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五节–象大哥

更新 發佈閱讀 12 分鐘
raw-image


有一次,乌隆府的Tham Klong Phen寺的阿姜考,和色军府的Suddhawat寺的阿姜玛哈通萨,这两位比丘跟阿姜曼一起在清迈府的山区行脚。在通往山区的隘口,他们碰见一只被主人释放后独自四处乱逛的巨大大象。他们看到的是一只有六英呎长(约一点八公尺)的獠牙、正在觅食的庞然巨象,真的是相当令人害怕的景象!

他们彼此讨论该如何继续前进。因为那是一条唯一通往山上的小径,而又没有多余的空间可以绕过这只大象。阿姜曼吩咐阿姜考去跟这只正在大啖路旁竹叶的大象沟通一下。于是阿姜考站在二十码的距离外,对着这只仍背对着他们且尚未注意到他们的大象说:「象大哥,可以跟你打个商量吗? 」

一开始,大象并没有听清楚他的声音,但牠停止了咀嚼竹叶。

「象大哥,可以跟你商量一下吗?」

这次牠清楚地听到了。这只大象突然转过来面对这些比丘。牠的耳朵全开,一动也不动地站在那里。

「象兄,我们想与你沟通一下。你这么强大,而我们只是一群弱小又非常惧怕你的比丘。大哥啊,我们希望能经过你现在所站的地方。请问大哥能否移动一下,让我们有空间可以过去?如果你一直站在那里,真的会吓到我们,我们不敢走过去。」

当他一说完,这只大象立刻就转过身,并将象牙插进旁边的一丛竹子里,表达出牠会让他们平安通过的意思。他们看到大象面对竹丛,阿姜曼告诉比丘们,牠不会干扰他们了,现在可以继续前进。那两位比丘请阿姜曼走在他们之间,阿姜考领头,阿姜玛哈通萨则走在后面。他们排成一列纵队,从大象身后约六英呎处平安地通过。

然而正当他们正要离开时,阿姜玛哈通萨的伞不小心钩到一丛竹子,而离大象就只有几码远。无论他怎么尝试就是无法把伞拔出来,因此他不得已在那里花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试着把伞给拔出来。

大象就那样直直盯着他看,他真是吓死了,冷汗直流。然而大象就只是站在那里,像是一个巨大的填充玩偶;而他则是拼命地想要解开钩住的伞。当他抬头瞥见大象的眼睛,发现那是一对明亮又清晰的眼睛。事实上,大象的面貌安详亲切,不会令人害怕;但在那个时刻他仍被恐惧笼罩着。

当他终于解开伞,恐惧才消退,这时他才意识到这只大象是这么的令人喜爱。

看到大家都平安地走过后,阿姜考转身对大象说:「嘿,象兄。我们都过来了,现在您可以放轻松些,安心地进食吧。」当他一说完,立刻就传来咀嚼竹子的嘎吱嘎吱的声响。

稍后比丘们称赞这只聪明的大象,一致同意牠是一只能激发出欢喜与慈悲的动物,牠缺少的只是说话的能力。当他们讨论时,阿姜玛哈通萨很想知道阿姜曼对这件事的看法,于是他问道:「从我们对牠说话到平安通过为止,这整段时间你都能读取大象的心思吗?因为牠是那么讨人喜爱,所以我很想多知道一些。」

「当牠最初听到我们的呼叫时,突然焦虑不安地转身面对我们,我那时确信牠快要冲向我们,当场把我们压成碎片;但只要牠一了解状况,牠的心就转变为柔软了,就好像一个披着动物外衣的人一样,迅速地将象牙插入竹丛中,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显然牠似乎是在告诉我们:『现在你们这些小老弟可以过来了。大哥我不会做出任何事情。我已经把武器收好了。相信我,过去吧。』」

阿姜玛哈通萨接着取笑阿姜考:「阿姜考真是太神奇了,就像跟人说话一样,对着动物说:『大哥,你的小弟们在害怕,不敢通过。麻烦大哥你让个路,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而不用害怕。』」

「当牠听到这番恭维,便高兴地立刻让路。然而小兄弟我真是笨手笨脚,没想到才走过象大哥的身旁,伞就钩在竹丛里,怎么样也无法将伞给拔出来,看来老天是要让我待在象大哥那里了!」

