緯創 (3231) 的全新L10生產線已正式啟用,專攻高階機櫃式AI伺服器的整機組裝。此舉不僅大幅提升出貨能力,更直接引爆了營收的爆炸性成長。與此同時,位於竹北的AI園區新廠產能也已被輝達(NVIDIA)的強勁訂單全部包下,進一步鞏固其在高階AI伺服器市場的領導地位。
營運亮點與財務表現
受益於AI伺服器業務動能明朗,緯創的營運表現十分強勁。在2025年第二季,伺服器與存儲業務的營收佔比已接近70%,顯示公司從傳統PC代工向高毛利業務轉型的成效卓著。- 營收表現:緯創8月合併營收達1,726.42億元,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前八個月累計營收已超越去年全年總和,達到1.26兆元,年增92.64%。 公司管理層預期,下半年出貨將逐季成長,第四季將成為今年的營運高峰。
- 獲利展望:法人圈普遍看好,隨著高單價的AI伺服器產品比重持續提升,將有效改善緯創的毛利率與營益率。美系券商更因此調高其明、後年的每股稅後盈餘(EPS)預估。
L10產線的技術定位與核心優勢
L10產線在AI伺服器產業鏈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其技術優勢在於提供從組裝到整合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技術角色分析
業界將伺服器組裝分為不同層級,而L10代表的是最高階的整機系統整合能力:
- Level 6:主機板模組組裝。
- Level 10:完整系統組裝,包含全機測試、作業系統安裝與軟體整合。
- Level 12:完整的機櫃級整合。
緯創與廣達、鴻海等大廠均具備L10等級的生產實力,能直接出貨給需要整機解決方案的終端客戶。
核心技術優勢
- 完整伺服器組裝:L10產線提供從系統組裝、測試到交付的完整服務。
- 頂尖GPU整合能力:支援NVIDIA Blackwell架構的GB200、GB300等最新GPU晶片,滿足超大規模資料中心的嚴苛效能需求。[5][6][9][10]
- 高附加價值:相較於僅出貨主機板(L6)的模式,L10整機伺服器售價更高,擁有顯著的溢價優勢,有助提升整體利潤。
同業產能擴張與競爭力比較
為應對AI市場的龐大需求,台灣各大伺服器代工廠均積極擴充產能,並各自擁有不同的戰略佈局。
廣達 (2382)
廣達正大幅擴建其在美國(加州、田納西州)及墨西哥的伺服器產能。憑藉其最廣的全球佈局和最大的產能規模,廣達與Meta、AWS、Google等美系雲端大客戶合作緊密。隨著GB300伺服器進入試產階段,法人看好其AI伺服器營收將有三位數的年增長率。
技嘉 (2376)
技嘉的策略重心在於服務美國客戶,並計畫於2025下半年在美國啟用新的伺服器組裝線。其AI伺服器出貨量倍增,已佔整體伺服器營收超過40%。 技嘉積極切入整機出貨市場,並與大型雲端業者建立合作關係。
英業達 (2356)
英業達同樣積極投資美國,其位於德州的新廠預計在2026年第一季啟用,將先生產GB200伺服器。[5] 公司策略展現高度彈性,上半年出貨以L10整機為主,下半年則轉向主機板(L6)為大宗,以靈活的產品組合搶攻雲端服務供應商(CSP)訂單。
緯創 (3231)
緯創採取以台灣為核心、同步加速美國擴產的策略。除了竹北AI園區外,公司也已通過德州達拉斯的購地建廠計畫,新廠預計2026年完工,將生產最新的AI伺服器產品。
主要客戶與未來市場展望
高階AI伺服器的需求主要來自全球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 亞馬遜(AWS)、微軟(Azure)、Google及Meta。這些科技巨頭為發展AI應用,持續加碼投資基礎建設,2025年合計資本支出預估將超過3,500億美元。
- 強勁的客戶需求:對NVIDIA最新GB200系列伺服器的需求尤其強勁,下游代工廠甚至被要求提高備貨量以加速生產。緯創的AI伺服器訂單能見度已延伸至2026年5月。
- 高階產品訂單:緯創在GB300伺服器的訂單分配中取得較大市佔,同時也傳出已拿下Dell等美系大客戶的擴大訂單,預計2026年出貨量將有數倍增長。
- 集團綜效:緯創旗下子公司緯穎(6669)同樣受惠於AI趨勢,來自AWS的ASIC AI伺服器訂單動能強勁,為集團整體營運挹注成長動能。
未來展望:隨著NVIDIA計畫推出新一代Vera Rubin平台,緯創也已投入開發,分析師普遍看好其AI伺服器業務將維持長期的增長動能。
免責聲明:本文整理自公開市場資訊,所有觀點與分析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