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攜手,才能向前--“Ways of Being"書評

Kang-Ywe Lyau-avatar-img
發佈於不藏私品味秘技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唯有攜手,才能向前」("The only way forward is together")是James Bridle 的“Ways of Being"全書本文的最末一句話,也是他的全書宗旨。

如果從這個結論出發倒敘,就很容易理解他的章節與事證:

結論 (Conclusion: Down on the Metal Farm)

以北希臘的金屬農場為例,呼籲重新思考我們如何與非人類智能共生,並塑造未來科技與生態的共存關係。

第9章 動物網際網路 (The Internet of Animals)

探索動物群體的協調與交流機制,將其與數位網絡做對照與借鏡。

第8章 團結 (Solidarity)

從動物權的司法判例來討論生態與社會正義觀念,提倡人類與非人類之間的「聯盟」與相互理解。

第7章 隨機 ( Getting Random)

從亂數表的開發與易經的應用,闡明隨機性(如量子或自然隨機)如何介入機器與演算法中,打破線性與確定性邏輯。

第6章 非二元機器 ( Non‑Binary Machines)

從圖靈的論文發掘出二元演算的a 機器與非二元演算的 o機器來挑戰傳統二元(男性/女性、人類/非人)定律,提出非二元機器智能的觀念。

第5章 與陌生人對話( Talking to Strangers)

從農牧民的生活經驗來探討與「陌生」智能—如動物、植物、機器—溝通的可能性與意義。

第4章 像行星般注視 (Seeing Like a Planet)

呼籲以地球動靜態設定視角,廣闊觀察人類與非人類的一切關係,挑戰人類中心論。

第3章 生命的灌木叢 (The Thicket of Life)

從考古遺址出發,展現人類文明與生命系統的複雜性與多樣性,反省人類對其他形式生命的理解限度

第2章 森林互聯網 (Wood Wide Webs)

以紅木森林為例深入探討植物間的通訊與網絡,指出自然系統中蘊含的智慧與協作力量。

第1章 另類思考 (Thinking Otherwise)

從作者打造自駕車的「自走實驗」談起,引入 Umwelt(有機體的感知世界)概念,挑戰傳統人類中心的智能定義

緒論 不只人類 (Introduction: More Than Human)

探討「智能」是否專屬於人類;提出「超越人類」思維與認知的重要性。


從頭讀這本書時,會經歷一個不斷否定的過程:一開始是從國際資本挾帶的科技工具與機械侵入小國山村造成的環境破壞,從而質疑科技造成的災禍;再來是否定人類感知與智能的特殊性;接著以植物在自然中的協作共生驗證植物也能構成類似神經知覺的資訊網路;進而探討有機體,甚至無機體間的自主溝通可能;然後挑戰圖靈機器為基礎的二元對立數位基礎學說與軟硬体開發;緊接著闡明隨機性是人工智慧與生物演化的重要角色,從而挑戰控制論基礎的現當代管理科學與資訊建制;於是,否定現今人類中心的人類世,再以若干跨國、跨洲的生物監控與保護案例,揭示如何運用科技扭轉人類偏見,促進人與動、植物、環境的協作,造就良性永續的地球生存。


James Bridle是資通訊學出身,受過很嚴謹的理工科學訓練,當然不是唯心論者。這本書的寫作風格雖然接近論文,但採用的方法,卻是一般研究論文較少用的否證論法。你很難想像:今天的電腦工程師誰會挑戰二進位制?誰會用黏菌(slime molds)來證明意識與生物演化與環境適應能力不一定正相關?用螃蟹電腦(crab computer)來建構有機體計算裝置;更令人驚異的是用易經原理來產生完全隨機性,從而產出創作(如John Cage)--這不是又回到了易經原始的卜筮功能嗎?粗粗看去每一個章節,你可能會以為篇章之間是不連貫的敘事。但看完後你才會發現:他以小的主題開始,往類似生物學分類的方式擴大討論--從界門綱目科屬種一路回溯,最後一章的金屬農場則是打破生物與無生物的界限,形成一個完全協作的體系。他在認識論上接近卡爾•巴柏(Karl Popper)與賀伯•賽門(Herbert Simon)的思想,特別是反對笛卡兒的心物二元以及人類意識優位的學說。而在社會行動(social action),他與布魯諾•拉圖的「行動者網路」理論雖然類似,但他對建立一種社會哲學毫無興趣。他提倡的是建立「新美學」


本書的特異觀點琳琅滿目。其中對我,尤其是科技業者最有啟發性的觀點,是「不是世界像是電腦(的運作),而是電腦像是世界(的存在)」這句話,一來是否決了社會與組織運作的機械論;二是承認了電腦,以及一切技術工具與建構物,都是反映了社會、文化、經濟背景與偏好的,非價值中立的設計;三是顛覆了計算性與計算能力本身的唯一性與物質性。簡言之:不能把可計算性與評價等同起來,不能把數位的工具搜尋分析理解的結果視為世界的實相,任何長遠有效的理解與行動,必須築基於生物、技術、自然的直面與協作。今日習見的透過電腦科技來掌控地球,根本離世界實相更遠,徹底是一種妄念。這乍看反智,但只要深究社群傳媒演算法,LLM 機器學習模式,應該就同意以上不是杞人憂天。


相較於拉圖,James Bridle 提出的案例都具有技術上的可操作性。但是我從"Ways of Being"這本書裡,看不出James Bridle到底要建立的特定範型是什麽?想解決的問題很多,到底哪一個是他最優先的關懷?他是一個行動者,不是一個窩在書齋的夢想家,但是他整本書既沒介紹新美學,也沒有交代他的創作與親身執行的計劃。以致我們更好奇:明明不該是嘴砲王的人,也作了podcast, 寫了眼光遠大的書,然後呢?


