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tGPT生成
引言
電影,是勞勃·瑞福他說故事的方式;人生,是他親自演繹的劇本。
金句名言
“The measure of achievement is not winning awards. It's doing something that you appreciate, something you believe is worthwhile.” 「衡量成就的標準,不是得了多少獎,而是你是否在做一件自己欣賞、且相信值得的事。」 —— Robert Redford(勞勃·瑞福)
真實小故事|一封來自牢裡的感謝信
1990年代,一位因持械搶劫入獄的美國受刑人,在獄中偶然看了勞勃·瑞福執導的電影《大河戀》(A River Runs Through It)。這部片以兄弟情、釣魚與信仰為主軸,敘述一個蒙大拿州家族的故事。
那名受刑人深受觸動,寫了一封信寄到瑞福創辦的日舞機構(Sundance Institute)。信中他寫道:
「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有過任何價值,但看到那部電影之後,我突然想起,我爸爸也曾牽著我去河邊釣魚。我以為我人生已經壞掉,但你讓我看到,我曾經也是某人所愛的小孩。」
瑞福後來在一次公開演講中提到這封信,並說道:
「這封信,比我得到過的任何一座獎還有意義。」
他相信,影像與故事的力量,不一定要震撼人心,有時,只要能讓一個靈魂重拾記憶中的柔軟,就已經足夠。
出處與說話者介紹
這段故事出自 1994 年瑞福在日舞影展演講時的回憶,《大河戀》為他於 1992 年自導的作品。該片後來成為無數影迷心中關於「家」、「和解」、「流逝」的詩意象徵,也讓布萊德·彼特嶄露頭角。
在台灣觀眾的記憶裡,勞勃·瑞福是許多經典角色的化身。他騎馬奔馳於美國西部,在《虎豹小霸王》(1969)中與保羅·紐曼共同演出,一舉奠定銀幕西部雙雄的傳奇地位。到了《刺激》(1973),兩人再度合作,以機智騙術對抗體制,堪稱影史上最優雅的詐騙片。
1985年上映的《遠離非洲》,他與梅莉·史翠普共譜一段橫跨大草原的愛戀,讓觀眾記住了那架飛越非洲的飛機與他眼中難得的柔情。後來,他不只演戲,更積極探討社會與政治議題,在《大陰謀》(2007)中自導自演,提出對戰爭、媒體與青年未來的深刻反思。
而他導演的詩意之作《大河戀》(1992),則以釣魚與兄弟情為題,觸動無數觀眾心中那條「流逝卻不曾遺忘」的情感之河。這部片至今仍被視為青春、家庭與和解的經典象徵。
1985年上映的《遠離非洲》電影中的每一首音樂好聽到像是耳朵談戀愛,絕對值得樂迷收藏。我的早不知流浪到哪兒了。很適合一個人閱讀的時候陪伴~~最後梅莉·史翠普沒等到心愛的勞勃瑞福當下,眼淚不聽使喚的猛流。大帥哥真的離開地球了,願你安息。
晨光耳語
我們活在一個容易被掌聲與按讚數綁架的時代。許多人努力做「看起來值得被認可」的事情,而非「自己真心相信」的事。瑞福提醒我們,真正的成就,是忠於自己內心的信仰。
所以,請不要急著讓世界看見你,而是先誠實地活一回自己也欣賞的日子。不為誰喝采,只為不辜負靈魂。
內在提問
❶ 最近有沒有一件事情,是你真心想做但尚未開始的?
❷ 如果今天沒有觀眾、沒有掌聲,你還願意繼續這條路嗎?
❸ 你曾經完成一件讓自己感到驕傲的事情嗎?它的意義是什麼?
☀️ 溫柔提醒:別擔心你的小故事不夠偉大。誠實活過的每一天,本身就是一部值得被記錄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