您追蹤最新時事,讓您通勤時、空閒時一樣能持續了解最新關鍵話題,下次見!

請注意,內容由 AI 產生,目前仍處於培訓階段,可能存在邏輯偏差或資訊誤差,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謬誤請以原文資訊為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科技碎碎念
4會員
91內容數
哈囉!這邊是科技碎碎念,資訊 x AI時代下,我們將從海量的全球新聞與新知中,透過生成式 AI 彙整出精華懶人包,聚焦全球科技關鍵話題,讓您輕鬆透過閱讀或聆聽掌握趨勢變革。 請注意,內容由 AI 產生,目前仍處於培訓階段,可能存在邏輯偏差或資訊誤差,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謬誤請以原文資訊為主。
科技碎碎念的其他內容
2025/09/08
【科技創新與產業動態】— 快速掌握最新趨勢! 從聯想與蘋果的新品發布,到AI產業的競爭白熱化,科技業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改變世界。了解這些動態,讓你在未來的技術浪潮中保持領先!
Thumbnail
2025/09/08
【科技創新與產業動態】— 快速掌握最新趨勢! 從聯想與蘋果的新品發布,到AI產業的競爭白熱化,科技業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改變世界。了解這些動態,讓你在未來的技術浪潮中保持領先!
Thumbnail
2025/09/07
【一本書改變你看待經濟的方式】— 判斷現實,而非預測未來! 在充滿不確定與挑戰的全球經濟環境中,這本書提供了全新的思維工具,幫助你看清經濟現象的真實面貌。它不是水晶球,而是一把指南針,讓你能在迷霧中自信導航!
Thumbnail
2025/09/07
【一本書改變你看待經濟的方式】— 判斷現實,而非預測未來! 在充滿不確定與挑戰的全球經濟環境中,這本書提供了全新的思維工具,幫助你看清經濟現象的真實面貌。它不是水晶球,而是一把指南針,讓你能在迷霧中自信導航!
Thumbnail
2025/09/07
【人工智慧整合與應用加速】— 技術革新,改變未來! AI技術正快速滲透各行各業,從智慧助理到運動產業創新,甚至影響法律與市場競爭格局。掌握這些動態,幫助你看清未來方向!
Thumbnail
2025/09/07
【人工智慧整合與應用加速】— 技術革新,改變未來! AI技術正快速滲透各行各業,從智慧助理到運動產業創新,甚至影響法律與市場競爭格局。掌握這些動態,幫助你看清未來方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人工智能:革命性技術的崛起與挑戰 1. 什麼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I)是指由人類創造的機器或系統,能夠模仿人類智能,執行通常需要人類智能才能完成的任務。這包括學習、問題解決、語言理解、視覺感知等能力。AI系統可以處理大量數據,識別模式,並根據這些信息做出決策或預測。 2.
Thumbnail
人工智能:革命性技術的崛起與挑戰 1. 什麼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I)是指由人類創造的機器或系統,能夠模仿人類智能,執行通常需要人類智能才能完成的任務。這包括學習、問題解決、語言理解、視覺感知等能力。AI系統可以處理大量數據,識別模式,並根據這些信息做出決策或預測。 2.
Thumbnail
從Open AI推出Chat GPT3.5以來,2023年幾乎話題都圍繞著生成AI,在經濟市場上,AI科技股看好看漲,而AI的運用,更是突破大家的想像。 甚至連詐騙集團都趕上AI的風潮。之前節目有針對兩岸詐騙手法與模式作介紹,想進一步瞭解,在AI浪潮之下,兩岸就AI的法律有沒有什麼相應的管制或措施?
Thumbnail
從Open AI推出Chat GPT3.5以來,2023年幾乎話題都圍繞著生成AI,在經濟市場上,AI科技股看好看漲,而AI的運用,更是突破大家的想像。 甚至連詐騙集團都趕上AI的風潮。之前節目有針對兩岸詐騙手法與模式作介紹,想進一步瞭解,在AI浪潮之下,兩岸就AI的法律有沒有什麼相應的管制或措施?
Thumbnail
當世界歷經生成式AI (人工智慧)引爆帶來的驚喜,讓科技與人類關係發生質變,同時也替行銷與媒體產業揭開了新篇章。科技革新驅使媒體和內容更加實用與個人化,消費者沉浸在更多開創性內容和獨特體驗中;品牌在快速變化的局勢下,積極活用AI技術進展帶來的機會,讓資訊環境朝著更精準、透明的方向前進,以利持續提升品
Thumbnail
當世界歷經生成式AI (人工智慧)引爆帶來的驚喜,讓科技與人類關係發生質變,同時也替行銷與媒體產業揭開了新篇章。科技革新驅使媒體和內容更加實用與個人化,消費者沉浸在更多開創性內容和獨特體驗中;品牌在快速變化的局勢下,積極活用AI技術進展帶來的機會,讓資訊環境朝著更精準、透明的方向前進,以利持續提升品
Thumbnail
2024年第一季這波台股與美股的強勢上漲,其實都能歸功於AI這個未來趨勢,不過在AI一片看好之下,也有非常多人對這個產業趨勢感到憂心。
Thumbnail
2024年第一季這波台股與美股的強勢上漲,其實都能歸功於AI這個未來趨勢,不過在AI一片看好之下,也有非常多人對這個產業趨勢感到憂心。
Thumbnail
電電公會:拚AI 要解決供電問題 Google論文搜尋引擎|論文深造的影響力 2024 GenAI不斷的刺激各種層面的應用,有發現生活中有什麼實質現況正……腦力激盪……
Thumbnail
電電公會:拚AI 要解決供電問題 Google論文搜尋引擎|論文深造的影響力 2024 GenAI不斷的刺激各種層面的應用,有發現生活中有什麼實質現況正……腦力激盪……
Thumbnail
從去年開始,AI 成為了顯學,無論是投資市場、工作習慣、生活環境,強 AI 已然成為無法分割的一環,我們不難預見,這樣的存在必然會如智慧型手機那般,普及全球,甚至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Thumbnail
從去年開始,AI 成為了顯學,無論是投資市場、工作習慣、生活環境,強 AI 已然成為無法分割的一環,我們不難預見,這樣的存在必然會如智慧型手機那般,普及全球,甚至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的未來展望 在當今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工智慧(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從自動駕駛汽車到精準醫療,AI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其潛力無限。然而,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必須關注其對社會、經濟和倫理的影響。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的未來展望 在當今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工智慧(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從自動駕駛汽車到精準醫療,AI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其潛力無限。然而,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必須關注其對社會、經濟和倫理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慧的定義和發展,以及在醫療、金融、製造、交通、教育等領域的應用。探討了AI的優勢和挑戰,以及AI在未來社會中的角色。作者提出了對AI發展的個人觀點和建議,強調了謹慎發展AI並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慧的定義和發展,以及在醫療、金融、製造、交通、教育等領域的應用。探討了AI的優勢和挑戰,以及AI在未來社會中的角色。作者提出了對AI發展的個人觀點和建議,強調了謹慎發展AI並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紐約時報》控告微軟, 大量使用他們的報導文章去訓練AI, 他們宣稱這是侵權的非法行為。
Thumbnail
《紐約時報》控告微軟, 大量使用他們的報導文章去訓練AI, 他們宣稱這是侵權的非法行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