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智慧在男女和諧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宇宙是什麼?
是道。

什麼是道?
《周易·繫辭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可見,道即「一陰一陽」。
因此,宇宙的道就是「一陰一陽」。這「一陰一陽」就在闡示道的原理。

「一陰一陽」是一種「組合」,共有二個元素:
1陰。
2陽。

什麼是陰?
「陰」是一種屬性,代表:無、黑暗、陰暗、靜止、靜態、柔弱、向內,如黑夜、女性、寒冷、濕冷⋯等。

什麼是陽?
「陽」也是一種屬性,代表:有、光明、明亮、動態、運動、剛強、外向,如白天、男性、乾燥、溫熱、熱燙⋯等。
鎖住的陰陽花,即將枯萎!
這「陰與陽」即宇宙的根本,更是萬物的本性。

這本性的本身從哪裡來?
從「道」。

「道」是什麼?
「道」就是源頭、原創、道路、原則。

「道」是「一」嗎?
對,「道」就是「一」。

「一」會怎樣?
會「一生二」。

這「二」是什麼?
「二」就是「陰陽」。
《類經·陰陽應象》中說:「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道者,陰陽之理也。陰陽者,一分為二也。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天生於動,地生於靜,故陰陽為天地之道。」
這句話之中,有「陰陽者,一分為二也」,這是重點。

誰「生二」?
「一」。

「一」是什麼狀態?
是「混沌未分」的狀態。

那個狀態叫做什麼?
叫做「一氣」!

什麼是「一氣」?
就是「太極」。
經「太極」與「一氣」之後,才分別出「陰」與「陽」。

「陰」與「陽」也是「氣」嗎?
對,「陰與陽」就是「氣」,只是不再是「一氣」,而是「二氣」,即:
1陰氣。
2陽氣。

什麼是「氣」?
就是「能」。
在中國甲骨文中的「氣」,其字形是「气」,沒有「米」字。
「气」的字形類似於「三」,是斜斜飄動的「三」。本意是「云」,就是「雲」,描寫「雲」的飄動或氣體的上升。
然而其原始本義,「气」其實就是「能」,代表宇宙原始狀態。

「一氣」是什麼?
「一氣」即宇宙。

「一氣」將怎樣?
創造宇宙。

「一氣」會如何?
「一氣」能夠「呵成」,就是「一氣呵成」,可以完整的完成一切事物。

「一氣呵成」會怎樣?
將可以讓一切完整、順利、流暢、貫通。

「一氣」之後又如何?
將生出「陰陽二氣」。

「陰陽二氣」會怎樣?
會「對立」

「對立」之後又會怎樣?
當然就不完整、不順利、不流暢、不貫通,即不能夠「一氣呵成」。

為什麼要「一氣呵成」?
目標在「成」。

誰的目標?
宇宙。

宇宙也想「有成」嗎?
對,宇宙的終極是「有成」!

什麼是「有成」?
就是「有成就」。
「成」在《說文解字》中,意思就是「就」,合在一起時就叫做「成就」!

什麼是「成」?
中國甲骨文之中「成」的字形是「戌+囗」:
1 戌:大刀、武器、戰具。
2囗:城邑、東西、完成品。
「戌+口」合起來的意思是:用刀或器具,在城邑上完成作品,代表武力征服、工作的作品完成,就是一種成就與勝利。
這思想來自老子(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0年)。
老子在其著作《道德經》第四十二章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論。
「道」:是宇宙原始狀態。
「一」:就是宇宙「道」的另一種說法,是宇宙形成的初始狀態,即萬物本源。
「二」:就是「陰與陽」。
「三」:是「陰與陽」的組合而生成的狀態。
「萬物」:是由「陰與陽」所組合而成的萬事萬物。
這就帶出了一句話,叫做「先天一炁」。
「炁」就是「氣」,但它不是雲氣、空氣,而是宇宙生成的早期元素。
因為它處於宇宙的早期,所以叫做「先天」。因此,這「先天一炁」的「炁」,其實就是「能量」。這「能量」是「宇宙能量」,構成了宇宙的萬事萬物,是宇宙、天地、萬物、人類的本源。
中國道教,又把「先天一炁」,稱為「元始祖炁」。
「祖」,就是「祖先」,即「先天」。
「一炁」就是「先天一氣」。

