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人工智慧設計的噬菌體,合成生物學的一大突破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在分子生物學與合成生物學的研究中,如何從整個基因組的角度設計並創造全新的生命體,一直是這些研究者心中的終極目標。隨著基因定序與合成技術的快速進展,人類對於 DNA 序列的解讀與編輯能力已經大幅提升,但以往的編輯技術都是從已存在生物上的 DNA 序列進行部份修改,而真正能夠從無到有的設計,仍然存在巨大的挑戰。

DNA 基本上是藉由 4 種去氧核糖核苷酸分子串聯所組成,這些分子上的鹼基種類分別是腺嘌呤(adenine)、胸腺嘧啶(thymine)、胞嘧啶(cytosine)、鳥糞嘌呤(guanine),為了簡單明瞭,我們也常取它們的第一字母 A、T、C、G 作為序列表示。例如人類的β-肌動蛋白基因的編碼區有 1,128 個核苷酸,而其序列如下: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的沙龍
246會員
395內容數
你對古生物了解多少呢?在進入這個領域之前這裡提供古生物學的基本認知~
2025/06/29
現代人類的各種活動持續造成森林、草原、濕地等自然棲地消失或退化,讓全球鳥類多樣性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設立自然保護區或國家公園、減少獵捕、加強野生動物保育法令、碳減排政策等減緩威脅措施已無法有效阻止物種滅絕與生態功能流失。研究者透過鳥類特徵數據(bird trait data)和全球保育威脅資訊,建
Thumbnail
2025/06/29
現代人類的各種活動持續造成森林、草原、濕地等自然棲地消失或退化,讓全球鳥類多樣性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設立自然保護區或國家公園、減少獵捕、加強野生動物保育法令、碳減排政策等減緩威脅措施已無法有效阻止物種滅絕與生態功能流失。研究者透過鳥類特徵數據(bird trait data)和全球保育威脅資訊,建
Thumbnail
2025/06/03
在肯亞中部遼闊的草原上,有一群斑斕絢麗的鳥類讓我們對於動物合作行為感到驚艷。牠們稱作栗頭麗椋鳥(Lamprotornis superbus),屬於雀形目(Passeriformes),羽色閃耀著金屬光澤,為群居性鳥類,通常由數十隻成員組成一個大家族,最多可達60隻左右。這些鳥群並非單純的血親聚落,而
Thumbnail
2025/06/03
在肯亞中部遼闊的草原上,有一群斑斕絢麗的鳥類讓我們對於動物合作行為感到驚艷。牠們稱作栗頭麗椋鳥(Lamprotornis superbus),屬於雀形目(Passeriformes),羽色閃耀著金屬光澤,為群居性鳥類,通常由數十隻成員組成一個大家族,最多可達60隻左右。這些鳥群並非單純的血親聚落,而
Thumbnail
2025/03/03
社會性昆蟲如螞蟻、白蟻、蜂類,所建造的巢穴往往提供安穩的棲息環境與食物資源的屯積。如此穩定良好的環境很容易吸引許多其他物種的不速之客趁虛而入,躲在巢穴內部某個角落吃飽睡好。不同的外來者有著不同進入巢穴的方式,可能是寄居(inquiline)、互利共生、寄生,甚至直接闖入獵食。如果是神不知鬼不覺地進來
Thumbnail
2025/03/03
社會性昆蟲如螞蟻、白蟻、蜂類,所建造的巢穴往往提供安穩的棲息環境與食物資源的屯積。如此穩定良好的環境很容易吸引許多其他物種的不速之客趁虛而入,躲在巢穴內部某個角落吃飽睡好。不同的外來者有著不同進入巢穴的方式,可能是寄居(inquiline)、互利共生、寄生,甚至直接闖入獵食。如果是神不知鬼不覺地進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我們一直在改造生物,包括我們吃的食物基因。 人類開始操控周遭生物的培育,使用那些生物具有更我們喜愛的特質,減少我們討厭的特質。
Thumbnail
我們一直在改造生物,包括我們吃的食物基因。 人類開始操控周遭生物的培育,使用那些生物具有更我們喜愛的特質,減少我們討厭的特質。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了解到了多肽的價值,這篇帶大家了解到多肽在人體裡是如何運作的。 人體的結構是由細胞、組織、器官、系統所組成的。 人體由60兆細胞所組成,細胞核中含有人體基因DNA,每個細胞又是由80億個蛋白質所構成。 因此,可以說沒有蛋白質等於沒有生命! 多肽:生物導彈、載體作用、激素平衡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了解到了多肽的價值,這篇帶大家了解到多肽在人體裡是如何運作的。 人體的結構是由細胞、組織、器官、系統所組成的。 人體由60兆細胞所組成,細胞核中含有人體基因DNA,每個細胞又是由80億個蛋白質所構成。 因此,可以說沒有蛋白質等於沒有生命! 多肽:生物導彈、載體作用、激素平衡
Thumbnail
隨著基因定序的技術越來越成熟,我們也更有辦法完成具有複雜/大基因體生物的定序,所以大家大概都曾聽說過,哪個生物的基因體是目前已知最大的,打破了之前的另外一種生物的紀錄等等。 但是,基因體大未必就一定有什麼優勢。最近的一個研究,甚至認為基因體越大壞處越多...是真的嗎?
