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系列(2) 機器學習三部曲: 🔹 第二部:《深度學習 —— 神經網路的革命》
51/100 第六週:📌 轉換器架構與注意力機制(Transformers & Attention)🔍
51.為什麼要用 Transformer?🚀 替代 RNN 處理長距依賴的利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單元導讀:
在過去,自然語言處理(NLP)任務多仰賴 RNN、LSTM 等序列模型。然而,它們難以處理長距離依賴、訓練效率低下、難以並行。
自從 2017 年 Google 提出論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Transformer 迅速取代 RNN,成為語言模型與深度學習架構的主流基石。
本單元將深入說明 Transformer 的設計動機、架構核心,以及它為何能成為深度學習世界的超級引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RNN 的主要限制
⚠️ 傳統 RNN 問題:
問題 說明
❌ 梯度消失或爆炸 序列過長時,誤差無法有效傳遞回前面
❌ 訓練慢 資料必須一個接一個處理,難以並行運算
❌ 記憶有限 雖然 LSTM/GRU 改進了短期記憶問題,但長距仍有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Transformer 為何強大?
✅ 關鍵特色:
特性 說明
💡 全注意力架構 不依賴時間步驟序列,全部資料同時處理
🧠 自注意力(Self-Attention) 模型可根據輸入序列中任意位置資訊調整權重
🚀 並行計算 支援 GPU 並行運算,大幅加快訓練速度
🌍 長距依賴捕捉 可任意關聯序列中遠距詞彙,提高理解深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Self-Attention 的基本概念
在 Transformer 中,Self-Attention 讓每個詞根據與其他詞的關係動態調整自己的表示。
每個 token 都會扮演三個角色:
🌐 核心流程(每個 token 都執行):
Attention(Q,K,V)
📌 解釋:
• 每個詞都用自己的 Query 向量 Q 去「詢問」所有詞的 Key 向量 K,計算相似度
• 相似度經 softmax 後成為加權分數
• 用這些分數對所有詞的 Value 向量 V 做加權求和,形成新的詞表示
➡️ 效果:每個詞的語意表示不再固定,而是動態地綜合了上下文中其他詞的重要性。
這是 Transformer 模型理解語境與捕捉長距依賴的關鍵機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Transformer 架構簡介
🔶 Encoder-Decoder 架構:
Encoder Decoder
多層 Self-Attention + FFN Masked Self-Attention + FFN
加入 Position Embedding 保留序列位置信息
多頭注意力(Multi-head Attention) 增強模型捕捉多層語意特徵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Transformer 在各領域的應用
應用領域 案例模型/成果
NLP(語言) GPT, BERT, T5, ChatGPT
圖像處理 Vision Transformer(ViT)
語音辨識 Speech Transformer, Whisper
多模態生成 DALL·E, Flamingo, GPT-4
強化學習 Decision Transform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小結與啟示
✅ Transformer 不再依賴時間序列,而是透過注意力捕捉全局關係。
✅ 它是現代深度學習模型的基礎骨幹,支援語言、圖像、多模態等通用架構。
✅ 若你想打造具備強大理解與生成能力的 AI,Transformer 是你必須掌握的核心技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問題挑戰與延伸思考:
1. 為什麼 Transformer 可以實現並行運算,而 RNN 不行?
⚙️ RNN(遞迴神經網路):每一步輸出依賴前一步,因此必須序列化執行,無法並行。
⚡️ Transformer:使用 Self-Attention 機制,可同時對所有詞計算關係,不依賴前後步驟的狀態傳遞,因此能在訓練時進行完全並行運算,大幅提升效率。
2. Attention 機制與傳統序列記憶的最大差異是什麼?
📜 傳統序列記憶(如 RNN、LSTM):靠隱藏狀態 h<sub>t</sub> 的傳遞來記住前文資訊,記憶受限、長距離依賴難處理。
🔍 Attention 機制:每個詞都能直接關注整段序列中所有其他詞的位置與內容,解決長距離資訊遺失問題,且權重透明可解釋。
➡️ 差異核心:Attention 是全域對齊 + 加權聚合;而傳統方法是逐步累積 + 狀態遺忘
3. 如果你設計一個多模態 AI(看圖說話),Transformer 該怎麼融入?
🧠 做法:
🖼 使用 CNN / ViT 提取圖像特徵
🔤 將圖像特徵轉為向量序列,與文字 token 一起輸入 Transformer
🌐 使用 多模態 Transformer 架構(如 ViLBERT、CLIP、BLIP)來進行跨模態對齊與融合
📢 Decoder(如 GPT 或 T5)則負責根據整合後的上下文生成文字描述
✅ 優點:Transformer 能靈活整合圖像與語言特徵,捕捉複雜語意關聯,適用於「看圖說話」、「影片解說」、「視覺問答」等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