「一氣」是什麼?
就是「元氣」。

「元氣」又是什麼?
是宇宙最早的「氣」。

它有什麼性質?
「飄移」。

「元氣」是什麼事狀態?
即渾沌未分。這「元氣」被稱為「太極」。
所以「元氣」就是「一氣」。同時,這也帶出了「一氣化生萬物」這句話。原來,宇宙萬物的根源在「一氣」。

「一氣呵成」的意思是什麼?
即宇宙用「一氣」來完成一切。這個「一氣」,就是「能量」。

宇宙「一氣呵成」的作品是什麼?
就是「人類」。

這一口氣有多長?
花了138.2億年。

宇宙為什麼要「一氣呵成」?
因為「陰與陽」誕生之後並「不一氣」,反而還「陰與陽」對立,並不和平。然而,宇宙還是「一氣呵成」的走過來了。
宇宙「先天一氣」來到了人類身上,宇宙原本的「陰與陽」,本就「對立」,並不「順」,來到人間之後,更是變本加厲。人間的「對立」成為了長期鬥爭,如:
1.無與有既對立又鬥爭。
2.黑暗與光明既對立又鬥爭。
3.陰暗與明亮既對立又鬥爭。
4.靜止與運動既對立又鬥爭。
5.靜態與動態既對立又鬥爭。
6.柔弱與剛強既對立又鬥爭。
7.內與外既對立又鬥爭。
8.內向與外向既對立又鬥爭。
9.黑夜與白晝既對立又鬥爭。
10.女性與男性既對立又鬥爭。
11.寒冷與燥熱既對立又鬥爭。
12.濕冷與乾熱既對立又競爭。
13.冰凍與溫熱既對立又競爭。
14.春與秋既對立又競爭。
15.冬與夏既對立又競爭。
「陰與陽」的特性本就是對立,如此一來,陰性如被鎖住的花,無法綻放!

這「陰性」豈會甘心?
心情不甘、情不願,就極盡反擊、破壞、毀滅⋯等的能事。當然,「陽性」也不好過,震驚、起伏、跌宕⋯等的際遇,總有那麼多通不過的坎。

何時才會順暢?
要用「認知法」!

認知什麼?
認知「陰與陽」為一體,是兩股力量相互對立、互有依存、彼此生賴。再來,就要用「接受法」。

接受什麼?
陰要接受陽;陽要接受陰。
彼此接受分化、接受對立、接受組合、接受鬥爭。
分化、對立、組合與鬥爭,全宇宙皆然,萬物也都如此,人類自也不能夠自外於它們,也非這樣不可。
這個很沒有智慧。

什麼樣的才有智慧?
男的要認知與接受女的,彼此是一體的兩面,不能夠勉強與強求。強扭的瓜不甜,還會變質為酸、難與苦。一樣的道理,女的也要認知與接受男的孤單、獨立是雙方互體、相輔的一體兩面,彼此相成。
再來就是認知與接受自己,人的內在都有陰陽、一二、男女,需要調和共生。調和之後,即使不甜的關係,也可以質變,這就叫做「化」。

宇宙就是「大化」
宇宙的「大化」已出現在人的生命裡。此時,生命不再酸,生活即使難,也不再是苦。「陰與陽」第一次回歸到宇宙的「一」𥚃去。
如此一來,男女和諧,是人生智慧,人生才會安,將順利不少。

