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瓊,EP2.打通輸出文章的任督二脈!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一、關於寫文章的三大問題

問題1:為什麼我有想法,但是寫不出來?

A:因為寫的不是熟悉的內容

—----

問題2:為什麼寫作時都要花大量時間找資料與重新思考?

A:面對不熟悉的內容,我們會花費大量時間蒐集、參考其他人寫過的資料,最後拼湊起來加入自己的內容中

—---

問題3:為什麼我寫的文章,他人看完都不想分享互動?

A:是因為文章中沒有我們的身影

/////////////////////////////////////////////////////////////////////////

◆二、怎麼包裝文章

消費者會注意到什麼資訊呢?不外乎是:

這是啥/ 這能幹嘛/ 這產品在說我嗎

例如:

我剛好感冒喉嚨痛,如果產品包裝上出現下面的資訊,

就會吸引我的注意:

● 喉嚨痛止痛藥

● 10分鐘立刻舒緩喉嚨痛

● 感冒喉嚨痛的人,趕快吃立刻好

因此要用同樣的思考方式,替自己的產品或服務寫文案。

////////////////////////////////////////////////////////////

三、親近感、以熟悉為骨幹漸漸摻和不熟悉、三時段復盤

@當讀者在文中看到「我們的身影」,就會想要跟文章中的人(你)互動。

因為這篇文章距離讀者是如此之近與親切。

●●重要的經驗教訓:

寫自己不熟悉的內容,必定痛苦。

如果要寫不熟悉的內容,必須先從自己已經知道的內容下手。

接著逐步推進。

用寫多篇的方式,每一篇都加一點自己不熟悉的內容就好。

////////////////////////////////////

@三時段復盤

● 早上:每天上班前,想想看昨天的自己做了什麼。

● 傍晚:每天下班前,快速寫下今天完成了什麼工作。

● 晚上:每天睡覺前,沉澱思緒並問自己今天過的如何,得到什麼體悟。

///////////////////

四、由內而外、復盤寫作的好處、為何輸出不如預期?

復盤寫作是由內而外(挖掘自身經驗),

而非強迫自己由外而內(學習各種資訊)尋找寫作題材,

從而你可以寫出更有效、更觸動人心的內容。

當我們改變尋找題材的方向之後,你就能慢慢在寫作上感受到3個好處。

● 復盤寫作好處 1.你能輕鬆地將日常經驗,變成為文章素材。

@透過挖掘自身經驗,你會發現無論是:

*工作上的成功與挫折

*生活中的學習與故事

這些內容,都能成為你的寫作靈感。

● 複盤寫作好處 2.不需要花大量時間找資料與重新思考

當你從個人經驗出發,你已經對「要分享的情境」有了理解和感受。

你不再需要花2-3小時來找資料、閱讀並重新組織內容。

「因為你實踐過,你只要順口說出你做了什麼就好」

● 複盤寫作好處 3.來自你的經驗的文章,他人會想跟你互動

第一手的實戰經驗分享,對於讀者來說是極度有魅力的。

當我們的文章充滿了真實的自我體驗,它自然會激起讀者想互動的慾望。

raw-image


@為什麼我們花了大量時間吸收與管理資訊,最後的輸出還是不如預期?

●常犯錯誤1.過度著迷於蒐集資訊,而忽略了應用

*別一直蒐集過多資訊,而不下筆

*別蒐集過多資訊

●常犯錯誤2.忽略內在輸入的重要性

內在輸入就是自己對一件事的經驗、感受、想法和直覺。

「我忽略了從自己的經驗、感受中提取連結!

也就是這些資訊到底跟我有什麼關係。

當我沒有整理與反思這些連結時,

我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在哪個情境中使用某項資訊。」

/////////////////////////

◆五、復盤是簡單的、有方法的

●寫日記就是最簡單的復盤,也是好的寫作素材

●1.復盤其實很簡單

你可以在每天睡前花5分鐘的時間,

坐在床邊,拿出一張紙或手機上的備忘錄,

簡單回顧今天的工作和生活。

你可以寫下3個自己做得好的地方,

像是:

*你解決了一個難題。

*與同事合作得非常順利。

*成功推進了一個專案的進度

接著寫下

3個需要改進的地方,

例如今天:

*在工作上太鑽牛角尖。

*任務A沒有按計劃完成。

*在與他人的溝通中出現了誤解。

你甚至可以利用手機上的語音備忘錄功能,

隨時隨地錄下自己的反思,

這樣一來,複盤變得像聊天一樣簡單和自然。

重要的是,複盤時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複盤不是一場馬拉松,而是一個輕鬆的散步。

你可以從微小步調開始,逐漸養成習慣。

即使只是短短的幾分鐘,只要能夠持之以恆,

你會發現自己的思維變得更加清晰,做事也更有條理。

@複盤的重點在於持續,而不在於每次都要有深度的反思。

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自然而然地加深複盤的內容,

從而獲得更多的啟發和改進。

● 2.複盤是有方法的。

有效的複盤方法,可以讓你在短時間內完成複盤

(在文章圖瓊,EP3.五種復盤與七座靈感礦場的第二段有提及復盤跟抽取經驗(七座靈感礦場)的方法 )