「那个时候我的心一直往下沉,我深怕象大哥突然翻脸不认人。」

听到阿姜玛哈通萨取笑阿姜考聪明到可以跟大象说话,阿姜曼也开心地笑了出来。他向他们证实,他早已注意到大象的精神状况。

「我当然有将注意力集中在那儿。以前在没有像这次这么紧急的状况下,我就已经读过许多鸟或猴子的心思。但这次可是关系到生或死,我怎么可能不去读牠的心思呢?」

阿姜玛哈通萨想知道阿姜曼到底读取了大象当时在想些什么。

「当牠第一次听到我们时,牠吓了一跳,这就是为什么牠会这么快地转过身来,牠只想到要准备打架了;但当牠看到身穿黄色大衣的我们,牠本能地知道我们是可信任的,因为牠很习惯看到比丘,牠的主人早已训练过牠不能伤害比丘。所以当阿姜考以亲切和蔼的语气称呼牠大哥时,牠非常地高兴,马上就让路了。」

「牠能了解阿姜考对牠说的每个字吗?」

「当然可以;否则怎么可能训练牠从山上把原木给拖运下来?如果牠听不懂人话,牠可能早就会因为毫无用处而被处理掉了。这种动物必须经过训练,直到了解人类的语言后,才可以去从事各式各样的工作。这只的大象已经超过一百岁了。看看牠的象牙,几乎有六英呎长!牠一定与人类生活过一段漫长的时间。牠的主人比牠还年轻,但他仍然可以使唤牠工作。牠怎么可能听不懂人话呢?牠绝对没有问题的。」

「当牠转过身把象牙插入竹丛里时,牠在想什么呢?」

「嗯,正如我所说的,牠了解情况并且让路给我们。牠并没想别的事。」

「在我们走过去时,你有一直注意牠的心思吗?当我们走过以后,牠又在想些什么?」

「我读到的就是这只大象愿意让路,牠没在想别的事情。」

「我会这样问是因为我担心牠在我们走过以后,会想攻击我们,有些动物会出于好玩而这么做。」

「玛哈通萨,你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如果你能像这次一样,针对实质性的事项,乐于思考、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么你有一天一定可以超越苦;但你却像大多数人一样,总是把时间浪费在空泛无聊的事情上面,而不去思维有益之事。而且,你可能也根本不想改变这种行为模式!你只想不断地思索,整晚只想知道大象的状况,难道你对佛法没有丝毫的关心吗?」

阿姜玛哈通萨听到警告以后,便不再谈论这件事。他害怕再谈下去会招致更严厉的喝斥。[i]

许多比丘被喝斥的理由,都是因为他们跟阿姜曼说话时不专心,或因为无聊就随便与阿姜曼说话。有些人甚至因此而发疯。

曾经有一位莽撞的比丘跟阿姜曼修行了一段短暂的时间。当阿姜曼作出评论后,这位比丘总喜欢插话来表达他自己的见解。当他初到时,阿姜曼就常常告诫他别多管闲事。阿姜曼劝他应仔细地观察自己的思绪并抑制说出自己意见的冲动,致力于实修的比丘必须要知道如何正确地行事,而保持正念的比丘则能够清楚地看到一个只想要高谈阔论的心智的不善;但是这位比丘却对于在阿姜曼的教导下的比丘应该有什么样的举止则感到兴趣缺缺。

阿姜曼有一个特别的习惯,在托钵时若遇到动物或人们,他会把这些作为观照的对象,用他们来教导走在他身后的比丘们。对于所看到的现象,他会像对着空气说话一般,大声地说出他的见解。

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只可爱的小牛调皮地在母牛周围跑来跑去。起初小牛没有看到比丘接近,但当比丘并肩走过来时,牠看看四周就吓得跑向母牛,紧挨在妈妈的脖子下,然后害怕地偷看着比丘。母牛看到小牛跑向自己,便很快转过头面向比丘们,然后依然保持着平静,牠的表现就如同一般动物习惯每天看见比丘一样;但小牛仍躲在妈妈的下巴底下,迟疑地盯着他们。阿姜曼以平常的方式谈起小牛与母牛的反应之差异。

