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嚴時期,連北一女都抗議的服儀大戰!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你的學校現在還有服儀髮禁嗎?

雖然在現在大多數的服儀規定,僅限定在特定的學校內,但在半個世紀以前,男生理平頭、女生頭髮不能超過耳下一公分,那是全台灣所有國高中生們必須遵守、不得違背的「禁忌」。

在這樣的狀況下,有一天報紙上出現了一則新聞:

「北一女學生,向教育部長陳情!」

究竟是要陳情什麼呢?這封信大概是這麼說的:

「我們實在不明白,強制我們剪頭髮到底是為了什麼?」
「為什麼別的國家高中學生都不必剪頭髮,唯獨我們?⋯⋯是為『標新立異』嗎?」
「還是為了向美國人,炫耀我們中國青年的『馴服』?」

這封信哪怕是放到現在,還是非常犀利,是什麼讓北一女學生那麼生氣呢?

圖片:電影《夜校女生》劇照

圖片:電影《夜校女生》劇照

【為什麼要抗議】

在以前的服儀髮禁,都是由教官進行檢查。但老師教官在檢查的時候,根本不會真的去量長度,就用手指一抓,來「感覺」有沒有違規。

如此一來就容易衍生出教官們自由心證,標準根本不一樣的問題。

而當時不同於現在,有許多替學生人權倡議發聲的團體,對那時候的台灣而言,「學生」就是需要被管教的小孩,小孩是沒有人權的。

因此若頭髮長度超過的話,被叫上司令台辱罵、直接拿剃刀現場把你的頭髮剪成狗啃,這些都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正巧當時的臺灣會有些美國觀光客,當這些沒有髮禁、制服的外國人,看到一群奇異的標準化制服、一樣的髮型時,就會覺得獵奇和好笑的指指點點。

甚至直接拿著相機對他們狂拍。

北一女學生不堪其擾之際,也開始意識到一個問題——

為什麼只要我們有那麼嚴格的髮禁?別的國家都沒有?這一切的意義是什麼?

「是為了向美國人炫耀中國青年的馴服嗎?」

【支持髮禁的學生和支持廢除的大人】

這篇給教育部長的信,刊出以後在報紙上引起軒然大波。

除了言詞犀利引發的討論,還有就連「北一女」這樣的第一志願好學生,竟然也受不了髮禁──這讓全台灣的不少高中生都參與了討論,一封封的信投書到報紙副刊。

然而這時候也有另一票人出現。

當電視台記者去採訪北一女學生時,這些學生認為:

「用北一女的名號,去抗議髮禁,根本是『學校的敗類』」。

或是覺得:

「我們的國家都已經處在水深火熱的反共復國之中,你們這些北一女學生,竟然還只顧自己的愛漂亮!」

但不同於這些認為髮禁沒有反共復國重要、校譽被損壞的高中生,反倒出現了一批支持這些學生的大人們。

「剪頭髮才能好好讀書,這根本就是形式主義!」
「死板的服儀規範,會扼殺青年學生的心靈!」

在這樣學生與大人都吵得沸沸湯湯的情況下,教育部只好召開了會議。

【開會了,然後呢】

教育部中制定髮禁的「訓育委員會」開會後,是這麼說的:

