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續上週觀察日記發現,看似簡單的後伸,其實隱藏很多細節。今天就來教大家怎麼優化這些動作,改善關節間的協調吧✊🏻
不論你是「手無法往後伸到45°」或是「可以伸到45°,但肩膀很失控」。當然最常見會用放鬆、伸展或是各種矯正運動的方式去處理。但切記「重點不是活動度,而是關節間的協調」,在沒有顧到協調在關節失控的情況下,用放鬆或死命的方式,讓手往後擺,反而更容易加劇你原本就有的問題😱
那要如何顧好肩關節的協調,找回肩膀的動作健康呢?以下三招讓大家試試看:

1️⃣動手不動肩
▪️ 先維持肩胛骨在正中的位置▪️ 在肩胛維持不動的情況下,只動手臂▪️ 讓手臂往後伸15°

2️⃣動肩不動胸
▪️ 先找到肩胛骨中間的位置後▪️ 控制肩胛骨水平的向後移動(後收),但控制手臂跟胸口不會亂動▪️ 控制肩胛後收15°

3️⃣動胸不動腰
▪️ 先找到腰椎骨盆的中立位置以及肩胛骨的中間▪️ 把胸口挺到最高,但是腰椎保持不動,胸口能挺到腰椎不跑掉最高的範圍即可▪️ 練習胸椎節段的移動
大家可以發現,解決問題的辦法,其實就這麼簡單,像是組零件一樣,把身體缺少的部分,一個個慢慢地補回來。缺什麼,就補什麼。
動作的問題看似複雜,其實仔細觀察,問題的另一面,其實就是你的解答。
如果肩膀總是背不到後面、每次練背都是手在痠、背沒感覺,這時還強硬地把手臂往後伸,會更加劇本來的問題其實只要把肩膀的「協調」找回來,問題自然解決,你就能找回肩膀的動作健康了。
「動作的問題,就用動作的方式解決」
讓我們一起透過運動,找回健康的身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