「这只母牛是那么地泰然自若,但小牛却是那么害怕,牠看起来就像是要背起母牛赶紧逃跑[ii]。牠一看到我们就哭着找妈妈去了。」

「人类其实也是一样,他们会立刻找一个可靠的避难处。如果他们靠近母亲,他们就会跑向她;如果他们靠近父亲,他们就会冲向他。人类总是会依靠亲人与朋友的支持与帮助,他们几乎不会想到要依靠自己。当年幼时,我们以某种方式依靠着他人;当长大成人后,我们则以另一种方式依靠他人;当年老的时候,我们仍是期望能以别种方式依赖他人!几乎没有人会向内寻找,在自己的身内找寻依靠,只是不断地在找寻他人作为倚靠,我们就助长了自己的软弱,让自己没有机会能真的自依止。」

「我们比丘也如同在家人一样,出家受戒以后,我们对修行就变得懒散,畏苦怕难,懒于实践正道。不管我们想到什么并开始将它付诸实践时,我们似乎总是虎头蛇尾;于是紧接着懒散就悄悄地进驻,阻止了我们的进步。因为我们缺乏帮助自己的能力,于是一直寻求他力的帮忙;若不如此,我们就像是活不下去了一样!如果我们不能自力自强,还要靠别人才能呼吸的话,那句『自依止』的箴言对我们就毫无意义。致力于修行的头陀比丘不应该总是依靠他力才能呼吸并生存下去!」

「听老师的话,思索他的教导并竭诚致力以求证悟。不要让他的教导只是从你们的指缝中流过而变成毫无用处。要坚持下去,仔细思索老师的教导并遵照他的建议,直到能清楚看到利益的生起,然后你们就不再需要倚靠老师的帮助了。届时你们将真的以自己的鼻子呼吸,这意味着你们将会发展出摆脱苦的知识与智能。渐渐地,你们会愈来愈有信心,更能自依止,直到最后你们成为成熟且完全独立自主的比丘。」

阿姜曼提起这件事情,是为了让与他一起托钵的比丘们能有沉思的主题。而当他暂时缓口气时,这位有些冒失的比丘就随意地接话下去并将话题扯给远了,他完全没考虑到这样的行为很不应该。或许这位比丘的愚痴行为深深地冒犯了阿姜曼,他转身过去对他严厉地喝斥,这让其他的比丘们都吓了一跳,他们有些害怕。

「你一定是疯了!你就像只疯狗,会跳向任何丢来的旧木片并且疯狂地乱咬。你为什么不往内看,看清楚这疯狂的源头。如果你再不遏止这类无意义的闲扯,你就会发疯。」

阿姜曼接着便转身走回寺院,不再说任何话。回到寺院后,比丘们注意到那位冒失的比丘似乎有些怪怪的,他吃得很少,似乎是受到惊吓,整个人都呆掉了。比丘们看到他的古怪行为,怕他会觉得不好意思,于是没说什么,就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从那天起,寺院里一如往常,每位比丘都专心致力于禅修。但后来到了夜晚,当四下一片宁静,他们突然听到有人以一种错乱且不协调的音调大声喊叫。他们立刻寻声赶过去,发现那位比丘躺在自己的小屋里,神智不清地翻来覆去并且喃喃地念着「自己这么无礼冒犯阿姜曼实在是太不应该了」这类的话。大家看到这一幕大家都感到很震惊,于是有些比丘立刻去找当地的村民来帮忙。他们找来一些草药让他服下,并且按摩他的四肢,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这位比丘终于平静下来睡着了。隔天早上,村民带他去看医生。他的病情很快地好转,虽然仍偶尔会发作个几次。当他的状况已经好到可以旅行时,他们就送他回家,之后就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

阿姜曼的喝斥,会随着情况而有所不同。一个轻微的责骂通常可以促进当下的正念,并且提升未来的精进力;但是如果有人做出了会被严厉喝斥的行为,而那个人又缺乏足够的判断力,能从这个喝斥中得到利益的话,那么这种喝斥可能就会对他造成伤害,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例子一样。所以与阿姜曼共住的比丘必须极度地警觉,并无时无刻地自我控制。与他同住一段时间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可以在他面前随随便便,因为阿姜曼可不是那种轻易就会与人热络的人。他的学生们可能永远不能过度自满。毕竟,就算是对猎人有高度警觉性的鹿,有时可能也会中枪!

