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分析觀察日記】讓你的6塊肌、馬甲線練到的同時不會下背腰痠痠!!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到底直膝版本(Straight-Leg Sit-up)比較容易練出八塊肌?還是屈膝版本(Bent-Knee Sit-up)仰臥起坐比較容易練出八塊肌?

繼上集的動作分析觀察日記,今天就來比較分析兩者差異,最後還會教大家成功”練到腹肌”的動作控制黑魔法🪄

raw-image

很多人、甚至很多體能測驗的仰臥起坐,其實都被定義做屈膝版本的仰臥起坐(Bent-Knee Sit-up),但屈膝仰臥起坐最大的問題就是主導的肌肉變成髖屈肌群。

雙腳屈膝,身體在髖屈擺位的狀態會導致腰大肌、括筋膜張肌等髖屈肌容易出力。但這些肌肉並不適合在上半身還沒有彎曲、穩定下就出力。這樣會容易把腰椎帶到過度伸直(hyperextension)的位置,導致腰椎的壓力過大,最終導致你的仰臥起坐做完,都是腰痠,反而腹肌沒什麼感覺。

讓我們用表格快速比較一下直膝版本(Straight-Leg Sit-up)與屈膝版本(Bent-Knee Sit-up)仰臥起坐的差異🖥️

以上從生物力學,兩種版本比較的討論,還少了一個關鍵人物,就是「動作控制」🪄

擺位的不同會造成下肢固定效果、重心的移動……說穿了只是簡單跟困難差別。

raw-image

真正要做出一個有效率的仰臥起坐讓「肚子有感」「腰椎沒有過多的壓力感」「想要成功的坐起來」,你需要可以好好地控制做出【軀幹蜷曲(Trunk Curl)】。

以下提供幾個可以成功練到腹肌的仰臥起坐的動作控制技巧🪄

在仰臥起坐中,不論是【身體蜷曲(Trunk Curl)】或是【骨盆轉動,髖屈(Footward Pelvic Rotation)】都會需要有效率的「骨盆控制」,你可以先試試看在躺姿下練習。

raw-image

✨「骨盆控制練習」

躺姿下雙手扶著骨盆,想像肚子上有一碗水,水往腳地的方向倒,做出骨盆前傾,在往頭頂的地方倒,做出骨盆後傾。💡骨盆後傾會自然的搭配腰椎彎曲,下背往地板沉碰到地板,這對於有效的身體蜷曲會很有幫助!

在【身體蜷曲(Trunk Curl)】階段時,你需要有效率地將你的頸椎、胸椎、腰椎慢慢的一節一節捲起來,這件事是一個講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可能比想像中困難的動作,我們可以嘗試在牆壁上先做看看。

✨「軀幹脊椎節段性控制」

找一面牆壁,身體靠牆但腳跟離開牆壁一個拳頭,在靠牆的姿勢下練習。從頭、脖子、上背、中背、下背、腰,慢慢一節一節從牆壁撕起來,然後反過來腰、下背、中背、上背、脖子、頭一節一節貼回去的脊椎節段控制。

仰臥起坐其實一點都不可怕,也不困難。但要完成一個成功的仰臥起坐,是有些小細節要多多注意,重點是你的【動作控制】,你有沒有辦法控制你的軀幹脊椎,有沒有辦法有控制地做出節段式的動作,才是練對腹肌的關鍵所在👊🏻

不囉嗦了~ 歪編我要去練八塊肌了💪🏻

還想看我們分析什麼動作底下留言讓我知道動作分析觀察日記,下次健!

🗨️這邊補充,上面指的仰臥起坐做到腰痠,指的是因為訓練動作異常,導致得腰椎過度伸直壓力過大的情形,但若是自身本來就有以下情況,例如「椎間盤突出」「腰椎屈曲控制異常」的患者,本來就不建議做仰臥起坐等高反覆腰椎彎曲的動作。但若是你的腰椎沒有以上的疾病,目前沒有證據顯示你會因為做太多【成功】的仰臥起坐,導致腰部受傷機率的增加。

參考資料

Cordo PJ, Gurfinkel VS, Smith TC, Hodges PW, Verschueren SM, Brumagne S. The sit-up: complex kinematics and muscle activity in voluntary axial movement. J Electromyogr Kinesiol. 2003;13(3):239–252.

Sullivan W, Gardin FA, Bellon CR, Leigh S. Effect of Traditional vs. Modified Bent-Knee Sit-Up on Abdominal and Hip Flexor Muscle Electromyographic Activity. J Strength Cond Res. 2015;29(12):3472–3479.

Comerford M, Mottram S. Kinetic Control: The Management of Uncontrolled Movement. Elsevier Australia; 2012.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動作健康360的沙龍
2會員
48內容數
2025/09/13
你也每天在「仰臥起坐」想練出八塊肌、馬甲線,想到海邊炫腹嗎?💪🏻 但好像越練越沒效,反而脖子、腰背比肚子還痠?快來看看最新一篇的動作分析觀察日記吧!這次讓我們一起分析這個大家最愛又最恨「仰臥起坐」,一起抓住夏天的尾巴吧😎
Thumbnail
2025/09/13
你也每天在「仰臥起坐」想練出八塊肌、馬甲線,想到海邊炫腹嗎?💪🏻 但好像越練越沒效,反而脖子、腰背比肚子還痠?快來看看最新一篇的動作分析觀察日記吧!這次讓我們一起分析這個大家最愛又最恨「仰臥起坐」,一起抓住夏天的尾巴吧😎
Thumbnail
2025/09/13
接續上週觀察日記發現,看似簡單的後伸,其實隱藏很多細節。今天就來教大家怎麼優化這些動作,改善關節間的協調吧✊🏻
Thumbnail
2025/09/13
接續上週觀察日記發現,看似簡單的後伸,其實隱藏很多細節。今天就來教大家怎麼優化這些動作,改善關節間的協調吧✊🏻
Thumbnail
2025/09/13
最近好多捧油跟我抱怨他背癢時往後抓或是健身做體撐(dip)時,會覺得肩膀不舒服☹️  其實是他們肩膀後伸的動作好像都做得不是很好😕今天來用動作科學的角度,分析「肩膀後伸」為大家的肩膀解惑🥸
Thumbnail
2025/09/13
最近好多捧油跟我抱怨他背癢時往後抓或是健身做體撐(dip)時,會覺得肩膀不舒服☹️  其實是他們肩膀後伸的動作好像都做得不是很好😕今天來用動作科學的角度,分析「肩膀後伸」為大家的肩膀解惑🥸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