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輕易改葬 —— 風水啟示

陳昱勳-avatar-img
發佈於風水趨吉避凶你也行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一、古人慎重改葬

孔子說過:「古人不是不修墓,而是當時下葬就已經做好周全的打算,不會輕易變動。」這說明古人對葬事非常謹慎。

然而,今人往往因為聽信人言,或為了追求富貴,或因遇到災禍而心生恐懼,便隨意遷動祖墳。這種做法,其實暗藏極大的風險。

古籍《青烏經》指出:墓地有「五種不祥」才可改葬:

  1. 墳墓無故自陷;
  2. 墳上草木枯死;
  3. 家族出現淫亂之事,或少年早亡、孤寡;
  4. 子孫忤逆、瘋狂、遇到刑傷瘟火;
  5. 人口絕嗣、家產敗盡、官司不斷。

除此之外,若墓中見到「三種吉瑞」則不可改葬:

  1. 生出龜蛇等靈物;
  2. 紫藤纏護棺木;
  3. 墓內有如乳般的水珠、暖氣或霧氣,乾燥無蟻。

這些都是古人經驗的總結,提醒我們:改葬要謹慎,不能因小利而失大福。

raw-image



二、紫藤纏棺的象徵

在風水裡,「紫藤纏棺」被視為吉兆。

  • 紫色象徵貴氣,「藤如龍蛇」盤繞,象徵地脈仍有活氣。
  • 木屬生發,金主收斂,藤根纏而不破,正好是「金木交並」的和諧象。

吉兇分別:

  • 吉兆:藤根沿棺外壁生長,棺木完整乾燥,沒有白蟻與水滲。
  • 兇兆:若藤根鑽入棺中,破壞遺骸,便成為「金木相剋」,大兇之象,應及時改葬。

三、歷史案例

案例一:護棺得福(明代《地理驪珠》)

浙江王氏祖墳掘出「藤如金絲纏棺」。有人建議改葬,但地師堅決阻止。後來王家科舉連捷,接連出三名進士。

原因:藤根將棺木包裹成(厭氧環境),反而保護棺槨不腐。

但是因台灣政策...等等因素,法規限制(時間到即撿金遷葬)反安葬時促其腐化。???

案例二:破棺招災(清代《堪輿異聞錄》)

廣東一富戶見紫藤纏棺,誤信「藤鎖運」說法,便斬斷藤根。結果暴雨後棺木破裂,根系鑽入頭骨。三年內家族男丁連續溺亡。

原因:破壞自然保護層,導致墓穴滲水。



四、遷葬反致衰敗的實例

  1. 江西曾氏改墳
    曾氏原有祖墳在山脈結穴之真位,後因聽信野師之言,謂「穴偏」而遷動。結果未幾田產敗落,科舉失利,家道日衰。
  2. 福建林家遷墳
    林氏原祖墳有「龜蛇守護」之形,子孫世代富庶。後有人言「穴太低」而舉族遷葬高崗。結果不到二十年,族中連續出現訟獄與敗產。
  3. 廣東張家案例
    張家祖墳原坐「丁山癸向」,世代平安。因聽信「換穴可旺貴」而改遷鄰山。未料改葬後,接連三代丁口稀少,最後僅存孤支。

●這些案例證明:若舊墳並無「五不祥」之應,只因人心貪求富貴而改葬,往往反而失去原有的福蔭。


五、結論

改葬不是完全禁止,但必須符合條件:

  • 確有不祥之應,且影響子孫安危;
  • 新穴勝於舊穴,且經明師再三驗證。

祖墳如同家族的根本,一旦動搖,可能斷絕香火或招致災禍。

古人云:「人丁蕃衍者不遷,家道平康者不遷。」正是提醒世人不可輕率改葬。

為何古籍把墓內【如乳水珠】、暖氣或【霧氣】視為吉端:


1. 傳統風水觀點

  • 「乳珠」:穴中若有如乳般的白色水珠,象徵地氣溫潤滋養,好比母乳哺育,主後代子孫綿延。
  • 「暖氣、霧氣」:穴內若出現溫潤的氣流或白霧,古人認為是「龍氣不絕、地脈有生」,表示此地仍在吐納天地之氣,主家運長久。

簡言之,這些現象都被視為「地脈有生氣」的象徵,是祖墳能長保子孫的吉兆。


2. 自然環境解釋

其實這些「異象」背後有自然原因:

  • 乳珠:墓穴土壤中礦物或石灰質遇到滲水,凝結成白色珠狀水滴,質地細膩如乳。
  • 這代表土壤透氣性佳,且保持恆溫濕潤,不利腐敗。
  • 霧氣、暖氣:穴內常因地下水與地溫差,形成微小水汽凝結,如白霧氤氳。
  • 這說明墓穴所在的地層 水文穩定、氣場平衡,屬於乾爽不腐的環境。

●其實就是「厭氧恆溫層」,對棺槨保存非常有利。古人見到這種自然現象,就解讀為「吉氣」的表現。


3. 實例佐證

  • 湖南某族古墓(清代)
    開棺時見穴中壁面結有乳白水珠,棺木仍乾爽如新。其後族中書香綿延,被地方志記載為「吉地顯應」。
  • 山西張氏祖墳
    啟攢時墓穴出現白霧氤氳,眾人驚異,地師斷為「龍氣未散」。此後張家連出舉人進士。
  • 現代科學解釋
    考古工作中,也常發現某些古墓「千年不腐」,多與墓室恆溫、低氧且濕潤有關。這與古人所謂「乳珠、霧氣」不謀而合。

