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囂的世界裡,溫柔地把自己安放回來|《靜心的力量:覺醒,讓生命圓滿的唯一方法》書籍導讀EP01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文|林思齊

書訊|《靜心的力量:覺醒,讓生命圓滿的唯一方法》|賴佩霞|天下文化|2025.07|博客來購書連結(點我


【溫馨提醒】

在開始練習前,請記得本書的力量來自於親身實踐,而非僅是閱讀。深刻的練習有時會伴隨強烈的情緒浮現,這都是正常過程,請溫柔以對。

最重要的一點是,本書是自我成長的輔助工具,無法取代專業的心理諮商或醫療。若您正為長期的身心困境所苦,請務必優先尋求專業協助。

好的,讓我們開始吧👇


封面圖

封面圖

引言:一份來自天下文化的邀請

前陣子,收到了天下文化邀請,使我有幸拜讀賴佩霞老師的新作《靜心的力量》。

在步調快得幾乎讓人無法喘息的此刻,「靜心」這兩個字,既是我們最深的渴望,也像是最遙遠的奢侈品。

坦白說,在翻開書頁前,我原以為這會是一本教導我們如何「排除雜念」、追求平靜的書。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賴佩霞老師想做的,遠比那更深刻、也更溫柔。

她不是要我們對抗內心的喧囂,是學習如何安靜下來,傾聽它、理解它,並最終與它和解。這本書,與其說是導師的教誨,更像一位同行者真誠的分享。

以下,是我在受邀閱讀後,為這本能安放我們所有疲憊的指南,所整理出的思緒與心得。


一、你是否也曾這樣感覺?

越是渴望將生活過得安穩有序,腦子裡的聲音反而越是喧囂吵雜。

我們在工作的deadline、家庭的期待,以及無數個社群媒體的提醒中疲於奔命,漸漸地,忘了傾聽自己內心最微弱的呼喚。


二、賴佩霞老師的這本《靜心的力量》,便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裡,一份溫柔的邀請

它不是要你脫胎換骨,成為一個全新的、閃閃發亮的人;它只是輕聲提醒,讓我們在日常的縫隙裡,練習「慢一點」,練習把那份飄散已久的注意力,溫柔地帶回自己身上。

這本書最撫慰我心的,是它的「可複製性」,那是一種幾乎能立即在生活中實踐的溫柔:

(一)溫柔拆解,安放紛亂的感受

書中三十多年的實修精華,被拆解成「9大靜心練習」。步驟清晰得像在引導我們將一團纏繞的毛線球,一圈一圈輕輕解開。它告訴你,今天能安頓好一個小小的念頭,就已經足夠。那份不強求的體貼,讓人瞬間鬆弛下來。

(二)先安頓自己,再回應世界

這是我認為書中最珍貴的提醒。當關係裡出現拉扯、衝突升起時,它教我們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衝向對方,是轉身,先穩住自己內在的風暴。把焦點從「都是你的錯」轉回「我現在的感覺是什麼?我的需要是什麼?」這不是逃避,是在情緒的最高點,選擇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關係。

(三)允許每一次的「做不到」

靜心時,分心了、念頭跑掉了,怎麼辦?書裡總會溫柔地說:「沒關係,再回來就好。」這份允許失敗的寬容,對於長期處在自我苛責與焦慮中的人來說,不啻為一劑解藥。原來,溫柔地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本身就是一種力量。

(四)為什麼不是只有打坐?

