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讀…唉~怎麼回?》|語氣卡關與存在的遲疑結構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文|賀靖淵

「已讀…唉~怎麼回?」是語氣的困頓聲,是一種將要說出口、卻又退回體內的語言殘響。這一聲「唉」不是語助詞,而是一個情緒節點,一段語氣滑動時的失速痕跡。在這段展覽中,梁家溰將語氣的「卡關現象」視為創作核心,轉化為三件交錯於語言、顏色與身體之間的肖像構圖。這些作品不再是拒絕回應,也不是沉默,而是一種仍在尋找語氣位置的「存在安置狀態」

承接前兩段的語氣拆解與靜默練習,本展段進一步讓語氣進入模糊、流動、裂解的場域。語言不再完全來自主體,也不完全屬於他者,而是被困在一個過渡態中——像是尚未按下的送出鍵、尚未進入的對話框,或一個明明打好了的回覆,卻始終沒能送出。

∞ 當語言滲透情緒:語氣失位的身體視覺

在〈語言滲透〉中,面孔清晰,色彩明亮,但文字的層層疊影卻如同語言污染的痕跡,滲入皮膚與髮絲,與五官交錯糾纏。這不是語言的表達,而是語言的入侵。她的表情看似穩定,實則承受著語氣與語意分離後的混亂感。

這幅作品揭示了一種當代語氣現象:語言系統與個體情感錯位時所產生的感知疲乏。當一個人習慣了使用不屬於自己的語言,她就只能選擇沉默,或者發出那一聲「唉」。

回音斷裂:當回應變成一場無法抵達的練習

〈回音斷裂〉所描繪的,是一種無法完成的語氣循環。筆觸浮動而不連續,色彩如殘影。人物的眼神游離,像是在等待一句永遠不會出現的話,也像剛剛說完什麼卻沒有得到迴響。

這裡的「回音」,不只是他者給的回覆,也是自己語氣的自我接收。當語氣出去卻無處可回,它就變成一場中斷的共鳴。畫面中的斷裂,不只是畫法的留白,也象徵語氣流動被迫停止。

在場與不在場之間:語氣的空殼敘事

〈在場與不在場〉的分色處理──左側冷灰藍,右側溫紅褐──彷彿同時描繪了兩種語氣態度。一種想留下,一種想退場;一種仍等待被接住,另一種已開始自我撤離。背景中類似城市方塊的筆跡像是訊息堆疊過度後的語言廢墟,將人物壓縮在一個「被語言框住卻無法說話」的場景裡。

她看著我們,卻並不等著我們回應。這種對視本身,已經是一場語氣的錯位展示。

卡關,是語氣尚未找到安置之所

這組作品並未提供情緒答案,也不企圖療癒語言困境,而是將「卡關」本身視為一種存在狀態加以承認。觀者無法從中讀出明確的情緒訊息,反而更容易感受到自身語氣中也曾出現過的那種:「我知道該說點什麼,但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說」的瞬間。

梁家溰並非將語言拋棄,而是選擇從語氣本身出發,尋找一種非邏輯性、非系統化的存在方式。那些流動的色彩、延遲的筆跡、重複而不成句的字詞,是語氣在尋找容器的證據,也是在等待自己能夠被安置的一種視覺延長。

語氣不流暢,不代表語氣不存在

在當代語言的高速結構裡,「卡關」常被視為失敗、不適應或懦弱。然而在《已讀…唉~怎麼回?》中,「卡關」反而是語氣尚未被殖民的最後領地。這裡沒有話術、沒有對白、沒有回覆範本,只有一種試圖安置自己的語氣動作。

這一聲「唉」,是語氣型存在對自我節奏的守護。

當我們願意不那麼快地回、不那麼整齊地說、不那麼合理地理解,

語氣才能在縫隙中留下它還未失語的片刻。

———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已讀…唉~怎麼回?》回應卡在喉嚨裡的那段時間,也是一種存在

日期|2025.10.16(四)~10.19(日)2:00-5:00 PM

地點|台南市|溰所在

藝術家|梁家溰(Liang Jia-Yi)

策展人|賀靖淵(HE Jing-yuan)x 梁家溰(Liang Jia-Yi)

