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不斷看見各種各樣對於《再見機器人》的評價,大致能猜想到它的劇情和其中遺憾,於是我不敢看。在摔成一個有傷的人之後,我寧願過份保護自己,既然已知會喚起心裡面的那一點什麼,撇過頭大概是最好的選擇,畢竟這些年,那麼認真敷藥養傷口,絕不能因為一時手癢就摳破結好的痂吧。
然後走到這時,正好是9月、正好一連串令我焦慮難解的事情,看似都暫時告一個段落,又正好,公視+釋出線上觀賞電影的資訊,突然覺得我應該可以點開它了。故事從狗狗一個人百無聊賴的孤獨生活開始,到遇見機器人,於是生活明亮雀躍了起來,狗狗教會機器人牽手的力道、機器人帶著狗狗用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猶如每段關係的初識,都像是用全新的自己體驗世界。
大概是上大學以後,第一次有了身體力行離開舒適圈的感受,去加工廠、餐飲業、補習班打工;認識在截然不同的城市風景下成長的人們;用全副身心去愛一個沒血緣關係的人......我突然意識到,於我而言生命的意義在於「體驗」,要讓自己走過更多的路、看過更大的世界,用身體去實際碰撞、用心跳去無法控制顫動、用思想去容納或影響,也許也包含受過更多的傷,才算是有用力活過一次吧?就像狗狗和機器人在一起時那樣,(他們也許)明知浸入海水會傷害機器人,但當下的快樂難以抗拒,而且若不付出一點冒險精神的話,還會感到不虛此行嗎?無論人生這一遭,或最後一天的海灘開放日都是。但也許很多時候為了不虛此行,都得付出一些代價吧?而千百種體驗之中,也不得不包含分離和遺憾。其中難以控制的因素,時間是其一。這幾年對於時間之於個人的另一層認識是,我們都將隨著時間,長成別人;小一點的時候,誰不是曾熱血的喊過:「決不要被世界改變!」但怎麼可能呢?我們日夜在這世界中跌撞斡旋,在人與人的關係中,偶爾擁抱偶爾推擠,時而被陌生的關係承接、時而被親密的對象傷害,我們當然無可避免地在這之中成長或妥協,然後一點一點的,長成另一個,與小時候的自己不太一樣的人。
電影中的狗狗和機器人,在等待海灘開放的一年裡面,各自經歷了其它體驗,受不同的傷、作不同的夢、陪不同的人成長,然後當然也長成不同的樣子,找到了不同的快樂和陪伴。也許仍深深記得彼此和那一段快樂的過去,但也少了重新一起走下去的理由了。
以前我最深的夢魘,且實際上不斷重複出現在夢境中的情景就是「斷聯」,在夢裡我總是因為各種理由被困在遠方,手機沒電或者斷訊,於是深知我和遠方的人肯定都焦慮難耐,可我們終究無法安慰彼此。所以當海灘的大門深鎖,並確定一年後的6/1才能再見的時候,我也同時短暫被夢魘召喚出某種心底恐懼,但又意外自己沒有太多害怕或想哭的感受,大概是近來身心狀態還行,也可能是我終於已經走過來了。
最後掉淚的地方是,他們在路口相擁,那時才終於釋放一路以來的緊繃情緒,潰堤為的是好不容易才相逢,且更重要的是還好對方還記得。曾經在確定的最後一封信裡面寫下,這次是真的再見了,然後為此哭得很慘,還硬是傳訊問對方,有為了這句哭嗎?他說有,我說活該!嗯活該。但是真的再見了。遺憾也同時慶幸的是,時間是不停止向前的,故事裡的重逢只在想像裡,而事實是在城市的兩處,兩人即使跳著相同的舞、記著相同的事,但我們都過了彎走到不同的風景面前,而回憶很好,現在也很好。時間向前了、生命的體驗更多了,我們也好好地長大了一點;成為了有故事的人很好,能用新的角度愛著現在的風景也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