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的重要性
「一旦你已生起菩提心,你便成為大乘行者,踏上究竟成佛之道;若菩提心退轉,再高深的其他修持,即便通達空性或證得涅槃,也不能算是真正的菩薩行持或成佛之因。」
── 達賴喇嘛,《照亮成就之道》
這段話深刻指出:菩提心是佛道修行的核心與起點。
只要一念真誠的菩提心生起,就已經確立了大乘行者的身份,走在究竟成佛的道路上。 反之,即使擁有極高深的禪定、智慧,甚至通達空性、證入涅槃,若缺乏菩提心,這些成就都不能成為成佛的根本因,也不是真正的菩薩道。
空正見與菩提心的結合
「菩提心是無上的修持,但若沒有空性,菩提心又有何威力?唯有透過空性,才能真正破除自我中心的謬見,菩提道才得以落實。」
── 達賴喇嘛,《Emptiness: A Wake-Up Call》
這段話揭示:慈悲與智慧必須相輔相成。
- 菩提心若缺乏空性的正見,雖然善願廣大,卻難以發揮無上的力量。
- 空性智慧能徹底破除「我執」,不再被自我中心的錯覺束縛。
- 當菩提心的慈悲願力與空性的深觀智慧結合,修行才真正落地,成為通往菩提大道的堅實基礎。
總結
菩提心是慈悲的火焰,空性是智慧的光明。
唯有兩者交融,才能照亮成佛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