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什麼?
宇宙是「心」。
這「心」如何?
這「心」叫「一心」。
就是只有一顆心,別無它心。
為何只有一顆心而別無它心?
如果有它心時,宇宙將混亂不堪!
宇宙混亂時會怎樣?
就無法專注在「一心」上了!
「一心」有何目的?
見眾生!
什麼是眾生?
眾生的「生」,意思是生命。
誰是「生命」?
宇宙!
宇宙是生命,其本身就是!
什麼是「生命」?
「生」就是生出來;「命」就是宇宙生出來之後的狀態,即宇宙的一切。
「生」與「命」組合起來就是「生命」。
宇宙這「生命」有一個重要特色。
什麼特色?
「生」。
什麼意思?
宇宙不但是一個「生命」,它更重要的特色就是「生」。
這個「生」,不僅會「生出來」,更重要的是要「生下去」。
「生出來」是什麼意思?
生出自己來。因此,宇宙是「自生者」,即它自己生出它自己。
所以,宇宙就是「獨」。
什麼是「獨」?
沒有其他,即是孤獨。
它始終獨自一人,它不是由誰所生,意思是它沒有媽媽、爸爸,卻能夠出生下來,它是「獨生者」、「自生者」。
而且,它是一個「陰獨者」。
什麼是「陰獨者」?
「陰」是一種狀態,講的是宇宙當時的處境。
什麼處境?
宇宙處在「陰」之中。
「陰」是什麼意思?
「陰」的特性就是「暗」與「黑」。當初的宇宙,未出生之前是一片「黑暗」!
多久?
很久很久,不可計數、不可計年。
狀況如何?
這種「黑」,叫做一種「永黑」,相當於地球北極地區的冬天,太陽永遠都不升起,是「永夜」!
「永夜」、「永黑」怎麼可能會有宇宙?
「永夜」、「永黑」的「永」,代表「永遠」,這麼一來,的確,永遠不會產生宇宙,就不會有宇宙,宇宙就不會誕生。
的確,這是一個問題,若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把宇宙的「永夜」、「永黑」改成為「長夜」、「長黑」。
為什麼?
既然宇宙不是「永夜」、「永黑」,而只是「長夜」、「長黑」而已,那麼就可以破除這個「長夜」、「長黑」,進而變成為光明。
怎麼說?
現在的宇宙已是光明一片,這說明了宇宙已經「出生」了,這就證明宇宙並不是「永夜」、「永黑」。
這正暗示著宇宙總有一天會「出生」。
為什麼?
就是說,當初的宇宙是處在比較長的黑夜而已,並不是「永夜」,只是「長夜」,總有一天會改變。
因此,宇宙「一心」立志要把「永夜」、「永黑」變成為「長夜」、「長黑」。
黑夜會過去嗎?
會,卻很難。
為什麼?
習性、慣性、習慣性。
這「黑夜」、「長夜」要如何過去?
宇宙有責任,它想要加入「新元素」,要去打破「長夜」。
什麼「新元素」?
就是「反」!
老子( 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0年)《道德經》十四章中說:「反者,道之動。」用「反」在推動、運動。
「反」什麼?
反「長夜」、反「長黑」!就是跟黑暗相反。黑暗屬於陰。
反「長夜」、反「長黑」即「反陰」。
「反陰」是什麼?
即是「陽」。宇宙本身即「陽」。
宇宙不是「陰」嗎?
當初的宇宙是處在「陰」之中,才會說宇宙是「陰」。
然而,宇宙卻在「陰」之中藏著一個「陽」,這「陽」就是「潛陽」,就是說內在「潛藏」著「陽」。
這個「潛藏」就是所謂的「潛能」。
宇宙充滿著「潛能」,這個「潛能」就是「陽」。因此,宇宙若想要有「陽」,就要去「反陰」。唯有「反陰」才能有「陽」。有「陽」才會有宇宙。
這個「反陰」,促進宇宙「一心」的「反思」。
「反思」什麼?
宇宙「一心」在想,與其「反陰」不如「破陰」。
這是什麼意思?
原來,不必去「反陰」。
為什麼?
「反陰」就會彼此對立,「陰」與「反陰」會起鬥爭。只要一有鬥爭,就會沒完沒了。
因此,宇宙「一心」不願掉入鬥爭的陷阱之中,所以根本就不必去「反陰」;同理,也不必去「破陰」。
「破陰」會怎麼?