預約連結|https://forms.gle/8edzaZZMr1Juxdki8


#已讀唉怎麼回?
#藝術家 #梁家溰 #賀靖淵 
#台南 #創作展 #展覽
#水彩 #肖像 #水墨 #書寫繪畫
#ReadSighHowToReply?
#Artist #LiangJiaYi #HeJingYuan
#Tainan #CreativeExhibition #Exhibition
#Watercolor #Portrait #Ink #WritingAndPaintin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另一個維度的展場
0會員
24內容數
|在表象之外,持續觀看與書寫的工作| 我們不只談作品,更關心它們如何生成、被觀看、被選擇。 藝術不是解答,而是一種長期的凝視。 如果你也在尋找能深入討論的片刻,歡迎來這裡坐一會。
2025/10/11
本文深入探討藝術家梁家溰的展覽《不讀…當然不回》,解析其如何透過水墨作品,展現「不讀」的語氣自我修復機制,並探討在當代社會回應焦慮下,沉默如何成為一種語氣形式。展覽挑戰傳統觀看方式,邀請觀者進入語氣的內在場域,感受不需回應、不需翻譯的觀看體驗,並重新思考「存在感」與「自我節奏」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10/11
本文深入探討藝術家梁家溰的展覽《不讀…當然不回》,解析其如何透過水墨作品,展現「不讀」的語氣自我修復機制,並探討在當代社會回應焦慮下,沉默如何成為一種語氣形式。展覽挑戰傳統觀看方式,邀請觀者進入語氣的內在場域,感受不需回應、不需翻譯的觀看體驗,並重新思考「存在感」與「自我節奏」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10/07
展覽《已讀…不想回》由藝術家梁家溰與策展人賀靖淵共同策劃。探討了「已讀…不想回」的現象,並將其擴展為對語言控制、規訓制度與語氣生成方式的批判性視覺提案。透過水彩肖像混合硬筆書寫,創造出介於可讀與不可讀、可視與不可視之間的視覺場域,反思當代語言接收的困境與主體性的覺醒。
Thumbnail
2025/10/07
展覽《已讀…不想回》由藝術家梁家溰與策展人賀靖淵共同策劃。探討了「已讀…不想回」的現象,並將其擴展為對語言控制、規訓制度與語氣生成方式的批判性視覺提案。透過水彩肖像混合硬筆書寫,創造出介於可讀與不可讀、可視與不可視之間的視覺場域,反思當代語言接收的困境與主體性的覺醒。
Thumbnail
2025/10/03
探討藝術家梁家溰的展覽《I人語氣日誌》—試圖在一個語言過剩的時代,重新捕捉和呈現「語氣」主體性。展覽闡述藝術家如何回應社會規訓與資訊過載,並最終將語氣視為一種「尚未定錨」的感知形式,尋求存在安置。展覽更是一場語氣現象學的可視化實驗,強調語氣作為自我修補、自我邊界描繪的媒介,以及自我語氣共處的體驗。
Thumbnail
2025/10/03
探討藝術家梁家溰的展覽《I人語氣日誌》—試圖在一個語言過剩的時代,重新捕捉和呈現「語氣」主體性。展覽闡述藝術家如何回應社會規訓與資訊過載,並最終將語氣視為一種「尚未定錨」的感知形式,尋求存在安置。展覽更是一場語氣現象學的可視化實驗,強調語氣作為自我修補、自我邊界描繪的媒介,以及自我語氣共處的體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四個字,音同義不同
Thumbnail
四個字,音同義不同
Thumbnail
演講邀約 請EMAIL: godlovesyou127888@gmail.com 祝您和您全家 平安 喜樂 健康 shalom mr. gary
Thumbnail
演講邀約 請EMAIL: godlovesyou127888@gmail.com 祝您和您全家 平安 喜樂 健康 shalom mr. gary
Thumbnail
有溝沒有通,是因為即便頭腦理解,身體卻經驗著限制。
Thumbnail
有溝沒有通,是因為即便頭腦理解,身體卻經驗著限制。
Thumbnail
忘了從哪裡聽到的很有感見解,令人茅塞頓開。 ​ 「溝通」至關重要的關鍵,是傾聽。 遇過不少很會講的人,不會傾聽,很多人不願意聽別人說,往往都是一個勁的塞自己的意見,自己會怎樣做的劇本,給別人。 口沫橫飛的人啊,你真的會溝通嗎?你真的有講到正確的點上嗎? 沒有,那我只好給你打0分。有可取之處
Thumbnail
忘了從哪裡聽到的很有感見解,令人茅塞頓開。 ​ 「溝通」至關重要的關鍵,是傾聽。 遇過不少很會講的人,不會傾聽,很多人不願意聽別人說,往往都是一個勁的塞自己的意見,自己會怎樣做的劇本,給別人。 口沫橫飛的人啊,你真的會溝通嗎?你真的有講到正確的點上嗎? 沒有,那我只好給你打0分。有可取之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