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尊重差異:從櫻花與公雞的啟發
在今天的課堂上,老師分享了兩個比喻,深深觸動了我。
第一個是櫻花。櫻花有很多種顏色:粉白、粉紅、甚至帶點紅。或許我們心裡原本期待的是「蛋粉白」的浪漫,但當眼前出現一株鮮紅的櫻花時,我們真的會討厭它嗎?
大多數時候,我們不會責怪這株櫻花「不符合期待」,因為它依然是櫻花,依然以自己的姿態綻放。
一、公雞與小鳥:存在的本質
老師的第二個比喻,是關於鳥。
小鳥能自在飛翔,而公雞卻無法飛上天空。
那麼,小鳥會嘲笑公雞嗎?不會。因為牠清楚,公雞的存在方式就是如此。牠不必飛翔,仍舊是牠自己。
這提醒我,生命中的每個人,就像不同的生物與花朵,有自己的樣貌與特質。沒有誰比較好,沒有誰比較差。
二、尊重,而非比較
我們常常在關係中,忍不住帶著比較的眼光,覺得「為什麼你不是我想像的樣子?」
但事實上,每個人都是一株正在綻放的櫻花、一隻按自己步調生活的鳥。
當我們選擇放下批評,只是單純欣賞,彼此之間就能多一份理解。
三、練習看見「原本的美」
這讓我反思:
與人相處時,我能否多一點「看見」而少一點「評斷」?
能否在遇到與自己不同的人時,先欣賞他的特質,而不是急著要求他改變?
就像櫻花的色彩,無論白、粉、紅,都是春天的見證;
就像公雞與小鳥,各自在自己的角色裡,成為完整的自己。
🌿 小結
生活中的差異,其實是多樣性的展現。
尊重,不是妥協,而是承認:
每個存在,本來就有屬於它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