 

[i] 这则故事是阿姜玛哈通萨(Ācariya Mahā Thong Sak)他自己跟作者讲述的。

[ii] 阿姜曼的意思是指寄附在母牛脖子底下的小牛形象:就好像小牛试着把母牛背在自己的背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oe Chiao的沙龍
4會員
295內容數
據說,他化自在天神能自在運用化樂天神所創之樂境,於中變化無窮,樂享無邊。而文學家,亦如化樂天神,以才情妙筆幻化文字世界,讓流連忘返。正因此,本坊取名『他天化樂天書坊』,廣收古今經典文學,如《搜神記》《元曲》《酉陽雜俎》《子不語》《廣異記》等白話譯文。另亦收錄坊主個人遊記、言情、推理、怪談等創作,期以文會友,自娛娛人。
Joe Chia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29
某晚,一群在阿姜曼住处附近的山地居民很想要知道阿姜曼有没有可赶鬼和驱魔的咒语?于是他们决定隔天去问阿姜曼有没有什么可以传授给他们的。第二天一早,阿姜曼对与他住在一起的比丘们提到了这件事:「昨晚我在禅坐时,有听到一群山地村民很想知道我们比丘有没有可赶鬼和驱魔的咒语。他们打算今天过来跟我们请教。如果
Thumbnail
2025/09/29
某晚,一群在阿姜曼住处附近的山地居民很想要知道阿姜曼有没有可赶鬼和驱魔的咒语?于是他们决定隔天去问阿姜曼有没有什么可以传授给他们的。第二天一早,阿姜曼对与他住在一起的比丘们提到了这件事:「昨晚我在禅坐时,有听到一群山地村民很想知道我们比丘有没有可赶鬼和驱魔的咒语。他们打算今天过来跟我们请教。如果
Thumbnail
2025/09/29
阿姜曼说,过去除了少数曾去过大城镇的人以外,大部分的清迈府山地部落居民都从未接触过比丘。早期阿姜曼刚开始行脚的时候,他曾与另一位比丘住在离部落村庄约一英里半的山区里,他们在森林搭起帐棚栖身。第二天清晨,当他们走进村庄里托钵时,村民们便问他们要干什么?阿姜曼解释他们是为了托钵而来。村民感到很不解,
Thumbnail
2025/09/29
阿姜曼说,过去除了少数曾去过大城镇的人以外,大部分的清迈府山地部落居民都从未接触过比丘。早期阿姜曼刚开始行脚的时候,他曾与另一位比丘住在离部落村庄约一英里半的山区里,他们在森林搭起帐棚栖身。第二天清晨,当他们走进村庄里托钵时,村民们便问他们要干什么?阿姜曼解释他们是为了托钵而来。村民感到很不解,
Thumbnail
2025/09/29
当阿姜曼收一批弟子,当他们的老师,他都会定期举行集会,并在集会中指导他们修行的方法。如果他注意到有比丘的态度不佳,或者行为不当,他就会找机会公开斥责他们。在他入定时,对于弟子不当行为的相关讯息,可能会在他的心中以禅相出现,或可能以他心通直接读取他们错误的思惟。然后他会想出一些妙招让犯错的比丘注意
Thumbnail
2025/09/29
当阿姜曼收一批弟子,当他们的老师,他都会定期举行集会,并在集会中指导他们修行的方法。如果他注意到有比丘的态度不佳,或者行为不当,他就会找机会公开斥责他们。在他入定时,对于弟子不当行为的相关讯息,可能会在他的心中以禅相出现,或可能以他心通直接读取他们错误的思惟。然后他会想出一些妙招让犯错的比丘注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咒語描述: 運用這個角色與場景,創造一個關於他的故事。 故事大綱: 在一片茂密的叢林中,住著一隻名叫艾拉的大象。艾拉聽說在叢林深處有一個神秘的瀑布,據說這個瀑布擁有神奇的力量,能夠實現任何一個願望。 小象艾拉決定展開一場冒險,去尋找這個傳說中的瀑布。 艾拉踏上了旅程,沿著一條蜿
Thumbnail
