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昨天的想法,我想把《品茶紀錄》和《風味聯想》重新設計一遍。 這兩個表單的核心目的是:讓每次品茶的體驗能被有系統地保存下來,不只是記下來而已,而是要用固定的結構來蒐藏,這樣之後要拆解、連結、重組,都會變得比較容易操作。 更進一步說,如果能把每種風味特性、每個聯想內容互相撞擊,或許就能激發出新的創意。 但這個「撞擊」要怎麼發生呢? 我想,關鍵在於把體驗流程外化——把原本在腦袋裡隱隱約約的連結,變成可以實際看見、可以操作的素材。 這樣體驗的鏈結就會更清晰,這也是我設計這兩個表單最主要的目的。 那麼,《品茶紀錄》到底需要記下哪些訊息呢? 我們品茶的時候,最先注意到的是茶湯的顏色。顏色其實可以拆成三個層面來觀察:首先是色調,可能是綠、黃、橘、紅、褐;再來是明度,有深沉和明亮的差別;最後是飽和度,有鮮豔和灰淡的區別。這三個面向合起來,就構成了我們對茶湯顏色的完整印象。 接著是香氣。香氣是品茶最重要的層面,類型非常多元豐富。我們不只要記下香氣的種類,還要注意它的濃郁程度、能持續多久,以及不同香氣前後出現的順序。有時候一開始聞到的是花香,等一下又變成果香,這種變化的順序也很重要。 然後是口感層次,這是僅次於香氣的第二重要面向。口感可以分成兩個部分: 一個是觸感(也就是質感):舌頭實際感受到的物理感覺,包括厚薄、粗細、澀滑、軟硬。這些屬性決定了茶湯在口腔裡的「結構」是什麼樣子。 另一個是滋味(也就是口味):味蕾接收到的味道,主要是鮮、甜、酸、苦、鹹這五種基本味覺。雖然茶裡的鹹味比較少見,但列出完整的五味,才能建立一個通用的品鑑標準。對茶來說,鮮、甜、苦、酸間的平衡變化,往往是判斷品質和工藝的關鍵。 最後,不管是香氣、質感還是滋味,它們都有三個可以測量的共同屬性:濃強度(強度有多高)、持久度(能維持多久)、前後次序(什麼時候出現)。這些屬性讓我們能把品茶的感受,從模糊的「好喝」或「不好喝」,變成可以比較、可以分析的具體資料。 這些就是《品茶紀錄》最核心的內容。每種茶的特性,都是由這些元素共同造就的。而這些結構化的基礎元素,也會是之後所有內容產出的起點——不管是要寫品茶心得、做風味比較,還是發展新的創意,都得從這些最基本的紀錄開始。 有了《品茶紀錄》的設計理念之後,明天就來設計《風味聯想》吧!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alalin的沙龍
1會員
26內容數
Lalal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06
專案啟動與我的「心流」生產線
今天下午冥想的時候,我把這個茶品行銷專案的整體架構在腦海裡徹底跑了一遍。說實話,那種思緒突然變得異常清晰的感覺,就像原本霧濛濛的玻璃窗被擦乾淨了一樣,每個細節都看得一清二楚。做內容最怕的就是想到哪做到哪,腦袋像一團亂麻,但這次我終於給自己理出了一條明確的「生產線」。
2025/10/06
專案啟動與我的「心流」生產線
今天下午冥想的時候,我把這個茶品行銷專案的整體架構在腦海裡徹底跑了一遍。說實話,那種思緒突然變得異常清晰的感覺,就像原本霧濛濛的玻璃窗被擦乾淨了一樣,每個細節都看得一清二楚。做內容最怕的就是想到哪做到哪,腦袋像一團亂麻,但這次我終於給自己理出了一條明確的「生產線」。
2025/10/05
透過探討「觀察、感受、表達、分享」這四種核心驅動力,以及「太陽系」的比喻,作者找回個人價值觀和定位。文章分享了面對挑戰的韌性、從文字到多媒體的探索,並以品茶作為具體實踐。最後強調建立反饋迴路的重要性,鼓勵讀者將想法輸出、從回應中學習成長,找回真實的自己。
2025/10/05
透過探討「觀察、感受、表達、分享」這四種核心驅動力,以及「太陽系」的比喻,作者找回個人價值觀和定位。文章分享了面對挑戰的韌性、從文字到多媒體的探索,並以品茶作為具體實踐。最後強調建立反饋迴路的重要性,鼓勵讀者將想法輸出、從回應中學習成長,找回真實的自己。
2025/10/04
當創作遇到瓶頸,焦慮感襲來時,作者分享了從恐懼到接納,並找到獨特創作節奏的心路歷程。透過「慢才能穩,穩才能順,順才能快」的核心理念,以及「行動是解藥」的正向循環,作者找回了沉浸式品茗的靈感,期望能如李白般不受拘束地創作。
2025/10/04
當創作遇到瓶頸,焦慮感襲來時,作者分享了從恐懼到接納,並找到獨特創作節奏的心路歷程。透過「慢才能穩,穩才能順,順才能快」的核心理念,以及「行動是解藥」的正向循環,作者找回了沉浸式品茗的靈感,期望能如李白般不受拘束地創作。
#方格新手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人們總在尋找一種方式來表達對親朋好友的關懷與祝福。而一個精美的茶葉禮盒,無疑是傳遞心意與品味的絕佳選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探討茶葉禮盒背後的故事,以及如何選擇一款適合的茶葉禮盒。
茶葉禮盒的意義
茶,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中國,茶不僅

