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我寫的文章主要靈感都產生在一個不足三平方米家裏。由於習慣中家中活動,很少出外,出外也鮮少與陌生人對話,某程度上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文章都是自說自話,我看久了,也會覺得空洞。而今次就記錄一下出外一天的日記。
今天文章以流水帳的方式,記錄一下今次出外感受,脫離空洞的講道理。實際去感受一下人間煙火。
L是我新認識的朋友,認識的方法就是通過我的文字。對我的文章感到共鳴,然後主動當起導遊,帶我這個與世隔絕,放棄社交的隱士出外。我不常出外的原因除了因為行動不便之外,有很多餐廳,門外都設有一級梯級。我想是因為避免下雨的時候,街道上外面的雨水有倒灌回店舖的風險,所以店舖在興建的時,和路面之間有一級的高度。但這對於坐輪椅的人來說是一個出門的障礙,彷彿拒絕了我的進入。所以我都放棄過很多門外有一級的餐廳。因為我不想與我同行的人,要為我付出提起輪椅進入店舖這個體力勞動的需要。畢竟輪椅也不是輕。但L沒有因為這些問題而卻步,反而積極幫我想辦法怎樣可以進餐廳裏。而且以前我,是個沒有文化的人,很少聽廣東歌,沒有留意本地文化,也不懂得品嚐咖啡,沒有適合的對象願意進入大西北,也沒有閑情逸致的動力自己一個到Cafe。這個問題在我坐輪椅之後更加加劇我脫離社會文化和生活。
但我知道坐輪椅應該是我以後的常態,我不能因為一點障礙就阻止我去接觸新事物。所以今次就想到位於屯門村屋的樂啡。位置隱世,要經過停車場,還有經過村屋民居小區才能到達。這個Cafe門外有兩級,我需要要扶着老闆的手臂步行才能成功進來,他們也讓我們把輪椅放在店舖內。因為沒有事先訂位致電,老闆為我們空出原本老闆娘和女兒吃東西的近門口的位置,讓給我們坐。
老闆還有他的男同事兩人幫我們把沉重的輪椅抬起,然後放置店內。光是這一點已經令我感覺受到尊重。店舖內裏面看着老闆珍藏的港樂唱片,播放着廣東歌。樂啡會做不同種類的專業咖啡,但小孩口味的我並不會喝咖啡,點了一個冷抹茶latte。
店內環境舒適,適合長坐很久,也不會被趕出門。老闆是做着自己喜歡的事,沒有大城市般hustle的感覺,他是為了興趣才開設樂啡,賺不賺錢對他來說也沒有關係(我單方面認為)。就是因為這份從容,對於有需要幫助的人,他也願意伸出援手,樓梯級引致我先入為主感到歧視的錯覺也消除。
看着他們的女兒,我也覺得在這樣的環境生活應該很放鬆,父親就是一個寓工作於娛樂的人,懂音樂、懂咖啡、有生活品味,對於需要幫助的人也主動伸出援手為女兒們建立一個好榜樣。
可惜因為我們之後還有行程,所以坐了一會兒,吃完美麗的全日早餐還有雞扒三文治就離開了。還沒有時間去參觀店舖的唱片,還有音響收藏。下次有機會再品嚐和學習不同的咖啡。

在出門的時候,老闆也來幫助我,也有問起覺得好不好吃。對於他的熱情幫助,令我感覺人之間也需要和別人交流,才有情感上的滿足,或者我應該多出門和其他人交流,重拾對人類的信任。
之後我們就坐巴士到荃灣再坐巴士到馬灣。昨天的天氣很熱。其實我應該也有接近八年沒有到過馬灣,對上一次是跟隨學校到挪亞方舟學習。我對馬灣的認識並不深入。馬灣最近有個重新裝修的旅遊和文化景點「馬灣1868」。可能是平日的關係,除了幾間食肆之外,都沒有其他店舖營業,原本是民居村屋的「馬灣1868」被重新粉色成顏色不同的兩層小屋。銳意想打造適合青年還有旅客遊覽的特色文化景點。馬灣是個島嶼,重新修建的文化區位於臨海的旁邊。乍看之下,看着大海映襯着青馬大橋,霎時感到愜意。
但在彩色小屋的道路遊走之下,竟然聽到園區內播放節拍強勁的disco音樂,完全不搭。本來陽光海邊配襯新裝修的顏色小屋,顯得新潮又寧靜,海邊環境適合寧靜放空多於嘈吵節拍。感覺發展商新鴻基地產並未認真思考這個園區的目標人客的取向。
除了這點,陽光與海邊本來就很美麗,頂着頭頂的大太陽,我也不禁停在猛烈的陽光拍照。
。