▪︎咒語描述: 運用這個角色與場景,創造一個關於他的故事。 故事大綱: 在一片茂密的叢林中,住著一隻名叫艾拉的大象。艾拉聽說在叢林深處有一個神秘的瀑布,據說這個瀑布擁有神奇的力量,能夠實現任何一個願望。 小象艾拉決定展開一場冒險,去尋找這個傳說中的瀑布。 艾拉踏上了旅程,沿著一條蜿
Thumbnail
婆羅洲長鼻猴 早上 7 點,參加了安排好的紅樹林長鼻猴觀察包套行程。導遊 Haji 帶我一起到汶萊河搭水上計程車,經過南邊的水上村,到了較多自然生態的區域,有幸看到了幾隻長鼻猴的蹤跡。 已經被列為「瀕危」等級的長鼻猴是在婆羅洲才看得到的生物,通常是 10 到 20 隻為一群行動,不過
Thumbnail
婆羅洲長鼻猴 早上 7 點,參加了安排好的紅樹林長鼻猴觀察包套行程。導遊 Haji 帶我一起到汶萊河搭水上計程車,經過南邊的水上村,到了較多自然生態的區域,有幸看到了幾隻長鼻猴的蹤跡。 已經被列為「瀕危」等級的長鼻猴是在婆羅洲才看得到的生物,通常是 10 到 20 隻為一群行動,不過
Thumbnail
十三頭大小不一的大象是特殊戰利品,受到一眾國際記者的喜愛
Thumbnail
十三頭大小不一的大象是特殊戰利品,受到一眾國際記者的喜愛
Thumbnail
一定有某些時刻 獨自在地底 為了和大象的隊伍 一起行進
Thumbnail
一定有某些時刻 獨自在地底 為了和大象的隊伍 一起行進
Thumbnail
A伯沿路行沿路講:「瘦猴生理做kài大,主要是做進出口,伊有船隊teh經營,算是港區chit-kho͘-ûi-á ê頭人。」Chiū án-ne, 3 ê人tòe伯--á oat過來koh se̍h過去,koh經過1條巷á, e̍h kah連對面有人行--來to無才調sio閃,ài 2人lóng貼壁
Thumbnail
A伯沿路行沿路講:「瘦猴生理做kài大,主要是做進出口,伊有船隊teh經營,算是港區chit-kho͘-ûi-á ê頭人。」Chiū án-ne, 3 ê人tòe伯--á oat過來koh se̍h過去,koh經過1條巷á, e̍h kah連對面有人行--來to無才調sio閃,ài 2人lóng貼壁
Thumbnail
我一樣九點抵達Chokchai Elephant park,這時已經有觀光團來了,我很快地看到Dom,老實說我沒有預期會看到他,因為上次和他講過後,他一直不停打預防針說他不一定會在,看到他後我整個放心了,他很熱情的和我打招呼,說謝謝我今天來,然後說我很幸運,因為真的是剛好他今天碰巧在,然後他就突然開
Thumbnail
我一樣九點抵達Chokchai Elephant park,這時已經有觀光團來了,我很快地看到Dom,老實說我沒有預期會看到他,因為上次和他講過後,他一直不停打預防針說他不一定會在,看到他後我整個放心了,他很熱情的和我打招呼,說謝謝我今天來,然後說我很幸運,因為真的是剛好他今天碰巧在,然後他就突然開
Thumbnail
前陣子有一則關於斯里蘭卡虐待大象的新聞,大象被迫參加遊行走了十幾天,當大象卸下華服那一刻其皮包骨的身形令人不捨。亞洲象從有歷史記載開始,大都被訓化成載人、載物工具,三國演義中的南蠻王孟獲更是訓練了一支象兵部隊,所向披靡。到過東南亞旅遊的人一定騎過大象吧,尼泊爾、印度和斯里蘭卡等國家,也都有騎大象的觀
Thumbnail
前陣子有一則關於斯里蘭卡虐待大象的新聞,大象被迫參加遊行走了十幾天,當大象卸下華服那一刻其皮包骨的身形令人不捨。亞洲象從有歷史記載開始,大都被訓化成載人、載物工具,三國演義中的南蠻王孟獲更是訓練了一支象兵部隊,所向披靡。到過東南亞旅遊的人一定騎過大象吧,尼泊爾、印度和斯里蘭卡等國家,也都有騎大象的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