@可以利用零碎時間復盤。

●3.複盤後的收穫,是需要一段時間的

複盤的收穫,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體現出來的。

想像一下,你每天晚上都堅持進行簡單的複盤,

記錄下今天的得失。

幾個月後你回顧這些記錄,

會驚喜地發現自己在處理事情時變得更加有效率。

比如你發現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現有了顯著的改進。


你不再像以前那樣經常犯同樣的低級錯誤,

而是能夠迅速看到問題、寫下原因並找出解決方案。

這種進步可能不是立竿見影的,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發現自己在面對挑戰時更加自信,

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大大提升。

再舉個例子:

作者在剛出社會工作時
是相當沒自信的,這讓他在會議中總是預設保持沉默,
他不敢發表自己的想法。在持續的寫日記與複盤,
發現他自己沒自信背後的問題是會「忘詞」。
於是他向當時的「師傅(他學長)」請教,
他告訴他:「你只要發言前,先列下要講的關鍵字就好啦!」
就這樣一個簡單的小技巧,
他開始敢在會議上發表想法,
甚至到後來常常自願擔任會議主持人。
讓他自己產生一點一滴的改變,
這就是復盤的力量。


raw-image


◆六、克服時間心魔、完美心魔、學習心魔

@時間心魔,每天要花很多時間記錄嗎?   

1.善用不起眼的小時刻

*在紀錄的當下,你已經在動腦復盤了

2.做完一件事後,就順手紀錄「想法」跟「下一步行動」

@完美心魔,從簡單開始慢慢進步

1.可以先從記錄一個表情符號開始,比如當天表演順不順利,畫個表情,

時間久了,自然而然就想記錄更多細節

2.維持,在日記裡加入AAR問題:

(1.今天完成了什麼事情?

(2.選一件讓我有啟發的事情

(3.我從這件事中,學習或觀察到什麼事情?

3.精進,嘗試更多經驗抽取的方法

*早晨反思

*行事曆挖礦

*ORID

*PAR

*2分鐘列點

*讀書、或觀影心得

@反思整理再輸出的過程像玩「RPG遊戲」

1.新手村:熟悉復盤動作,簡單紀錄就好

2冒險者階段:學習組合技,比如AAR

3.大師級階段:根據不同場合靈活運用各種復盤方法

@學習心魔,請教親友專家,查閱圖書館,甚至是網路(網友也可以)、AI

*有時候被困在一個癥結點上,無法突破時,請改變學習或解惑的狀況,用新的方式作突破

(本文是系列文之一,歡迎參閱其他篇,也歡迎留言提供想法交流~覺得本文不錯,記得按愛心呦~~~,這篇完全沒業配,我認識朱騏老師(?),但他不認識我,我只是一介小讀者~)

