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閒󠇡居󠇡書付兒輩》明.陳繼儒󠇡
- 有兒事足,一把茅󠇡遮屋。
- 若󠇣使󠇡薄󠇡田耕不熟󠇡,添個新生黃󠇡犢。
- 閒󠇡來也教兒孫,讀󠇡書󠇡不為功名󠇡。
- 種󠇣竹󠇡,澆花,釀酒;世家󠇡閉戶先󠇡生󠇢。

詩詞解析
- 上闋:樸素生活之願「有兒事足,一把茅遮屋」以簡陋茅屋遮身為滿足,強調家庭團圓即是人生至福,體現知足常樂的智慧。「若使薄田耕不熟,添個新生黃犢」即使田地貧瘠,亦能以繁衍耕牛(象徵生機)從容應對,暗含順應自然、不強求的豁達。
- 下闋:家風傳承之志「閒來也教兒孫,讀書不為功名」點明教育目的非求科舉功名,而是涵養心性,與其隱逸思想一脈相承。「種竹,澆花,釀酒;世家閉戶先生」以竹喻高潔,花酒喻情趣,「閉戶先生」自稱,強化隱居世家的身份認同,將日常勞作詩意化。
意境分析
全詞以白描手法勾勒閒居圖景,語言平淡卻意蘊深長:
- 自然與人文交融:茅屋、黃犢、竹花等意象,構建自給自足的田園空間,暗合道家「返璞歸真」哲理。
- 超功利的生命觀:將讀書、勞作脫離世俗功利框架,轉為安頓心靈的方式,展現「樂在當下」的生存美學。
- 隱逸精神的傳承:通過對兒輩的囑託,將個人選擇昇華為家族價值觀,使隱逸從個人行為轉化為文化傳承。
總結
此詞是陳繼儒「閒隱」人生的縮影,以淺近語言承載深厚的生命哲思。它不僅是寫給兒輩的家訓,更是對浮躁世態的溫和批判,倡導一種在紛擾世界中保持精神獨立的簡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