「如果學生認為上書就能夠改變髮禁,那他們很可能之後就會得寸進尺。」

北一女校長則說,北一女學生都在認真唸書,不可能搞出這種上書教育部的事。

然而其實一開始北一女上書的對象,並不是「教育部」,而是「教育部長」。當時的教育部長是個喜歡美國教學文化、希望可以讓校園有開明自由風氣的人。

他在收到北一女的陳情信後,馬上就回應了:「辦學不可以只重形式,只要不是奇怪的頭髮,沒有強制剪短的必要。」從他的回應中,可見是支持學生的。

不過訓育委員會並不隸屬於教育部,他們主要掌管的是學校裡面的督導和訓導,因此教育部長無法直接地干涉訓育委員會的決定。

因此這次的髮禁筆戰,就這樣遺憾地告了一段落。

不過這次的討論,除了北一女學生那封勇敢又犀利的信外,更是掀起了由多個學校、各領域的人士、大規模且持續幾週、最後甚至影響到教育部一場的論戰。

後來連理髮工會的業者都忍不住出來建議,不只是學生與師長,連家庭主婦、藝文人士皆參與了討論,支持著學生們的反抗。

這場1972年的筆戰,一路到六年後的1978年,髮禁才又多放寬了幾公分。

女生耳下一公分的髮禁,變成了「女生髮長可以到後髮根」、男生從平頭,變成了可以留三分頭。

一直到了1987年解嚴,教育部才廢除了統一的髮禁。這短短的幾公分,台灣的青少年走了十年又十年,才終於有了可以綁馬尾的權利。

儘管這場關於髮禁的論戰,最後被埋沒在了時代洪流中,但這封勇敢的陳情信,仍是那壓抑的時代,給那些少年少女帶來小小的希望。


參考資料:黃紫寧〈1970年代前後臺灣「奇裝異服」取締行動之研究〉,P110-12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灣服飾誌的沙龍
274會員
80內容數
台灣歷代服飾誌與繪師合作,重現各年代的官員、名人、士農工商服飾,搭配細部分解與介紹。   我們會在初期每個年代各發布四到八張,結束後再逐漸依年代資料不同增加補充,期望能讓大家在找尋資料時更為方便喔!
2025/03/02
我們的書《福爾摩沙時尚圖鑑》裡,有件稱不上太帥氣的衣服,很少登上我們的宣傳頁面,但不管是服飾誌初期還是出版,我們都有把它收錄進去。 這是一件有意義的服裝,它畫的是一個清朝臺灣的官職:「通事」,出自清朝繪製的臺灣原住民風俗圖《番社采風圖》中。 但「通事」其實是一個漢人的職位,為什麼漢人會出現在
Thumbnail
2025/03/02
我們的書《福爾摩沙時尚圖鑑》裡,有件稱不上太帥氣的衣服,很少登上我們的宣傳頁面,但不管是服飾誌初期還是出版,我們都有把它收錄進去。 這是一件有意義的服裝,它畫的是一個清朝臺灣的官職:「通事」,出自清朝繪製的臺灣原住民風俗圖《番社采風圖》中。 但「通事」其實是一個漢人的職位,為什麼漢人會出現在
Thumbnail
2024/12/08
2019年時,台灣的警察制服宣布全面改版,上一次則是在1987年,睽違32年,警察們才終於迎來新的藏青色新式制服。 而早在一百多年前,台灣警察制服就跟如今一樣,會定期更新、換裝。 日治時期的台灣,第一次引入了「西式制服」這個觀念。然而「制服」在當時不只是學生的制服,還有政府機關的制服「官員服制」
Thumbnail
2024/12/08
2019年時,台灣的警察制服宣布全面改版,上一次則是在1987年,睽違32年,警察們才終於迎來新的藏青色新式制服。 而早在一百多年前,台灣警察制服就跟如今一樣,會定期更新、換裝。 日治時期的台灣,第一次引入了「西式制服」這個觀念。然而「制服」在當時不只是學生的制服,還有政府機關的制服「官員服制」
Thumbnail
2024/05/02
今年的4月23日,憲法法庭召開「死刑」的言詞辯論會。而這次的辯論,是由於台灣最老的死刑犯「王信福先生」,與其他36名死囚共同提出了釋憲聲請。細看之下會發現,聲請的發起人王信福先生──他最初被判定有罪的原因,竟然跟我們關注的「服裝」有關。
