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毒雞湯背後,其實會喝出後多毒雞湯人,後來友人告訴我,網上還有一個詞彙形容這類人:「語錄帝」(可能也有語錄后)。
「語錄帝」也好,毒雞湯人也好,甚至對岸最直白的說這人「裝逼」。就是說一個人其實沒有很懂大道理,也沒有看得世事很透徹,但喜歡引用各家之名言哲理,然後一副看透世事的高人似的,在向你指點一二。
筆者也頗討厭那些裝是笑而不語,話說一半,或者他說完也就是覆述一次「阿媽是女人」的真理,卻沒有表達甚麼新觀點的人。
上星期左先生遇到的人就是這種,開初認識卻實覺得她三十歲出頭說話總是心句哲理,不是名家偉人,就是佛學謁見;不是隨遇而安,就是萬事有因。聽上來覺得她蠻靈性獨特,和一般人不同。
認識了一段日子,開始發覺她行為上和一些實事上的話語就沒有那麼「空靈」,反而更貼近現實凡人。
更後來我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因為我看到她的社交帳戶點讚了甚麼,然後發現原來她是將平常看的毒雞湯拿出來現買現賣,所以起初才會予人「出世脫俗」的感覺。
前兩天我在書局閒逛,在推介書類更看到了她着我看一下的《了凡四訓」,我知道她原來平常說得那麼高深莫測的東西,也就是趕流行得來的。(我懷疑她自己也沒看過,不過又是小紅書有人說了幾句,就當看了)
有時候也覺得自己在這方面的功夫真的有差,以前的上司常告誡我要「輸人不輸陣」,但我總是覺得做人沒有基礎不行,凡事也只講實事求事。結果往往在爭論上總是蝕底,別人都在嘴炮亂放,反正都沒有人會即場查考,我卻總要求自己每炮都要有實質證明,這豈不就是自我設限了嗎?
尤其這種語錄帝,總是搶佔道德高人,綁架古今偉人和名人為自己站台,但實際只是空心老倌。所以我很怕同人爭論,凡是要爭論的,一律避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