Thumbnail
隨著基因定序的技術越來越成熟,我們也更有辦法完成具有複雜/大基因體生物的定序,所以大家大概都曾聽說過,哪個生物的基因體是目前已知最大的,打破了之前的另外一種生物的紀錄等等。 但是,基因體大未必就一定有什麼優勢。最近的一個研究,甚至認為基因體越大壞處越多...是真的嗎?
Thumbnail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第十六週回覆心得與感謝文
Thumbnail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第十六週回覆心得與感謝文
Thumbnail
基因是什麼 最新基因圖譜公開後,市場上的大變革! 人體需求和自癒能力才釋放第一!不能再繼續治標不治本! 那麼人體的細胞需求到底是什麼? 如何給予基礎材料?且不造成人體負擔? 解碼指定部位到底是如何運作???
Thumbnail
基因是什麼 最新基因圖譜公開後,市場上的大變革! 人體需求和自癒能力才釋放第一!不能再繼續治標不治本! 那麼人體的細胞需求到底是什麼? 如何給予基礎材料?且不造成人體負擔? 解碼指定部位到底是如何運作???
Thumbnail
在影片中,您可以看到比爾蓋茲和馬克祖克柏承認新冠疫苗會改變人類 DNA。您還將聽到 Carrie Madej 博士講述這是如何成為創造新人類人類 2.0 的超人類主義議程的一部分。 編輯基因組...新冠注射確實改變了人類DNA!“疫苗是專利持有人的合法財產”
Thumbnail
在影片中,您可以看到比爾蓋茲和馬克祖克柏承認新冠疫苗會改變人類 DNA。您還將聽到 Carrie Madej 博士講述這是如何成為創造新人類人類 2.0 的超人類主義議程的一部分。 編輯基因組...新冠注射確實改變了人類DNA!“疫苗是專利持有人的合法財產”
Thumbnail
若從限制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發現(1970)的時代開始算起,人類「玩」基因,或者說,改變基因序列、進行「基因工程」的歷史已有數十年。最近的CRISPR更是膾炙人口! 從這一期《自然》期刊熱騰騰剛剛出爐的基因編輯神器是:IS110!
Thumbnail
若從限制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發現(1970)的時代開始算起,人類「玩」基因,或者說,改變基因序列、進行「基因工程」的歷史已有數十年。最近的CRISPR更是膾炙人口! 從這一期《自然》期刊熱騰騰剛剛出爐的基因編輯神器是:IS110!
Thumbnail
這裡不是技術或人工智能的展示會,此種粗暴地將不同技術處理自然和人類的作品並製的結果,使整個展場像大企業的產品發佈會,充斥新奇的機器人和虛擬影像,卻缺乏除形式和媒材外的深度。分明論述中提到要思考生命問題,但展覽中的作品,大多在意的都不是生命,而是技術的改良和創新。
Thumbnail
這裡不是技術或人工智能的展示會,此種粗暴地將不同技術處理自然和人類的作品並製的結果,使整個展場像大企業的產品發佈會,充斥新奇的機器人和虛擬影像,卻缺乏除形式和媒材外的深度。分明論述中提到要思考生命問題,但展覽中的作品,大多在意的都不是生命,而是技術的改良和創新。
Thumbnail
這本書主要介紹了基因科學的歷史發展以及基因倫理所涉及的議題,有趣的敘述方式引人入勝。
Thumbnail
這本書主要介紹了基因科學的歷史發展以及基因倫理所涉及的議題,有趣的敘述方式引人入勝。
Thumbnail
2016/10/2-10/8   今年的諾貝爾獎,化學:「分子機器的設計與合成」、醫學:「細胞自噬機制」、物理:「用數學上的拓朴原理來解釋物質相變」。人類歷史上,習慣用圖騰與儀式來凝聚群眾的心力,廣大的智慧與力量,早已深藏在微小的世界裡。     「溝通不便、專業不明、金額巨大」造成
Thumbnail
2016/10/2-10/8   今年的諾貝爾獎,化學:「分子機器的設計與合成」、醫學:「細胞自噬機制」、物理:「用數學上的拓朴原理來解釋物質相變」。人類歷史上,習慣用圖騰與儀式來凝聚群眾的心力,廣大的智慧與力量,早已深藏在微小的世界裡。     「溝通不便、專業不明、金額巨大」造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