書裡提醒:情緒有時需要被「動態地」釋放。你可以在關上門的安全空間,設定2分鐘計時,盡情搥枕頭、跺步、用力吐氣,把堆積在身體裡的緊繃先放掉;等身體鬆一點,再回到呼吸與覺察。這不是失控,而是把能量放回流動,讓你有力氣「好好回來」。


若你和我一樣,在工作者、伴侶、父母等多重角色間不斷切換,總覺得時間被分割得所剩無幾,或許可以這樣開始:在早晨通勤的捷運上,花三分鐘做一個呼吸覺察;在孩子睡去、世界靜下的深夜,用一段身體掃描卸下一整天的疲憊。

這些練習樸素、不華麗,卻像微小的錨,在我們快被生活洪流沖走時,穩穩地定住內心。幾天後,你會發現,自己應對世界的反應似乎慢了一點,心裡的雜音少了一點,說出口的話,也安穩了許多。


三、書中也輕輕觸碰了我們心中最柔軟、最矛盾的角落

  • 「我很努力,為什麼還是覺得不夠好?」
  • 「我知道該放下,但我就是放不下。」

作者沒有給出標準答案或心靈雞湯,而是透過故事與引導,陪伴我們在親身體會中,看見自己的慣性,然後長出新的選擇。讀到後段,那句「照顧好自己,才有力氣去愛別人」不再只是一句口號,是透過每日微小的練習,真實累積出的體悟。

四、給不同旅程中的你

「今天就做—3分鐘呼吸覺察(數息1到10、分心就回來)、2分鐘身體掃描(從腳到頭,找到一處緊繃並放鬆),完成打✅。」

  • 給初次遇見靜心的你: 別貪心,一次只選一個最觸動你的練習,陪伴自己七天。
  • 給思緒總在打轉的你: 請從呼吸與身體覺察開始,那是將心帶回「當下」最有力的路徑。
  • 給在關係中感到疲憊的你: 練習在回應之前,為自己按下暫停鍵。等情緒的浪潮退去,再回去對話。
  • 給渴望潛得更深的你: 不妨試試Readmoo「電子書獨家收錄」附贈作者親聲導讀(連結點我),讓那溫柔安定的聲音,引領你走進更深的寧靜。

