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他人,自心是溫暖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不快樂的人通常較自私,對人有著猜忌與敵意。 快樂的人內心總是開放的,能夠推己及人,更能體諒他人,愛護他人,自心是溫暖的。 因此在他們遭遇到生命中的難題時,也以更廣大的心量去面對,因此內心也不會受太大的衝擊。

~達賴喇嘛尊者 開示~

這段尊者的開示,其實點出了「快樂」與「自私」之間的深層關係:

自私的人,心是收縮的。收縮的心,就像一個不斷自我設防的堡壘,充滿了猜疑與敵意,總覺得外境要來侵犯自己。這樣的心理結構,本身就是一種無明與無知的投射,結果是愈來愈不安、不快樂。

快樂的人,心是開放的。開放不是因為沒有困境,而是因為心能容納困境。當內心具備推己及人的能力,就能看到別人的苦與自己的苦相通,因此自然產生體諒與慈悲。這樣的心量,如同大海,縱使風浪再起,也難以真正撼動它的根本寧靜。

我的思考是:

  • 佛學角度:這就是「自心轉境,境不能轉心」。自私是「我執」的緊縮,快樂是「利他無我」的舒展。
  • 心理學角度:快樂並非來自外在境遇,而是來自「心理的開放性與連結感」。一個能夠共感他人、信任他人的人,更容易從壓力中恢復。
  • 修行角度:快樂是一種修得的能力,不是被動的果報。透過修持慈心、悲心,我們逐步把內心從「狹窄的自我」解放出來。