此文參考改寫自 朱騏老師 的《復盤寫作術》,對復盤跟創作幫助很大,甚至可以整理你的人生! 書的博客來連結在留言處~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談寫作
1會員
11內容數
花大把時間蒸餾出來的寫作類知識與方法論,以數位寫作為主,行有餘力會增加小說寫作方法論
談寫作的其他內容
2025/09/24
@寫作可以當作是在編字典:從A寫到Z(一個核心主題切成次主題A~Z,比如:健康書籍,一部位切成小主題:頭、脖子、胸、肚、腰、腳、精神) @寫作主題要寫什麼?可以是寫你的人生意義 人生意義=你的:   喜歡的+擅長的+能賺到錢的+世界需要你的 (1.老高覺得人生意義在消磨時間 2.日本 淨土真
Thumbnail
2025/09/24
@寫作可以當作是在編字典:從A寫到Z(一個核心主題切成次主題A~Z,比如:健康書籍,一部位切成小主題:頭、脖子、胸、肚、腰、腳、精神) @寫作主題要寫什麼?可以是寫你的人生意義 人生意義=你的:   喜歡的+擅長的+能賺到錢的+世界需要你的 (1.老高覺得人生意義在消磨時間 2.日本 淨土真
Thumbnail
2025/09/24
教你用四大築基寫筆墨——還有心法Lean Writing是什麼? @Lean Writing(朱騏老師把它翻譯成:精實寫作)的核心觀念是: 把寫作的篇幅放短,並盡快的把腦中的點子寫出來給其他人知道, 建議從社群媒體開始寫,因會主動到你的部落格或個人網站看的人比較少 【Lean Writing
Thumbnail
2025/09/24
教你用四大築基寫筆墨——還有心法Lean Writing是什麼? @Lean Writing(朱騏老師把它翻譯成:精實寫作)的核心觀念是: 把寫作的篇幅放短,並盡快的把腦中的點子寫出來給其他人知道, 建議從社群媒體開始寫,因會主動到你的部落格或個人網站看的人比較少 【Lean Writing
Thumbnail
2025/09/23
@初學者如何寫出超高價值的社群內容: 1.在開頭就展示利益 A.給答案 B.透漏秘訣 2.給了利益,再超越期待 3.刪多餘的字 4.絕不業配#(小鹿在這邊舉反例,如 陳沂小姐的臉書專業即充滿業配,但變現能力也很強,一年半買房,然後還完房貸) 5.無私提供價值 6.讓讀者白賺 7.初
Thumbnail
2025/09/23
@初學者如何寫出超高價值的社群內容: 1.在開頭就展示利益 A.給答案 B.透漏秘訣 2.給了利益,再超越期待 3.刪多餘的字 4.絕不業配#(小鹿在這邊舉反例,如 陳沂小姐的臉書專業即充滿業配,但變現能力也很強,一年半買房,然後還完房貸) 5.無私提供價值 6.讓讀者白賺 7.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壹.心法 剛踏進這個寫作的園地,相信這是大家都會捫心自問的問題吧?有些人文章寫得很好,可是字裡行間有種:"我是對的,你是錯的感覺"?如果你<妳>真得寫得夠好,不會讓他人有這種錯覺。看得人沒有壓力,還可以學習到新東西,自然就會有更多人看了!! 貳.主題
Thumbnail
壹.心法 剛踏進這個寫作的園地,相信這是大家都會捫心自問的問題吧?有些人文章寫得很好,可是字裡行間有種:"我是對的,你是錯的感覺"?如果你<妳>真得寫得夠好,不會讓他人有這種錯覺。看得人沒有壓力,還可以學習到新東西,自然就會有更多人看了!! 貳.主題
Thumbnail
寫文章作為學習和個人成長的重要方法。自己學習寫作的經驗,寫作對於表達觀點和了解社會的重要性。
Thumbnail
寫文章作為學習和個人成長的重要方法。自己學習寫作的經驗,寫作對於表達觀點和了解社會的重要性。
Thumbnail
但回歸正題,我在高高興興的寫完之後也檢討我寫作的壞習慣,這在我寫論文的時候依然常被雕,我總是被說「文不對題」。
Thumbnail
但回歸正題,我在高高興興的寫完之後也檢討我寫作的壞習慣,這在我寫論文的時候依然常被雕,我總是被說「文不對題」。
Thumbnail
當你遲遲不發文、不開始寫作時,可能是因為你覺得作品不夠好,有缺陷的東西不想發出去。你可能會在滑著別人的貼文時感到失落,然後繼續吸收文字資訊,卻無法開始自己的作品。在寫作的旅程中,最拙劣的開始執行也能輕易贏過看起來完美但沒有執行的計畫。 所以,別想太多,一起開始更新吧🤝
Thumbnail
當你遲遲不發文、不開始寫作時,可能是因為你覺得作品不夠好,有缺陷的東西不想發出去。你可能會在滑著別人的貼文時感到失落,然後繼續吸收文字資訊,卻無法開始自己的作品。在寫作的旅程中,最拙劣的開始執行也能輕易贏過看起來完美但沒有執行的計畫。 所以,別想太多,一起開始更新吧🤝
Thumbnail
書寫自己的想法擱在心裡很久,就像書桌一隅總是擺著的一本書,時常想起要拿起來翻一翻,卻總是覺得算了。
Thumbnail
書寫自己的想法擱在心裡很久,就像書桌一隅總是擺著的一本書,時常想起要拿起來翻一翻,卻總是覺得算了。
Thumbnail
我沒有特定一個專題去發展我的寫作,因為我沒有什麼專業,而個人的文化造詣還有十萬里可以進步的空間,現在寫出來的都只是個人意見,並不一定正確。有時發佈之後我就不會再看,因為總會覺得太過赤裸而感到不好意思。今次寫一下怎樣決定寫什麼題材。
Thumbnail
我沒有特定一個專題去發展我的寫作,因為我沒有什麼專業,而個人的文化造詣還有十萬里可以進步的空間,現在寫出來的都只是個人意見,並不一定正確。有時發佈之後我就不會再看,因為總會覺得太過赤裸而感到不好意思。今次寫一下怎樣決定寫什麼題材。
Thumbnail
如標題所言,我其實很常不知道要寫什麼,明明腦袋裡有許多想要抒發的情緒、感受等等,卻因為很難轉化成文字,有時又會拘泥於詞藻,所以寫不出來。 但其實一旦落筆之後,文字就會自己跑出來似地,一字一句慢慢落下來。有時候覺得這到底是什麼神奇的魔法,寫在無形與無意識之間。 這不,一小小段文章就出現了~ 那麼
Thumbnail
如標題所言,我其實很常不知道要寫什麼,明明腦袋裡有許多想要抒發的情緒、感受等等,卻因為很難轉化成文字,有時又會拘泥於詞藻,所以寫不出來。 但其實一旦落筆之後,文字就會自己跑出來似地,一字一句慢慢落下來。有時候覺得這到底是什麼神奇的魔法,寫在無形與無意識之間。 這不,一小小段文章就出現了~ 那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