Thumbnail
2024/05/02
今年的4月23日,憲法法庭召開「死刑」的言詞辯論會。而這次的辯論,是由於台灣最老的死刑犯「王信福先生」,與其他36名死囚共同提出了釋憲聲請。細看之下會發現,聲請的發起人王信福先生──他最初被判定有罪的原因,竟然跟我們關注的「服裝」有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進去前可能會想知道的事情
Thumbnail
進去前可能會想知道的事情
Thumbnail
想當年中學生涯也在一所特別的私立學校度過,比起第一志願傳說可是不惶多讓,作者是記者出身,寫作起來還算流暢,內容大抵是一雙兒女進入第一志願同學們、家長的故事,讓對第一志願家庭成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看。 首先是關於第一志願的各種都市傳說。南海路高中跟總統府女中分別有著不同的都市傳說,老實說敝母校恐怕也
Thumbnail
想當年中學生涯也在一所特別的私立學校度過,比起第一志願傳說可是不惶多讓,作者是記者出身,寫作起來還算流暢,內容大抵是一雙兒女進入第一志願同學們、家長的故事,讓對第一志願家庭成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看。 首先是關於第一志願的各種都市傳說。南海路高中跟總統府女中分別有著不同的都市傳說,老實說敝母校恐怕也
Thumbnail
某日,在走廊看到班上的四位"便衣同學"們, 菜b導:「喂喂,四位便衣男子,上學還是要穿制服啊!」 只見四人不約而同開始"準備脫帽T"?! 原來, 他們是要掀起衣服, 以便露出在便服帽T裡面的「制服」。 小H、小I、小J、小K接著異口同聲說:「老師,我們有穿制服。」 #「穿」制服的定
Thumbnail
某日,在走廊看到班上的四位"便衣同學"們, 菜b導:「喂喂,四位便衣男子,上學還是要穿制服啊!」 只見四人不約而同開始"準備脫帽T"?! 原來, 他們是要掀起衣服, 以便露出在便服帽T裡面的「制服」。 小H、小I、小J、小K接著異口同聲說:「老師,我們有穿制服。」 #「穿」制服的定
Thumbnail
南應大很特殊,因為有二技、七技緣故,所以要升旗, 還有穿制服特殊的方式,領帶也是要自己打的那種,不是拉鍊行的, 就這樣子到達陌生的班級,雖然不是第一次沖散熟悉的人,但是本級的男女比32:5, 只有五個男生,又來了!又是同個套路,我心裡是這樣子想的, 只見我聽到:「好來」國中時期的恐怖
Thumbnail
南應大很特殊,因為有二技、七技緣故,所以要升旗, 還有穿制服特殊的方式,領帶也是要自己打的那種,不是拉鍊行的, 就這樣子到達陌生的班級,雖然不是第一次沖散熟悉的人,但是本級的男女比32:5, 只有五個男生,又來了!又是同個套路,我心裡是這樣子想的, 只見我聽到:「好來」國中時期的恐怖
Thumbnail
國中會考剛結束,接著是高中指考,許多考生家庭都忙著考試,甚至忙著請老玄或開符或加持孩子們的讀書運、考試運等等。 但是當各位考生或考生家長在努力備戰中時,有曾想過,如果妳們那無緣的兄弟姐妹或子女們,如果也一直伴在你們身邊的話,他們會是怎樣?之前有介紹過,有些孩子會自願回來當無緣兄弟姊妹的守護靈,但怨
Thumbnail
國中會考剛結束,接著是高中指考,許多考生家庭都忙著考試,甚至忙著請老玄或開符或加持孩子們的讀書運、考試運等等。 但是當各位考生或考生家長在努力備戰中時,有曾想過,如果妳們那無緣的兄弟姐妹或子女們,如果也一直伴在你們身邊的話,他們會是怎樣?之前有介紹過,有些孩子會自願回來當無緣兄弟姊妹的守護靈,但怨
Thumbnail