黃振輝/2025.9.1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振輝的宇宙人生
285會員
84內容數
黃振輝的宇宙人生
2025/09/23
宇宙就是命。 宇宙如何運作命? 四運: 1.運動。 2.運轉。 3.運行。 4.運作。 宇宙如何來到人間? 方法有二: 1.先給定:賦予人類命與運。 2.再四運: (1)運動。 (2)運轉。 (3)運行。 (4)運作。 人類應用宇宙的運動、運轉、運行法則,讓人的命運去運作起來。 終於,人類可以應
Thumbnail
2025/09/23
宇宙就是命。 宇宙如何運作命? 四運: 1.運動。 2.運轉。 3.運行。 4.運作。 宇宙如何來到人間? 方法有二: 1.先給定:賦予人類命與運。 2.再四運: (1)運動。 (2)運轉。 (3)運行。 (4)運作。 人類應用宇宙的運動、運轉、運行法則,讓人的命運去運作起來。 終於,人類可以應
Thumbnail
2025/09/17
宇宙是什麼? 宇宙是「心」。 這「心」如何? 這「心」叫「一心」。 什麼是「一心」? 就是只有一顆心,別無它心。 為何只有一顆心而別無它心? 如果有它心時,宇宙將混亂不堪! 宇宙混亂時會怎樣? 就無法專注在「一心」上了! 「一心」有何目的? 見眾生! 什麼是眾生? 眾生的「生」,意思是生
Thumbnail
2025/09/17
宇宙是什麼? 宇宙是「心」。 這「心」如何? 這「心」叫「一心」。 什麼是「一心」? 就是只有一顆心,別無它心。 為何只有一顆心而別無它心? 如果有它心時,宇宙將混亂不堪! 宇宙混亂時會怎樣? 就無法專注在「一心」上了! 「一心」有何目的? 見眾生! 什麼是眾生? 眾生的「生」,意思是生
Thumbnail
2025/09/05
人的生活是依循著什麼而前進? 原則(principle)。 什麼是原則? 原則又稱原理、定理、定律,在《物理學》上很常見,是萬物的根源。 《物理學》是科學,因此科學所遵守的就是「原則」。因此,「原則」就是科學,是一切的根本。 這「原則」的「則」就是「規則」,是宇宙「規則」,中國人把它稱為「道」。
Thumbnail
2025/09/05
人的生活是依循著什麼而前進? 原則(principle)。 什麼是原則? 原則又稱原理、定理、定律,在《物理學》上很常見,是萬物的根源。 《物理學》是科學,因此科學所遵守的就是「原則」。因此,「原則」就是科學,是一切的根本。 這「原則」的「則」就是「規則」,是宇宙「規則」,中國人把它稱為「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想像一道來自宇宙的光,照亮你的頭頂,擴散到全身,這道光很溫暖,你感到自己被宇宙愛著。 曾幾何時,我不再感受宇宙,我刻意與宇宙分離。談宇宙就是談天文科學,只有無知的小孩會相信自己可以了解宇宙。宇宙是浩瀚、神秘、超乎邏輯理解範圍的,我必須掌控生活,控制我的能力以及在職場的表現,我強烈抵抗任何不符合
Thumbnail
想像一道來自宇宙的光,照亮你的頭頂,擴散到全身,這道光很溫暖,你感到自己被宇宙愛著。 曾幾何時,我不再感受宇宙,我刻意與宇宙分離。談宇宙就是談天文科學,只有無知的小孩會相信自己可以了解宇宙。宇宙是浩瀚、神秘、超乎邏輯理解範圍的,我必須掌控生活,控制我的能力以及在職場的表現,我強烈抵抗任何不符合
Thumbnail
在潛意識中安裝美好的條件反射 萬物的本源是宇宙法則,是靈性精髓中的「道」,而我認為,所謂的「法則」是宇宙賜予我們的無價之寶,是一條清晰明確的圓夢之路。 事實上,我們都有絕對的自由意志,想要創造怎麼樣的人生,全憑自己作主。 一個人是什麼樣子,就看到什麼樣的世界,那麼,你看
Thumbnail