這不是一本教你「變強」的書,恰恰相反,它教我們如何將用錯地方的力道「收回」,溫柔地、堅定地,和自己站在同一邊。

當我們願意在擁擠匆忙的一天裡,為自己留白三分鐘,許多事情就真的有了轉圜的餘地。今晚,不必急著完成什麼。或許,就只是關掉手機,安靜坐下,單純地,聽一聽自己的呼吸。

那就夠了。

我是思齊,我們下篇文章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語室
629會員
836內容數
全網累積超過20萬人追蹤、破億次觀看,這些數字背後,是無數的共鳴與思考。從軍旅生涯到全職創作,我書寫職場、愛情、人心,每一篇文章,都是對現實的觀察與體悟。如果你也在尋找深度內容,文章訂閱制已開放,更多長文與解析,寫給願意思考的你。尊重創作,嚴禁未註明出處之轉載。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身為新手媽媽,育兒生活讓你無法逛街?別擔心!本文精選多款網購必備母嬰用品,包含寶寶粥、尿布、玩具、童書、衣物和育成椅,並分享實用的省錢購物技巧,讓你輕鬆購得好物,享受聰明網購樂趣。另有蝦皮雙11購物節與分潤計畫介紹,幫助你省荷包,開創斜槓收入。
Thumbnail
身為新手媽媽,育兒生活讓你無法逛街?別擔心!本文精選多款網購必備母嬰用品,包含寶寶粥、尿布、玩具、童書、衣物和育成椅,並分享實用的省錢購物技巧,讓你輕鬆購得好物,享受聰明網購樂趣。另有蝦皮雙11購物節與分潤計畫介紹,幫助你省荷包,開創斜槓收入。
Thumbnail
唯一不會讓人空手而歸的旅程,就是內心的旅程。這旅程不需要行李,也不用出門,只要你願意探索自己的內心。在這裡,你能真正了解自己,發現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學會怎麼面對生活中的挑戰。這趟旅程讓我們成長,更懂得包容和理解別人,也幫助我們找到內心的平靜。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變化,內心的旅程總能給我們帶來寶貴的智慧
Thumbnail
唯一不會讓人空手而歸的旅程,就是內心的旅程。這旅程不需要行李,也不用出門,只要你願意探索自己的內心。在這裡,你能真正了解自己,發現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學會怎麼面對生活中的挑戰。這趟旅程讓我們成長,更懂得包容和理解別人,也幫助我們找到內心的平靜。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變化,內心的旅程總能給我們帶來寶貴的智慧
Thumbnail
如果你有嚮往的生活,請務必勇敢去追求,然後讓靈性成為你最堅強的後盾,而不是成為你人生的看板,這才是活在這個地球上最真實的感受。去愛、去享受、去行動、去擁抱你最想要的一切,然後你就會明白,什麼叫做心靈豐盛。
Thumbnail
如果你有嚮往的生活,請務必勇敢去追求,然後讓靈性成為你最堅強的後盾,而不是成為你人生的看板,這才是活在這個地球上最真實的感受。去愛、去享受、去行動、去擁抱你最想要的一切,然後你就會明白,什麼叫做心靈豐盛。
Thumbnail
無論何時何地 我都想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獨處 不管喜怒哀樂 能夠有一個人的空間 有何不可......思考著 現在....過去....未來 走的每一步獨處 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的沉穩理性...... 也要讓自己心更廣闊與平和
Thumbnail
無論何時何地 我都想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獨處 不管喜怒哀樂 能夠有一個人的空間 有何不可......思考著 現在....過去....未來 走的每一步獨處 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的沉穩理性...... 也要讓自己心更廣闊與平和
Thumbnail
寧靜才能致遠,從寧靜中可以找回自己; 無私才能容眾,從無私中可以擴大自我。 In tranquility seek your true nature. In selflessness find nobility and advancement.
Thumbnail
寧靜才能致遠,從寧靜中可以找回自己; 無私才能容眾,從無私中可以擴大自我。 In tranquility seek your true nature. In selflessness find nobility and advancement.
Thumbnail
是一本跟我想像中有點不一樣的書籍,沒有那麼多的心靈雞湯,本書從作者的角度帶我們重新認識「自由」這件事,而這份自由也非我所認知的這般單純。
Thumbnail
是一本跟我想像中有點不一樣的書籍,沒有那麼多的心靈雞湯,本書從作者的角度帶我們重新認識「自由」這件事,而這份自由也非我所認知的這般單純。
Thumbnail
透過分享挪威探險家卡格的《聆聽寂靜》帶領讀者體會寂靜的奧義,書籍內容精簡深刻,激勵人們在煩囂的世界中找到寧靜。另外,作者透過「一頁共鳴」的方式分享和朋友一同書中所引起的觸動和共鳴。同時也邀請大家收聽關於「直覺共鳴力」的機制的 Podcast。
Thumbnail
透過分享挪威探險家卡格的《聆聽寂靜》帶領讀者體會寂靜的奧義,書籍內容精簡深刻,激勵人們在煩囂的世界中找到寧靜。另外,作者透過「一頁共鳴」的方式分享和朋友一同書中所引起的觸動和共鳴。同時也邀請大家收聽關於「直覺共鳴力」的機制的 Podcast。
Thumbnail
看完了這本書,讓我最有感覺的其實應該是「放下」,把空間留給奇蹟發生,鬆開手,接受所有的不確定性,享受當下。接下來將會分為四大部分跟大家分享: (一)自處、冥想與活在當下 (二)接受原始的樣貌(自己與他人) (三)不要相信你的每個念頭 (四)學會放下 為奇蹟留下空間 這篇先跟大家介紹第一部
Thumbnail
看完了這本書,讓我最有感覺的其實應該是「放下」,把空間留給奇蹟發生,鬆開手,接受所有的不確定性,享受當下。接下來將會分為四大部分跟大家分享: (一)自處、冥想與活在當下 (二)接受原始的樣貌(自己與他人) (三)不要相信你的每個念頭 (四)學會放下 為奇蹟留下空間 這篇先跟大家介紹第一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