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在悠揚的「流星雨」中於台北、北京合體,小虎隊復出呼聲甚囂塵上之際,台灣的書市漫說現在沒有一本本土的討論偶像文化的書,甚至歷數少年隊、Seiko san、花之82年組席捲亞洲造就台灣「哈日族」迄今超過40年以來,此間社會學、文化批評、媒体研究界偶像研究出版品簡直掛零!好不容易有一本深入淺出探討偶像文化的中文書,當然值得關注。

了解偶像的社會意義與作用重要嗎?從最市儈且有點要不得但很現實的立場來說:這是商品社會消費者的自我保護作為----畢竟對偶像、偶像的產品與代言商品、乃至演藝界以外(如教育、運動、宗教、政治等)仿造偶像產業的產銷機制,早就撲天蓋地成為現代生活的日常。從高一點的、倫理的層次來說:對於偶像的社會現象的省思,有助於導正產業生態的健全發展。近年多宗metoo與勞動契約的案件證明:覺醒而開明的粉絲,是偶像積極成長的最佳後盾。正如本書第八章舉出[少女 歌劇 Revue Starlight]所謂:觀眾是「舞台創造科」,是必須與「舞台少女」一起燃燒,來成就偶像的閃耀的!
這本書非但是簡體中文版,且是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新華書店經銷,都算是彼岸相當大的字號。全書中譯本236頁內容,有56條譯注,多非泛泛,如第二章腳注解釋「推す」、「推し」對不諳日語的讀者十分重要。我更不禁感慨:曾引領東亞流行與偶像風潮的台灣,知識界如此的忽視這些可觀的文化現象,甚且連翻譯國外相關著作也寥若晨星。是否是相關學者聚焦國科會與同儕審查為務,有意無意忽略五光十色的大眾生活、世代推移、社會脈動長河暗流了呢?
本書資料: 書名:關於偶像,一邊糾結 一邊思考 作者: 香月孝史等
譯者:小水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25年5月 ISBN:978755968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