這種心情, 適用在婚姻中, 也適用於高中階段! 高中校園服裝儀容解禁, 公立學校學生穿不穿制服, 多半看"學生本人自由意願", 的確就有許多學生, 有校期間就是不願穿制服! 校慶園遊會, 許多學生返校探望老師, 竟然穿著全套完整的制服!還背著學校的書包! 奇了,
Thumbnail
這種心情, 適用在婚姻中, 也適用於高中階段! 高中校園服裝儀容解禁, 公立學校學生穿不穿制服, 多半看"學生本人自由意願", 的確就有許多學生, 有校期間就是不願穿制服! 校慶園遊會, 許多學生返校探望老師, 竟然穿著全套完整的制服!還背著學校的書包! 奇了,
Thumbnail
第二章 信箱間   東海為中部歷史悠久的綜合學科私立大學,校園優美,聲譽素著,在當時普遍為私立大學考生選填志願的首選之一。每年成功嶺大專集訓結束之後,十月中左右大一新生開學日,大一的小學弟們個個頂著還沒長長的平頭短髮,一副土包子樣,拎著簡單行囊就這樣來到東海報到。大一的女生為了等男生的大專集訓
Thumbnail
第二章 信箱間   東海為中部歷史悠久的綜合學科私立大學,校園優美,聲譽素著,在當時普遍為私立大學考生選填志願的首選之一。每年成功嶺大專集訓結束之後,十月中左右大一新生開學日,大一的小學弟們個個頂著還沒長長的平頭短髮,一副土包子樣,拎著簡單行囊就這樣來到東海報到。大一的女生為了等男生的大專集訓
Thumbnail
那是個日美流行的時代 我印象中網路上好像是不曉得哪一個二中一個笑話,當某某官員來學校的時候學生的反應,毫無反應,總統參訪,也毫無反應,但那幫日本姐妹校來訪,全員轟動, 那個年代韓國明星團隊還沒有企業化的時代,潮流還是在日本較多, 可以說就如同東北季風一樣,流行都是從日本溜到台灣在輾轉到東南亞,
Thumbnail
那是個日美流行的時代 我印象中網路上好像是不曉得哪一個二中一個笑話,當某某官員來學校的時候學生的反應,毫無反應,總統參訪,也毫無反應,但那幫日本姐妹校來訪,全員轟動, 那個年代韓國明星團隊還沒有企業化的時代,潮流還是在日本較多, 可以說就如同東北季風一樣,流行都是從日本溜到台灣在輾轉到東南亞,
Thumbnail
看到有人因為這次的事情在說這是因為沒有校園沒有髮禁、禁止體罰、延後到校時間導致學生逐漸沒有紀律,覺得自己什麼都能做......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我爸說他高中時畢業典禮教官只要走得慢一點一定會被憤怒的學生蓋布袋拖去打。發生這樣的事情當然得檢討,但希望不是以一種意氣用事、情緒主導的心態......
Thumbnail
看到有人因為這次的事情在說這是因為沒有校園沒有髮禁、禁止體罰、延後到校時間導致學生逐漸沒有紀律,覺得自己什麼都能做......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我爸說他高中時畢業典禮教官只要走得慢一點一定會被憤怒的學生蓋布袋拖去打。發生這樣的事情當然得檢討,但希望不是以一種意氣用事、情緒主導的心態......
Thumbnail
在「#MeToo」運動風潮席捲的時期,某日我和一位學妹在享受下午茶的時光中恰好談到了這個議題。她也鼓起勇氣,向我講述了她在國小時期同樣受到男性導師不當舉動的經歷。    學妹當時就讀的國小屬於貴族學校。在那個時代的教育氛圍中,家長們有機會透過學校協助,讓他們的孩子在新的一年級能夠進入特定老師的班
Thumbnail
在「#MeToo」運動風潮席捲的時期,某日我和一位學妹在享受下午茶的時光中恰好談到了這個議題。她也鼓起勇氣,向我講述了她在國小時期同樣受到男性導師不當舉動的經歷。    學妹當時就讀的國小屬於貴族學校。在那個時代的教育氛圍中,家長們有機會透過學校協助,讓他們的孩子在新的一年級能夠進入特定老師的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