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人們總在尋找一種方式來表達對親朋好友的關懷與祝福。而一個精美的茶葉禮盒,無疑是傳遞心意與品味的絕佳選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探討茶葉禮盒背後的故事,以及如何選擇一款適合的茶葉禮盒。
茶葉禮盒的意義
茶,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中國,茶不僅

有些人擔心外面的茶飲製作過程,喜歡自己泡茶,但又懶得或沒時間使用茶葉、茶具…拿個保溫瓶放個茶包加入熱水,就出門了。
今天就來聊聊茶包吧,剛好手邊有一些不同的類型,就簡單來分享一下實際經驗。

有些人擔心外面的茶飲製作過程,喜歡自己泡茶,但又懶得或沒時間使用茶葉、茶具…拿個保溫瓶放個茶包加入熱水,就出門了。
今天就來聊聊茶包吧,剛好手邊有一些不同的類型,就簡單來分享一下實際經驗。

常常會聽到有人分享對茶滋味的形容會有:「苦、澀(澀不是味覺喔!)、甘、甜、酸、花香、果香、奶香、蜜香......等」各種表現。我們今天先撇除泡茶的水質、水溫、器具、時間、手法的差異影響,就單純從如何「品」茶先來聊聊吧~畢竟喝茶重點是「入口」後的感受最重要!

常常會聽到有人分享對茶滋味的形容會有:「苦、澀(澀不是味覺喔!)、甘、甜、酸、花香、果香、奶香、蜜香......等」各種表現。我們今天先撇除泡茶的水質、水溫、器具、時間、手法的差異影響,就單純從如何「品」茶先來聊聊吧~畢竟喝茶重點是「入口」後的感受最重要!

在挖貝平臺上,鶴茗提供了一個訂閱制的服務,每個月選用主題茶樣,來品味臺灣茶的多元。他們家的包裝精美,內容是精心挑選的臺灣茶,對於想累積臺灣茶知識的人來說很有價值。

在挖貝平臺上,鶴茗提供了一個訂閱制的服務,每個月選用主題茶樣,來品味臺灣茶的多元。他們家的包裝精美,內容是精心挑選的臺灣茶,對於想累積臺灣茶知識的人來說很有價值。

距離上次寫找茶筆記系列,有一段時間沒有更新了,之前寫品鑑茶葉的風味體驗,喝茶感受是很主觀的,沒有真的看到、聞到、嚐到,應該很難透過文字去感受到我所形容的那些味道。
那今天就來分享我在尋找這些茶來品嘗的一個經驗心得吧,今天還就真的來找碴一下。

距離上次寫找茶筆記系列,有一段時間沒有更新了,之前寫品鑑茶葉的風味體驗,喝茶感受是很主觀的,沒有真的看到、聞到、嚐到,應該很難透過文字去感受到我所形容的那些味道。
那今天就來分享我在尋找這些茶來品嘗的一個經驗心得吧,今天還就真的來找碴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