因為沒有太多店舖營業,如果喜歡舒適少人的地方也推薦大家到這裏逛逛。最後因為這裏太陽太猛烈,而且音樂嘈吵,我們就邊走邊休息地到達馬灣的另一邊,就在去尋找便利店的途中看見坐在馬灣村屋門外的居民老先生和太太熱情地問我們去哪裏。這令我想起以前在廣島旅行的時,我到民宿外的碼頭坐着,看到民宿旁邊一個小屋,女屋主坐在家門外抽煙,民宿是位於廣島鄉村的位置,並沒有大量街燈,看着女主人的模樣,可能人生追求的就是這種寧靜:世界只有我與香煙。
我感覺整個馬灣都遠離塵囂,是隱居的好去處。島上的外籍人士和寵物也比市區多,如果經濟許可又不用自己煮飯,居住在馬灣也許也不錯。
中途和L討論置業的問題,發現原來保存屋契也有很大學問。現在置房的話都要保存屋契。是一張紙本正式文件。但現在都已經是每個人出外都倚靠手機的時代。竟然還有需要保存紙本文件的需要。我有一種想法,是不是可以把屋契變成NFT,屋契專屬於你,但又不必保存紙本實體?但我只有想法並沒有想要把這件事實行的意思。如果想法有錯歡迎指教。
去到馬灣的海灘,又按捺不住拍下照。

之所以趕緊去馬灣而放棄舒適的cafe,是因為晚上7:30鐘要到荃灣大會堂觀看占士漢納(James Horner )的電影音樂史詩管弦樂的演奏。
大概坐到5:30左右就離開馬灣。在荃灣的玥莊吃越南河粉和豬頸肉。到7:15的時候剛好吃完再到旁邊的大會堂取票。
以前我並沒有太多留意管弦樂,但一直也對於演奏很感興趣。這是一種很powerful的表達。我善於用文字表達,因為簡單直接,直接就可以把你的意思轉達給別人聽。但音樂、圖像還有電影的表達方法就因讀者的價值觀和個人教養不同而有出入。而這次的音樂會是占士漢納為電影配樂,製作的管弦樂曲目演奏。最初會吸引我的是Titanic的一張海報,然後再尋找一下發現是某個ig小編宣傳有占士漢納曲目的管弦樂演奏活動。所以這次的管弦樂演奏是包含流行文化、圖像、音樂、電影來傳達訊息。
其實我沒有全部觀看占士漢納製作配樂的電影,但我完全也不會因為純演奏我不認識的曲目和某些沒有人演唱的曲目感到乏味,反而我也沉醉於當中。
曾經看過某些音樂節目鏡頭拍攝觀眾的時候,觀眾會感動得流下淚來,我還以為是效果。但事實上昨天我在聽音樂會的時也不禁留下淚來,透過演奏來激動人心,當中的情感牽動,為什麼會在聽到演奏的時候流淚,在我現在的知識水平也無法用文字表達。
包含的東西實在太多,透過音樂你可以想像到這部電影描述什麼,例如《異形續集》第一組曲,會聽到怪異壓迫的聲音。還有《阿凡達》組曲會感覺到奇異探險的感覺。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才能夠表達,這次的經歷會令我想去接觸和了解更多。


感謝L的帶路和陪伴!
今篇文章先寫到這裏,感謝大家閱讀。
今篇完!歡迎請我喝杯咖啡、訂閱、拍手、likecoin!
https://www.buymeacoffee.com/fionkwankwan
https://medium.com/@fionkwankwan/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