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候以為老一輩的人喜歡孩子念醫科是因為來錢快,年至中年,慢慢遇見、聽見一些求醫難處以後,才發現,原來學醫的有一個大好處──自助且助人,就算自己不動手,人脈也雄厚許多.
不是只有癌症絕症才需要找大佬,日常的小病痛就能讓人心力交瘁.台灣日漸少子化且醫護環境艱難,有些年輕醫師水準不夠,平白讓一些簡單的治療橫生枝節.再者,醫德兩個字,其實也非常考驗個人心念.
拿牙醫來說,這大概是少數現今能輕鬆來錢的科別了,治療也相對明確簡單;儘管如此,我還是聽到兩個在上頭栽跟斗的例子.首先,某個五六十歲的親戚慣常在家裡附近的牙醫診所看牙齒,雖然診所老是要開不開的略顯高傲,可是離家近,長年下來,就在該診所做了好幾顆根管治療.
直到某一年,親戚身體上有其他病痛,頻繁進出某大醫院,順道掛號看了牙科,醫生處理牙齒的時候,驚呼:「你的釘子為什麼是綠色的?」
醫師問他是不是貪小便宜用了銅釘,親戚茫然搖頭,他做的都是正規處理,診所根本沒有說過這件事,頂多選了選牙冠材質.
縱使牙釘發生化學變化不代表材質有問題,醫師檢查以後還是認為釘子不太對勁,十分委婉暗示他下次換一間診所.
伯伯每次說起這件事情都氣得半死,每每大力宣傳,可是除了宣洩情緒,又能怎麼樣呢?

AI生成圖
另外一個案例就比較慘了.
朋友前幾年換工作,接送陪診的時候順便在一家鬧區診所洗牙,就此換了新牙醫.
那是一家鬧區裡的小診所,只有三四個看診檯位,預約疑似是以每半小時為單位,所以基本上一次只處理一顆牙齒,如果洗牙發現有兩三顆蛀牙要處理,那麼不好意思,你得另外找時間來,總之,十分浪費時間.
歷年來朋友看過的每個牙醫都建議他拔智齒,這次也不例外,最後面的智齒略為平躺,有點傾斜,雖然沒有蛀牙也沒有其他病痛,難免夜長夢多,朋友一時意動便決定在那家小醫院拔智齒,沒想到勸他拔智齒的年輕女醫師居然說她只會做根管,不會拔牙,更別說這種難拔的智齒,幫他約診所其他醫師.
嗯,天底下哪來不會拔牙的牙醫?
朋友雖然覺得很奇怪,既然人家都說不會了,他也就讓診所安排了另一位年輕男醫師.
沒想到這一拔還是拔出了悲劇.
智齒不好拔,男醫師奮鬥了一個小時,打了麻藥,又壓又扯,壓著上排牙齒施力,智齒拔是拔掉了,麻藥一退,門牙痠得要死.
朋友一開始還以為是因為神經轉移痛感的關係,在網路上搜了半天,也沒搜出個所以然,可是拔掉的智齒也沒什麼狀況,癒後良好,門牙痠歸痠,倒也不痛,只是時不時抽上兩抽,跳一跳,有種輕微的麻感.
拔完智齒回診的時候,醫生也沒當回事.
結果放了一個月,這情況還沒改善,朋友終於忍不住回診所抱怨拔完智齒以後門牙一直都很痠,診所小姐聽得莫名其妙,看在朋友是自家病患的份上,讓他插隊,擠出時間讓另一個新面孔的男醫生幫他看.
畢竟不是牙痛,男醫師從外表看不出個所以然來,乾脆照了X光,一看大驚失色,幾個月前照X光還在的門牙牙根已經消失了一大截,趕緊建議朋友到大醫院掛號,說這個小診所沒辦法處理.
他只得到大醫院求診,最後自費做了顯微根管,在幾個牙科科別遊走,至今每半年都必須回診.
大醫院問起門牙牙根為什麼會消失這問題,他答得十分無奈,前因後果敘述完,醫生都無言了,據說牙助還特別去翻醫療紀錄,笑著問他是不是某某診所.
後來他網路一搜才知道,不少車禍門牙受到撞擊的人跟牙齒矯正療程太猛烈的人都出現牙根消失的症狀,說到底,這就是外力傷害.
朋友十分感嘆的說,早知道他就不要動那顆沒狀況智齒,平白折損一顆重要的門牙,沒事找事.
他說他那年簡直就是牙齒之年,他明明每半年都會看牙醫,以前頂多洗完牙再回診一次,那間小診所處理牙齒的時間實在很瑣碎,他去了十幾次才處理完洗牙、一兩顆輕微蛀牙、一顆沒做完的根管治療跟一顆智齒;後面還得跟上大醫院後續求診的各種療程,勞民傷財,十分不划算,還沒處說理去.
門牙處理後牙根尾端暫且養了點回來,牙根留有三分之二以上還算穩固,不太熟的醫師輾轉告訴他這顆門牙可以先觀察看看,之後有需要再考慮裝牙套.他問了問自己大醫院的主治,主治表示說他要是不介意可能出現的色差,那就沒關係,也可以等之後有色差以後再裝.
從此,朋友戰戰兢兢地根本不敢啃什麼羊肉爐、炸雞跟烤玉米,生怕拉扯到牙齒.
拔智齒的日常小事莫名其妙變成了一個告別美食的故事.
去年波波牙醫在新聞上鬧了一波,吃過苦果的朋友尤為反對,雖然不確定當初施作的牙醫到底是不是波波牙醫,言談之間朋友屢屢強調醫師實作能力的訓練非常有其必要性.
成人可是有32顆恆齒,要是沒顧好,根管的牙冠跟牙釘可不便宜,特別是瓷冠下的軟金屬黃金可是漲得很兇,一顆牙套兩萬五都不夠,要是用上自費的顯微根管,那就更貴了.
年輕醫師顯微根管開一次就是五六千,而且通常至少要兩次,老牌牙醫還得加價.
說說看,你得留多少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