所以尊者的話,不只是描述,更像是一個行動指南:若你希望真正快樂,那麼唯一的路徑,就是訓練自己放下自私,培養一顆開放與慈悲的心。

-願大家吉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果寶寶看世界
6會員
82內容數
因一個夢的緣起,所以開始執筆創緣。 我們常看到的那諸瞬因果, 也許是沒看到的機緣匯河。 願能日日夜夜栽種諸多菩提果, 願與諸有情共乘無上正等正覺。 願生生世世永不退發心,願大家吉祥。
果寶寶看世界的其他內容
2025/09/03
修行像照顧花朵一般, 每天都要澆水,曝曬日光, 不求一次澆很多水, 但要每天去做。 修行也是一樣, 每天都要不間斷地去練習, 而不能只是在某段時間特別精進, 然後中間又全部擱著了, 細水長流、不間斷是修練的關鍵。 ~達賴喇嘛尊者 開示~ ① 修行如花 ——「自然律」的隱喻 花的成長不會因為我
Thumbnail
2025/09/03
修行像照顧花朵一般, 每天都要澆水,曝曬日光, 不求一次澆很多水, 但要每天去做。 修行也是一樣, 每天都要不間斷地去練習, 而不能只是在某段時間特別精進, 然後中間又全部擱著了, 細水長流、不間斷是修練的關鍵。 ~達賴喇嘛尊者 開示~ ① 修行如花 ——「自然律」的隱喻 花的成長不會因為我
Thumbnail
2025/09/02
若見人行善、積福,要打從內心隨喜、讚嘆。 若直接讚嘆會造成諂媚、奉承之疑,背地裡讚揚也無妨,若諸人讚嘆某人之善,自己亦應隨順讚嘆:「確實如此!」 我們在讚揚他人時,常還會加上一句「他的確有如此功德,但是.......」好像心裡還是有些不認同之處,此亦當捨。 ~達賴喇嘛尊者 開示~ 1. 見善
Thumbnail
2025/09/02
若見人行善、積福,要打從內心隨喜、讚嘆。 若直接讚嘆會造成諂媚、奉承之疑,背地裡讚揚也無妨,若諸人讚嘆某人之善,自己亦應隨順讚嘆:「確實如此!」 我們在讚揚他人時,常還會加上一句「他的確有如此功德,但是.......」好像心裡還是有些不認同之處,此亦當捨。 ~達賴喇嘛尊者 開示~ 1. 見善
Thumbnail
2025/08/31
「愛我執」這個概念,在佛法中主要與「煩惱」和「無我」這兩個核心主題相關。 煩惱 (Kleshas): 佛法認為,痛苦的根源是各種煩惱,而「愛我執」是其中最根本、最強烈的煩惱之一。它指的是對自我的「我」產生貪愛、執著,認為有一個恆常不變的實體存在,並以這個「我」為中心,追求快樂、逃避痛苦。這種強烈的
Thumbnail
2025/08/31
「愛我執」這個概念,在佛法中主要與「煩惱」和「無我」這兩個核心主題相關。 煩惱 (Kleshas): 佛法認為,痛苦的根源是各種煩惱,而「愛我執」是其中最根本、最強烈的煩惱之一。它指的是對自我的「我」產生貪愛、執著,認為有一個恆常不變的實體存在,並以這個「我」為中心,追求快樂、逃避痛苦。這種強烈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寬容是一種智慧 寬容是一種智慧,它不僅讓我們能夠理解他人的過失,更能幫助我們在面對自己內心的矛盾時,找到一條平和的道路。學會寬容他人,其實也是在學習寬容自己,這樣的心態能讓我們活得更加自在。 遇到與自己觀點不同的人 生活中,無論是在人際關係中,還是在職場、家庭中,我們都難免會遇到與自己觀點
Thumbnail
寬容是一種智慧 寬容是一種智慧,它不僅讓我們能夠理解他人的過失,更能幫助我們在面對自己內心的矛盾時,找到一條平和的道路。學會寬容他人,其實也是在學習寬容自己,這樣的心態能讓我們活得更加自在。 遇到與自己觀點不同的人 生活中,無論是在人際關係中,還是在職場、家庭中,我們都難免會遇到與自己觀點
Thumbnail
深厚的人性美德 寬容,是一種深厚的人性美德。它不僅僅是對他人過錯的理解與包容,更是對自己內心的一種解放。當我們選擇寬容他人時,其實也是在學會寬容自己,這種過程既是一種心靈的修煉,也是一種智慧的積累。 遇到各種各樣的人與事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與事。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與誤會
Thumbnail
深厚的人性美德 寬容,是一種深厚的人性美德。它不僅僅是對他人過錯的理解與包容,更是對自己內心的一種解放。當我們選擇寬容他人時,其實也是在學會寬容自己,這種過程既是一種心靈的修煉,也是一種智慧的積累。 遇到各種各樣的人與事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與事。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與誤會
Thumbnail
善心是我們幸福的依靠; 不是對方給你多少理解、 給你多少安慰。 你自己的善意才是幸福的依靠, 也是幸福的起點。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Thumbnail
善心是我們幸福的依靠; 不是對方給你多少理解、 給你多少安慰。 你自己的善意才是幸福的依靠, 也是幸福的起點。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Thumbnail
你是一個善良且溫柔的靈魂,總不忍傷害他人一絲一毫,而選擇獨自承受,也正因如此,你才會走上靈性的道路。 並藉由療癒自己、改變自己,轉變了家庭的舊有模式,為家人帶來和諧與愛的能量,累積了許多福報。 在一個家庭裡,每個人都是重要的,都會互相影響,但我們要覺察自己是為他人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
Thumbnail
你是一個善良且溫柔的靈魂,總不忍傷害他人一絲一毫,而選擇獨自承受,也正因如此,你才會走上靈性的道路。 並藉由療癒自己、改變自己,轉變了家庭的舊有模式,為家人帶來和諧與愛的能量,累積了許多福報。 在一個家庭裡,每個人都是重要的,都會互相影響,但我們要覺察自己是為他人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
Thumbnail
感動自己是一種很好的療癒,能感動別人更是功德一件,是回饋正能量於自己的喜樂雙贏。 情緒如水般時刻在波動,意識下指導棋投射情緒反應,在習慣不將負能量接收,才不導致下意識無法控制的情緒潰堤。 抵擋負能量接收 眼神: 靈魂之窗,在感受接收心情不舒服時,放鬆眼睛不直視對方眼神,如此可避開
Thumbnail
感動自己是一種很好的療癒,能感動別人更是功德一件,是回饋正能量於自己的喜樂雙贏。 情緒如水般時刻在波動,意識下指導棋投射情緒反應,在習慣不將負能量接收,才不導致下意識無法控制的情緒潰堤。 抵擋負能量接收 眼神: 靈魂之窗,在感受接收心情不舒服時,放鬆眼睛不直視對方眼神,如此可避開
Thumbnail
優良品格 在這個世界上,充滿太多的仇恨、憤怒和邪惡能量。我們往往很容易被攻擊性、騷擾和惡意所影響,忘記了寬容、愛與善意的力量。然而,這正是這種優良品格,能夠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更有意義。 開放的心胸 寬容是一種開放的心胸,能夠包容別人的缺點和不完美。我們都是人,難免會犯錯,做錯一些事。但
Thumbnail
優良品格 在這個世界上,充滿太多的仇恨、憤怒和邪惡能量。我們往往很容易被攻擊性、騷擾和惡意所影響,忘記了寬容、愛與善意的力量。然而,這正是這種優良品格,能夠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更有意義。 開放的心胸 寬容是一種開放的心胸,能夠包容別人的缺點和不完美。我們都是人,難免會犯錯,做錯一些事。但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裡,我們經常忽略了內心的聲音,忘記了真正的快樂和滿足來自於內在的平靜與和諧。在我們忙碌的生活中,我們經常將自我照顧放在最後一位,認為它是一種奢侈,甚至是自私的行為。但我在這裡要告訴大家,真正的自我照顧並非如此。它是一種負責任的行為,是我們能夠更好的照顧他人的基礎。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裡,我們經常忽略了內心的聲音,忘記了真正的快樂和滿足來自於內在的平靜與和諧。在我們忙碌的生活中,我們經常將自我照顧放在最後一位,認為它是一種奢侈,甚至是自私的行為。但我在這裡要告訴大家,真正的自我照顧並非如此。它是一種負責任的行為,是我們能夠更好的照顧他人的基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