如果「破陰」的話,依然會如「反陰」一樣的危險,會引發彼此的對立與鬥爭,一旦進入鬥爭,就會忘記要「創生」宇宙的目的。
因此,宇宙「一心」與其去「反陰」、「破陰」,倒不如去「借陰」。
為什麼要「借陰」?
借就是「借用」。宇宙的「一心」「借用」了「陰」來「創生」宇宙。
「借」有尊重的感覺,降低彼此的對立感。其實宇宙「一心」也在替「陰」著想。
原來,「陰」的「黑暗」也會反想,如果一直這樣「陰」下去,結果什麼都沒有,不會到頭;「陰」就在想,「不陰」是什麼?
其實,「陰」就是「陰」,根本想不出來什麼是「不陰」,由於原來的習性、慣性、習慣性。
然而,在「陰」之中居然潛藏著「反陰」、「破陰」的「陽」。
這個「陽」是「潛陽」,並不明顯,「陰」就不會把「陽」視為敵人,至少可以和平相處。
一旦「陰」有了「不陰」、「反陰」、「破陰」、「陽」的思想之後,「不陰」、「反陰」、「破陰」、「陽」的影像就會不時的出現,久了,常常出現就會成為習性、慣性、習慣性。
此時,「陰」的「黑暗」性就降低了,反過來,「陽」的「光明」性就增加了。
宇宙「一心」並不急著呈現其「不陰」、「反陰」、「破陰」、「陽」的狀態;「陰」不但不反對「不陰」、「反陰」、「破陰」、「陽」的情境,還主動想嘗鮮,還主動示好「不陰」、「反陰」、「破陰」、「陽」的狀態。
此刻,宇宙「一心」很紳士,並不急著要「不陰」、「反陰」、「破陰」、「陽」,反過來也主動放下「死對頭」的身段。
「陰」空前絕後,居然不受宇宙「一心」的打壓。
宇宙「一心」還說出「借陰」的思想、格局,這樣子就感動到了「陰」。
於是「陰」變質了,將其一部份的「陰」,主動化為「不陰」、「反陰」、「破陰」、「陽」。一旦宇宙有一絲絲「陽」的存在,就註定了「宇宙」誕生的命運。
這種陰陽的現象,出自所謂的「穿隧效應」(tunneling effect)。
這是「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叫做「量子穿隧效應」(Quantum tunneling effect)。
就如同一顆電子這樣的微觀粒子,能夠穿入或穿越「位勢壘」(Potential barrier 或 Potential energy barrier,又叫做勢壘)的量子行為。
這𥚃有其特性,如:
1穿隧的機率和距離有關。
2距離愈近,穿隧的機率愈大。
3當兩個電極相距在幾個原子大小的範圍之時,電子已能從一極穿隧到另一極。
4穿隧的機率是和兩極的間距成指數反比的關係。
這種陰變陽的現象就是宇宙「借陰」的結果。
宇宙不必鬥爭、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陽」。是「陰」心甘情願,自我變化、自我穿隧而出現「陽」來,促進宇宙的誕生。
宇宙是如何「誕生」的?
宇宙不知不覺間,從「陰」之中讓「一陽生」而來。
穿隧效應就是從「不陰」開始,一路走來,再經過「反陰」、「破陰」,最後即有了一絲絲的「陽」。
這「一絲陽」,非常可貴。
就這「一陽」,宇宙才會生出來。這所謂的「生出來」,就是「一陽」生出來的意思。
宇宙來自「一陽生」。
「生下去」是什麼意思?
就是「繁衍」。
「繁衍」也要「一陽生」嗎?
對。
再來的「一陽生」又要從哪裡來?
還是要從「陰」而來。依然會有「量子穿隧效應」。
宇宙為什麼要「繁衍」。
這是宇宙的責任「工作」。
宇宙要負責「繁衍」的責任嗎?
對!「宇宙工作」就是「繁衍」。
宇宙要「繁衍」什麼?
宇宙本身。
「繁衍」到什麼時候?
永遠,永不停息。
誰負責「繁衍」?
心,即「宇宙一心」!這是宇宙「一心」的工作。
「繁衍」作什麼?
才會有下一代。
誰是宇宙的下一代?
萬物。
宇宙生出萬物、繁衍後代。
最後「繁衍」出什麼?
人類。人類是宇宙的終極任務與目標。
人類有沒有終極的任務與目標?
有。
什麼?
「繁衍」!
「繁衍」為哪幢?
完成宇宙「一心」的心願與目的!
是什麼?
見眾生!
黃振輝/202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