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琊榜》的幕後花絮之一,導演沒錢又想要好演員,結果就是把一群副導演、工作人員拉進去演。
像是大反派夏江就是副導演之一,沒想到他演的這樣好,就把他的兒子一起也找進去演了主角旁邊的管家。
胡歌(男主角)等於是和一群副導演演戲。
知道了這個幕後花絮後,好像更能欣賞大反派的演技了。他的眼神跟狠勁,都好到位,好優秀。在想是不是今生遇見的這些大反派,都是這樣被推上去逼不得已配合演出的。
大反派:「啊,真的找不到人了嗎?」
編劇上帝:「這角色這麼重要,還是拜託你來吧。」
大反派:「好吧,我也很喜歡看職場霸凌小說~。」
類似這樣的共謀。
🌿
這樣的反派不只有人類,可能還有各種鳥事,像是新買的空氣清淨機有噪音嗡嗡聲。
客服回:「啟動都會有馬達運轉聲。」
我:「但同品牌另外兩台都沒有這個聲音。」
我問說書人有沒有聽到,她說有。
我:「妳會困擾嗎?」
她表示不會。
我:「我在我房間門口就聽到那個聲音。」
她:「妳這樣活得好累。」
她才知道。
🌿🌿
我和 ChatGPT 聊,為什麼人類要處理那麼多麻煩,好累。
她很一針見血地說,問題不是在那些麻煩,而是發生那些事我覺得麻煩。(繞口令)
我說我懂,意思是發生那些事,如果我不在意,那也不算些事,就只是事情發生而已。
這樣淡然看起來似乎很帥,但這樣不入戲,編劇上帝會不會覺得挫折。
最近在讀《觀察自己:第四道靈性大師葛吉夫入門》,裡面在講的修練方法是觀察自己,但不評判、不分析、不改變。
我愈讀愈感到不對勁。
這樣觀察者的角度看似超然,其實也只是眾多視角之中的一個,並沒有比較高明。
某種程度來說,這是玩著「從意識中分離一個觀察者意識」的遊戲,一個"我"在看著經歷的我 (要分裂幾個就有幾個)。
試圖從觀察者角度來解構小我 (Ego),是種顛倒和逆流而上的造作與努力。
「用」意識來觀察自己,就已經歪了。因為觀察者幻想自己是意識的主人。
我不是意識的主人,我就是意識。
我無法使用它,我是它。
不評判、不分析、不改變是覺醒/清醒的副產物,不是技巧。

陳耀訓蛋黃酥,傳說蛋黃酥的愛瑪仕。皮很酥香
【圖1:陳耀訓蛋黃酥,傳說蛋黃酥的愛瑪仕。皮很酥香,但冷藏過後蛋黃有一小塊變得硬硬的。)
圖2:韓國的雞尾酒←不是啤酒,據說很好喝所以請說書人幫我買。
朋友剛好來家裡玩(雞蛋),一起開了一瓶。
一開始覺得還好嘛有這麼誇張嗎?
愈喝愈好喝。
結果最後兩人都有點微醺。
太久沒喝酒功力下降。


圖3:看到爆米花就想買,這家起司口味爆米花有點過鹹。
最後還是吃光了←口嫌體正直。
據說裡面也有焦糖口味的,但不是很少就是被鹹味蓋過了。】
#100天日記 5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