我看的電子書全書364頁,其中高達51頁是註解索引。這本書的寫作意圖,就很清楚不是我與春天有個約的寫意抒懷,而是希望讀者本此基礎,觸類旁通,再接再厲。儘管處理主題頗為燒腦,幸好作者敘事明快,行文從容,毫不冗沓。最重要的是: 觀念雖新,但皆有所本,且絕不自我作古發明新詞來眩人耳目,也不賣弄太多技術知識。書中敘述的科學典故與新知閱讀難度大概達到科普讀物等級,所以還能列為大眾讀物。然而,“Ways of Being”對東亞來說,是饒富意義的。在東亞,尤其是華人文化圈,儘管人人侈談AI, 但要不就是集中在應用,要不頂多觸及技術環境的社會議題。科技學者謳歌科學樂觀論不在話下,人文社會學者大多就搬弄一些左派與後現代套路。剛從歐洲返台的手生命科學學者朋友就慨嘆:此間關於AI 的人文社會與倫理書籍太少。這一本佳評如潮且文筆曉暢的"Ways of Being"值得所有科技從業人士,以及關懷科技的社會發展的人細細品味!

本書資料:


書名:Ways of Being: Animals, Plants, Machines: The Search for a Planetary Intelligence


作者: James Bridle


出版社:Allen Lane


出版時間:2022年4月7日初版


ISBN:978-0241469651



https://vocus.cc/article/677ffa9bfd897800019e9d4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ang-Ywe Lyau的沙龍
24會員
145內容數
「藝術生活」發掘生活中的藝術,將藝術導入生活,富厚生計,充實生趣的諸般面向。綜合感性與理性深入藝術生態鏈與創作鑒賞收藏。期望能不落入現今藝評與新聞報導的俗套,坦誠面對作品,展覽,市場,以及最重要的,人性。
Kang-Ywe Lya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23
台北當代藝博經營者縱然沒料,UBS也好,國際藝術圈也好,也不見得不希望台北藝壇能在全球大展鴻圖。但如果是我們自己官民畫地自限,故步自封,藝術家想要順風順水、八方來財,恐怕只能「放悲聲唱到老」嘍!
Thumbnail
2025/07/23
台北當代藝博經營者縱然沒料,UBS也好,國際藝術圈也好,也不見得不希望台北藝壇能在全球大展鴻圖。但如果是我們自己官民畫地自限,故步自封,藝術家想要順風順水、八方來財,恐怕只能「放悲聲唱到老」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全世界的人對於快樂與未來的希望都是相似的,但為何無法合作共同努力?本文探討了全球化的分裂現象,並呼籲大家應更關注環境和社會問題,找到共同解決方案。
Thumbnail
全世界的人對於快樂與未來的希望都是相似的,但為何無法合作共同努力?本文探討了全球化的分裂現象,並呼籲大家應更關注環境和社會問題,找到共同解決方案。
Thumbnail
今天來和你分享這本我剛讀完的「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當大家一股腦地想投入AI的領域當中時,這本書的作者程世嘉帶著我們用更高的視角和思維來思考,在AI時代下最重要的底層思考邏輯,找出那些最有價值的核心觀念,幫助我們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當中站穩腳步,釐清未來的方向。
Thumbnail
今天來和你分享這本我剛讀完的「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當大家一股腦地想投入AI的領域當中時,這本書的作者程世嘉帶著我們用更高的視角和思維來思考,在AI時代下最重要的底層思考邏輯,找出那些最有價值的核心觀念,幫助我們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當中站穩腳步,釐清未來的方向。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AI時代,如何以不變應萬變?本文引用了《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中的觀點,強調成長型思維和專題式學習的重要性,幫助你在職場中脫穎而出,實現倍數成長。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AI時代,如何以不變應萬變?本文引用了《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中的觀點,強調成長型思維和專題式學習的重要性,幫助你在職場中脫穎而出,實現倍數成長。
Thumbnail
歸納從人類的日常生活到學術研究,皆扮演重要的角色。 本文深入探討歸納的方法、優缺點,以及對我們的影響。
Thumbnail
歸納從人類的日常生活到學術研究,皆扮演重要的角色。 本文深入探討歸納的方法、優缺點,以及對我們的影響。
Thumbnail
邏輯是我們思考的基礎,影響著我們如何看待世界和進行推論。透過假設前提和推論,我們可以從邏輯的角度來思考生活中的各種情況和決策。深入瞭解邏輯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地思考,理解事物之間的關聯。
Thumbnail
邏輯是我們思考的基礎,影響著我們如何看待世界和進行推論。透過假設前提和推論,我們可以從邏輯的角度來思考生活中的各種情況和決策。深入瞭解邏輯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地思考,理解事物之間的關聯。
Thumbnail
7 人生八苦與修行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眾生佳來自執著,比較,貪嗔癡。世事幻變無常,只有變幻才是永性,人生衝衝,不要執著比較恐懼,修習佛法,了悟無常,斷除貪瞋癡,清淨心靈!順其自然,各走各路,自得其樂。 呼應上一篇,人工智慧主導的未來,人類轉為以專家導
Thumbnail
7 人生八苦與修行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眾生佳來自執著,比較,貪嗔癡。世事幻變無常,只有變幻才是永性,人生衝衝,不要執著比較恐懼,修習佛法,了悟無常,斷除貪瞋癡,清淨心靈!順其自然,各走各路,自得其樂。 呼應上一篇,人工智慧主導的未來,人類轉為以專家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