在潛意識中安裝美好的條件反射 萬物的本源是宇宙法則,是靈性精髓中的「道」,而我認為,所謂的「法則」是宇宙賜予我們的無價之寶,是一條清晰明確的圓夢之路。 事實上,我們都有絕對的自由意志,想要創造怎麼樣的人生,全憑自己作主。 一個人是什麼樣子,就看到什麼樣的世界,那麼,你看
Thumbnail
生活的宇宙間存在真理,世間一切都不離開這個原則,人間世間的自然法則,隨時都在變化無常中,需深思其中的道理。 三理 「三理」—物理、生理、心理。 四相 物理:成住壞空 「物理」包含成、住、壞、空四相,所以世間沒有一樣東西是永恆常住的。 生理:生老病死 人的身體變化稱作「生理」,包括生、老
Thumbnail
生活的宇宙間存在真理,世間一切都不離開這個原則,人間世間的自然法則,隨時都在變化無常中,需深思其中的道理。 三理 「三理」—物理、生理、心理。 四相 物理:成住壞空 「物理」包含成、住、壞、空四相,所以世間沒有一樣東西是永恆常住的。 生理:生老病死 人的身體變化稱作「生理」,包括生、老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平行宇宙與靈魂的文章,探討了不同的平行宇宙中的可能性以及靈魂與情感的連結。同時,也提到了量子力學中引力法則的相關理論。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平行宇宙與靈魂的文章,探討了不同的平行宇宙中的可能性以及靈魂與情感的連結。同時,也提到了量子力學中引力法則的相關理論。
Thumbnail
講到了”覺性”這是我們學習命理要有的觀念 ,每一個命盤當中都有一個覺性,不管在東方或西方的文化 ,在西方的聖經裡說 : 啟初神創在世界 ,人是用神的樣子去創造的 ,在東方說無極而太極生兩儀生四象生八掛 ,宇宙中所有衍生而出的東西 都存在一個”道” 道在宇宙的萬有裡面 , 每件事情
Thumbnail
講到了”覺性”這是我們學習命理要有的觀念 ,每一個命盤當中都有一個覺性,不管在東方或西方的文化 ,在西方的聖經裡說 : 啟初神創在世界 ,人是用神的樣子去創造的 ,在東方說無極而太極生兩儀生四象生八掛 ,宇宙中所有衍生而出的東西 都存在一個”道” 道在宇宙的萬有裡面 , 每件事情
Thumbnail
而陰與陽融合的程度,便是你們所追求的所謂[頻率]。你們的人體設計圖,那所有的管道的閘門,都有設計好大小不同的閘門、以及相對應的陰陽比例。而這與你們想要體驗的計畫有關。當能量通過這些不同融合比例的閘門時,能量會在這些閘門中轉換結構狀態,並且進入相對應的系統、個體當中,執行其比例的工作
Thumbnail
而陰與陽融合的程度,便是你們所追求的所謂[頻率]。你們的人體設計圖,那所有的管道的閘門,都有設計好大小不同的閘門、以及相對應的陰陽比例。而這與你們想要體驗的計畫有關。當能量通過這些不同融合比例的閘門時,能量會在這些閘門中轉換結構狀態,並且進入相對應的系統、個體當中,執行其比例的工作
Thumbnail
事情的發生是一體兩面的 當你看到善的一定也會有惡 等待你發現 我們要學習的是 能否以更高的視角360度 去看見事情的全貌 與各式各樣的人事物合作、共創 甚至理解你就我,我就是你 「我們」這個宇宙是合而為一的 所有事情都是在你之內發生 你能改變的是 你看事情的角度
Thumbnail
事情的發生是一體兩面的 當你看到善的一定也會有惡 等待你發現 我們要學習的是 能否以更高的視角360度 去看見事情的全貌 與各式各樣的人事物合作、共創 甚至理解你就我,我就是你 「我們」這個宇宙是合而為一的 所有事情都是在你之內發生 你能改變的是 你看事情的角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