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就像是一個冷漠看世界的旁觀者,經常在思索,經常跟自己內在對話。
這時候我就感到非常的恐懼,很想緊緊抓住什麼,證明自己是真實的存在。
我一直在尋覓一些東西,具體是什麼,當時的我不知道,我只覺得雖然我什麼都擁有了,內心仍舊顯得空蕩蕩的。
我在尋覓過去嗎?還是未來呢?有時候的我像個無依的遊魂,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於是,我不斷在人生的旅途中尋覓答案。我以為,只要讀更多書、見更多人、獲得更多的認同,那些內在的空洞就會被填滿。
在《全宇宙最好的座位》書中提到:我們生來都有一輛巴士,只是大多數人從未找到屬於自己的那輛。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輛巴士,當時機成熟時,它會載我們走過千變萬化的人生。
📌先忠於自己,再考慮他人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段獨行的旅程。
我們決定自己的喜好,選擇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生命,只有我們能走,也唯有我們能活出真正想要的樣子。
我們身上背負著許多看不見的規條,那些從小被灌輸的信念、社會的期待、他人的評價,在無形之中影響著我們的人生。
它們讓我們以為必須成為「某種樣子」的人,以為被認可、被喜歡,才算成功。
當我們為了取悅他人而改變方向,其實就等於把人生的方向盤交到了別人手裡,任由他人的夢想與價值觀主宰我們的路途。
如果我們對於自己都沒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就是毫無覺知,茫茫然地在「最大的圓環」裡打轉。
📌真正能束縛你的,從來只有自己
生命中每分每秒都陪著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這是我後來才能領悟到的事情。
閱讀這本「全宇宙最好的座位」帶給我很大的觸動。
因為我這一輩子幾乎都為家人而活,也活在很深的「家庭愧疚感」枷鎖裡。
每當我快樂,我就痛苦,我被教導著不能自私,不能快樂,不能活得比別人還幸福。
於是,我學會了壓抑自己、取悅他人,在一次次的妥協與委曲求全中,我離真實的自己越來越遠,也忘了如何聆聽內在的聲音。
直到許多年後,我才慢慢鬆開那些無形的束縛,明白了:我們,才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如果我們能讓自己快樂,至少會有一個人感到幸福,不是嗎?

🌈結論與感想
人類自文明之初,就不斷在尋找某種「意義」,我們用成就堆疊自己,用各種財富來衡量自我價值。
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似乎也仍將如此。
直到讀了《全宇宙最好的座位》,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我一直在尋找的,其實是那個最重要的地方:全宇宙最好的座位。
我們身邊始終有許多美好正在發生,只是我們太少停下腳步,去看、去聽、去感受,甚至去感謝。
於是,我們在渾然不覺中,錯過了檢視內心真實想法的機會。
我們都有衝突與渴望,但自我價值,從來與「他人怎麼看」無關。
當生活開始變得有知有覺,當我們願意靜下來聆聽內心,那一刻,我們便坐上了屬於自己的、全宇宙最好的座位。
#全宇宙最好的座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