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遣》唐 李群玉
- 翻覆浮沉百歲中,前途一半已成空。
- 浮生暫寄夢中夢,世事如聞風裏風。
- 修竹萬竿資闃寂,古書千卷要窮通。
- 一壺濁酒暄和景,誰會陶然失馬翁。

《自遣》是唐代詩人李群玉晚年之作,反映其歷經仕途浮沉後對人生的深刻體悟。李群玉出身寒微,雖以詩才受薦入朝,卻始終未能施展抱負,最終選擇歸隱。此詩以「自遣」為題,實為自我排遣、超脫世情之獨白,融合了道家齊物思想與文人隱逸情懷,展現晚唐動盪中知識份子的精神出路。
全詩以「空—幻—靜—達」為脈絡,構建出雙重意境:- 虛無之境:前四句以浮沉、夢幻、風霧疊加,鋪陳人生無常的幻滅感,彷彿置身雲霧縹緲的曠野。
- 超然之境:後四句轉向竹、書、酒、景,以物質的簡樸反襯精神的豐盈。尾句「陶然失馬翁」如畫龍點睛,將苦難昇華為豁達,在寂寥中開出一片恬淡天地。
詩人透過對比手法(世事喧囂與竹林闃寂、夢幻浮生與古書窮通),在矛盾中尋得平衡,最終以「濁酒暄景」收束,傳達出「以悲為底,以達為面」的生命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