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於《中市青年》347 期,圖/高于棋拍攝
《名偵探柯南》、《鬼滅之刃》和《膽大黨》等日本動漫風靡全球,題材橫跨愛情、推理、冒險和奇幻等。書店、圖書館、網站上琳瑯滿目的漫畫唾手可得,早已自然融入生活。
漫畫作為載體,不只是想像力豐富的娛樂,更是歷久彌新的知識傳播媒介。然而臺灣漫畫走到今日歷經波折,從日治時期開始,日本對臺灣漫畫產生哪些影響?戰後兩國漫畫產業又分別走向何方?
青斑蝶意象,構築臺日漫畫發展

由《來自清水的孩子》作者周見信操刀繪製的青斑蝶意象
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2023年成立,繼335期〈國家漫畫博物館開張,歡迎光臨「臺漫」新時代!〉開箱後,今年首檔大型國際交流展與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合作「臺灣少年與日本少年──臺日漫畫.百年邂逅」,8月15日於東側園區登場,展期至10月12日,一起尋訪臺日漫畫的歷史痕跡。
本檔展覽處處可見由《來自清水的孩子》作者周見信繪製的青斑蝶意象。青斑蝶每年秋季從日本飛越海洋來到臺灣,在臺過冬、產卵和結繭,初夏時又再度啟程飛往日本。臺日漫畫文化交流,正如青斑蝶的成長與遷徙,跨越地理限制步步成長,帶給人們無盡感動。
展覽分為五大章,從序章「共同的源流」、第一章「戰後的明暗」、第二章「邂逅的文化」、第三章「往世界拓展的視野」到終章「朝向未來振翅高飛」,自《王子》創辦人蔡焜霖與《原子小金剛》漫畫家手塚治虫出發,從時代背景、刊物與出版等面向,展開臺日漫畫發展脈絡。
臺灣少年,日本少年相互凝望

入口意象「對坐之間,邂逅百年的漫畫光影」,訴說手塚治虫與蔡焜霖生平
展間入口意象「對坐之間,邂逅百年的漫畫光影」兩張木製桌椅對望排列,分別放置手塚治虫(1928-1989年)與蔡焜霖(1930-2023年)簡介,搭配後世著作《手塚治虫物語》和《來自清水的孩子》。
日本漫畫巨擘手塚治虫早已家喻戶曉,1928年生於日本大阪,自幼對圖像創作懷抱濃烈興趣,自《原子小金剛》到《怪醫黑傑克》,他不僅繪製漫畫,更創辦「虫製作公司」與漫畫雜誌《COM》,前者著手動畫製作,成為日本國產動畫開創者之一;後者則提供青年漫畫家實驗性舞臺。
1930年生於清水的蔡焜霖,更是和臺中關係密不可分,他在日本教育環境下長大,戰後遭受白色恐怖迫害入獄,出獄後翻譯日本漫畫成為出版編輯,成立文昌出版社,並創辦兒童取向的《王子半月刊》、女性取向的《儂儂》雜誌,2018年獲金漫獎特別貢獻獎、2021年獲日本旭日雙光勳章。
出生相同時代的日本少年與臺灣少年,經歷二次世界大戰的動盪時局,二人雖未有互動交集,卻共同構築臺日漫畫史。
殖民時期,漫畫進入臺灣娛樂

1930年代的漫畫家養成講義,傳授漫畫投書指引
序章「共同的源流」先是詳細介紹臺灣日治時期背景及政策,如何帶動漫畫產業。隨著日本在臺灣推行現代化,印刷術進步,教育政策實施,報紙與雜誌流通率提升,漫畫也因此成為娛樂之一,相關創作蔚為風潮,1930年代更出現漫畫函授教育。
從最初的諷刺幽默圖畫、兒童雜誌引進的外國漫畫再到1920年代日本本土雜誌《少年俱樂部》發行,1930年代田河水泡《野良黑》等故事型漫畫連載。
此外《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新民報》也仿效日本報紙開設漫畫專欄。臺灣也形成漫畫社群,1936年邱煌輝、陳光照(陳光熙)等人成立「臺灣漫畫團體」;1938年王花、葉宏甲等人創立「新高漫畫集團」。漫畫在時局的推波助瀾下,儼然成為臺灣人的新興娛樂。
不過好景不常,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日本政府實施「皇民化運動」,報紙漢文欄廢除,漫畫也因其娛樂性質遭到縮篇。
出版禁令的危機與轉機
第一章「戰後的明暗」敘述臺日漫畫面臨政權更迭後的轉捩點。臺灣由中華民國政府接收,1945年臺灣戰後首本綜合性雜誌《新新》創刊(1947年因戰後通膨等停刊),由「新高漫畫集團」參與雜誌印刷與編輯,負責漫畫欄繪製。
1949年頒布戒嚴令,1966年《編印連環圖書輔導辦法》實施,發行漫畫需經過審查,且審查費用為漫畫定價的40倍。臺灣創作者在夾縫中求生存,除了利用過去累積的經驗與人脈,創辦《學友》、《東方少年》和《漫畫大王》等雜誌,也透過各種方式規避審查法律,為臺灣漫畫文化奠定基礎。
但面對模糊又蠻橫的審查標準,仍有許多出版社面臨嚴重打擊,不敵負荷。第二章「邂逅的文化」,呈現臺日戰後頻繁互動,臺灣出版開始描抄日本漫畫,日本更將臺灣作為動畫產業外包基地,開啟臺日合作的另類碰撞。
第三章「往世界拓展的視野」到終章「朝向未來振翅高飛」則描述1987年臺灣廢除漫畫審查、1992年《著作權法》修訂、2000年後政府推動相關補助計畫、同人誌盛行到近年臺灣漫畫外譯傳播的漫畫家孕育,。
從歷史到日常,創作自由百花齊放
展覽最後「特別篇章」由臺灣漫畫家高妍與日本漫畫家川勝德重,分別為展覽繪製漫畫,訴說二人自小接觸漫畫至成為漫畫家的青春軌跡,讓民眾得以從新世代的視角,看見臺日漫畫流變的日常切片。
蔡焜霖與手塚治虫從小讀漫畫長大,戰爭期身為學生的他們,都被強制動員參與勞動服務。蔡焜霖更在就讀臺中一中時,因參加讀書會獲罪,關押在綠島長達10年,直至2018年才正式平反。
恰逢終戰80年,從漫畫史視角回到過去現場觀看時間的烙印,珍惜得來不易的,能夠自由生產與閱讀漫畫的日子,臺灣人與日本人如今百花齊放的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