總結

  • 乳珠 → 象徵土質滋養,如乳養人,主後代繁衍。
  • 霧氣 → 象徵地脈吐納,龍氣生動,主家運長久。
  • 本質 → 恆溫、乾爽、低氧、微濕的墓穴環境,確保棺木與遺骸保存,古人因而視為「吉端」。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昱勳的天星奇門風水
116會員
364內容數
讓你看懂那些風水大師到底再看甚麼? 風水派別系統那麼多,加入方格子你也會? 我直接用實際案例圖案例說明 遇到陰陽宅形煞真的那麼嚴重嗎?要如何處理。 房屋座向與睡床方向真的重要嗎? 教你也能有作業系統的診斷你的陰陽宅 隨時可問問題。回答免費。 可加line或微信或電話 0919-392-649
2025/09/30
仰瓦之形 好似屋瓦反仰,穴后凹而不漏,主“藏风聚气”。 凹脑者,后靠有窝,纳气安稳。 天财之意 因凹窝如口袋收气,砂水会聚,财气不散,称“天财”。 属于天然的聚宝盆格局。 应象 马氏后人仕途亨通,富贵双全。 尤以文官、丞相人物显达。
Thumbnail
2025/09/30
仰瓦之形 好似屋瓦反仰,穴后凹而不漏,主“藏风聚气”。 凹脑者,后靠有窝,纳气安稳。 天财之意 因凹窝如口袋收气,砂水会聚,财气不散,称“天财”。 属于天然的聚宝盆格局。 应象 马氏后人仕途亨通,富贵双全。 尤以文官、丞相人物显达。
Thumbnail
2025/09/30
風水尋龍點穴一般所見,即山頭形體端正,合乎五星正體,中現或窩或鉗或乳或突,左右龍虎抱衛,明堂中正聚氣,前有案山與水繞,遠朝列秀,四山擁護,如此則為常規格局,於中結穴為常理常法,為普遍大眾所認可的吉地、美地、大地。 若所見山頭不甚端正或倚側,不合五星正體,其中又無明顯窩鉗乳突,龍虎欠缺不齊,或有龍無
Thumbnail
2025/09/30
風水尋龍點穴一般所見,即山頭形體端正,合乎五星正體,中現或窩或鉗或乳或突,左右龍虎抱衛,明堂中正聚氣,前有案山與水繞,遠朝列秀,四山擁護,如此則為常規格局,於中結穴為常理常法,為普遍大眾所認可的吉地、美地、大地。 若所見山頭不甚端正或倚側,不合五星正體,其中又無明顯窩鉗乳突,龍虎欠缺不齊,或有龍無
Thumbnail
2025/09/30
金木水火土五星結穴中,無論正變巧拙各體結作,金星所結之穴為最多。 金星主忠正貞烈,功名顯達,武威烜赫,兵權殺伐。 金星正體結穴多在窩鉗之形,變體怪穴則不拘窩鉗乳突。 總之,結穴無論正、變,脈來真正是其根本,故而尋穴先須認脈,脈真穴方真。
Thumbnail
2025/09/30
金木水火土五星結穴中,無論正變巧拙各體結作,金星所結之穴為最多。 金星主忠正貞烈,功名顯達,武威烜赫,兵權殺伐。 金星正體結穴多在窩鉗之形,變體怪穴則不拘窩鉗乳突。 總之,結穴無論正、變,脈來真正是其根本,故而尋穴先須認脈,脈真穴方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兩千多年前,若是受迫魯昭公而選擇讓自己以死明志?世上還會有孔夫子嗎......
Thumbnail
兩千多年前,若是受迫魯昭公而選擇讓自己以死明志?世上還會有孔夫子嗎......
Thumbnail
禍害遺千年」   有的人用前世、後世來講,苦勸人要做好人較好,因為這世的好、歹,攏佮前世、後世有關係,雖然前世、後世這馬看袂著,毋過有人講彼是有影的,毋是無影的代誌。我感覺遐的講法是咧唌人做好代誌,恐喝人袂使做歹代誌。   猶有講長歲壽、短命佮福、禍害沒關係,毋是長歲壽就是福氣,短命就是歹命
Thumbnail
禍害遺千年」   有的人用前世、後世來講,苦勸人要做好人較好,因為這世的好、歹,攏佮前世、後世有關係,雖然前世、後世這馬看袂著,毋過有人講彼是有影的,毋是無影的代誌。我感覺遐的講法是咧唌人做好代誌,恐喝人袂使做歹代誌。   猶有講長歲壽、短命佮福、禍害沒關係,毋是長歲壽就是福氣,短命就是歹命
Thumbnail
見識深又能低調,不完美而有彈性。
Thumbnail
見識深又能低調,不完美而有彈性。
Thumbnail
本文將透過《論語》和《孟子告子上》等文獻,探討儒家思想對生死觀的影響,提出孔子對生死觀的沉思。儒家思想主張「不談鬼神」和「生與死的隔絕」,並強調「殺身成仁」以及「捨生取義」的觀點,對古代中國百姓產生重大影響。現代人的生死觀仍受儒家思想影響,值得大家深入研究。
Thumbnail
本文將透過《論語》和《孟子告子上》等文獻,探討儒家思想對生死觀的影響,提出孔子對生死觀的沉思。儒家思想主張「不談鬼神」和「生與死的隔絕」,並強調「殺身成仁」以及「捨生取義」的觀點,對古代中國百姓產生重大影響。現代人的生死觀仍受儒家思想影響,值得大家深入研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