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的基本原則通常指的是由迪士尼動畫師奧立·強司頓(Ollie Johnston)與弗蘭克·托馬斯(Frank Thomas)在1981年《The Illusion of Life: Disney Animation》一書中提出的「動畫十二法則」。這些法則至今仍是2D與3D動畫創作的核心指導原則。
動畫的十二項基本原則:
1. 擠壓與伸展
(Squash and Stretch)
• 賦予物體重量與彈性,強調動作的物理性與誇張感。2. 預期動作
(Anticipation)
•在主要動作前加入預備動作,幫助觀眾預測接下來的行為。
3. 演出方式
(Staging)
•清晰地呈現角色與動作焦點,強化敘事與視覺引導。
4. 接續動作與關鍵動作
(Straight Ahead Action and Pose to Pose)
•兩種動畫繪製方式:逐格繪製 vs. 關鍵姿勢先行。
5. 跟隨動作與重疊動作
(Follow Through and Overlapping Action)
•表現慣性與延遲反應,如頭髮、衣物的晃動。
6. 漸快與漸慢
(Slow In and Slow Out)
•動作起始與結束的速度變化,讓動畫更自然。
7. 弧形
(Arcs)
•生命體的動作多呈弧形,避免生硬的直線運動。
8. 附屬動作
(Secondary Action)
•補充主動作的細節,如表情、手勢,增添層次。
9. 時間控制
(Timing)
•控制動作的節奏與速度,影響情緒與敘事張力。
10. 誇張
(Exaggeration)
•強化表現力,讓角色與動作更具戲劇性與吸引力。
11. 立體造型
(Solid Drawing)
•考慮三維空間中的重量、平衡與光影,提升真實感。
12. 吸引力
(Appeal)
•創造視覺上迷人、有個性的角色與場景。
這些原則不只是技術指導,更是賦予角色生命、情感與魅力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