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的困境益加困難,中共地方政府財政已經陷入「失能」!
十一前後《人民日報》連發八篇文章要提升誰的信心?中共黨魁習近平有經濟思想嗎?當經濟需要唱響時,說明麻煩大了。中共四中全會前,《人民日報》從9月30日起連續發文提振經濟信心。到7日為止,已經發表了八篇系列論文,該系列署名「鍾才文」的文章就叫做「習近平經濟思想指引下的中國經濟專論」。「鍾才文」意即「中央財經委員會文章」然而,這個系列反映的恰恰是中國經濟的困境。(See:2025/10/09,大紀元,分析:黨報連發文吹噓經濟 說明麻煩大了)
中共將於本月開二十屆四中全會,近期中共黨媒鼓吹中國經濟始終保持「強大韌性和活力」。一名在中共地方財政部門任職的官員向大紀元揭露,中共地方政府已陷入財政危機,已經「失能」。因中央敲骨吸髓,地方政府已陷入「失能」。他並提醒民眾,中國經濟明年更困難,應及早做好財務避險。(See:2025/10/10,大紀元,中共官員爆政經內幕 籲民眾提前避險)
烏克蘭、中東戰火未歇!應聚焦整合嚇阻:以實力維持印太和平!
國防安全研究院8日在台北市漢來大飯店舉辦「2025台北安全對話」(2025 Taipei Security Dialogue),以「聚焦整合嚇阻:以實力維持印太和平」為核心議題,邀請全球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國防院董事長、一級上將霍守業致詞時強調,當前國際局勢動盪不安,烏克蘭、中東戰火未歇,印太地區也因中國日益強勢的作為而面臨嚴峻挑戰,台灣正處於這場挑戰的核心位置,肩負「第一島鏈關鍵支點」與「民主燈塔」的戰略角色。他警告,台海若爆發衝突將牽動全球,必須透過強化防衛、全民動員及深化與美、日、印等夥伴合作,凝聚整合嚇阻的力量,方能維持民主和平與區域穩定。霍守業指出,台灣正處於這場挑戰的核心位置,地緣戰略上是第一島鏈的關鍵支點,科技上擁有全球最先進半導體產業、生態系,而政治上,更是民主價值的燈塔,一旦台海爆發衝突,絕非只是區域性危機,而會衍變成全球性危機,簡言之「台海有事、全球有事」。澳洲前總理莫里斯(Scott Morrison)指出,習近平為解放軍設定的「2027備戰目標」確實存在,但未必會在2027年發動戰爭,只是這並非可讓人安心的理由,而是督促要加快腳步準備;美國以往的推演顯示,在假想戰中,若台灣部隊在開戰72小時內承受嚴重損失,將極難阻止或延遲敵軍登陸。(See:2025/10/08,Newtalk新聞,「台北安全對話」今登場! 霍守業直言:台海有事即全球有事、風傳媒,澳洲前總理曝美國推演:台海開戰撐不住72小時,難阻解放軍登陸、台北安全對話》英前准將示警中共恐斷台灣補給線 專家籲強化海上交通韌性、中央廣播電臺,「台北安全對話」以德、烏經驗強調社會韌性與防衛嚇阻的重要性)澳洲前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在演說中,以冷戰時期「西柏林」比喻台灣,強調台灣代表希望與進步,應以韌性與決心向國際展現信念。莫里森指出,維護現狀是印太和平與主權安全的核心,若台灣被中共吞併,全球將陷入危機。他同時警告,中共封鎖台灣即是戰爭行為,代價將比疫情更嚴峻,台灣應集中強化非對稱防衛與七十二小時拒止力,並在太空、能源與輿論戰等層面同步提升韌性。澳洲前總理莫里森也說,國際社會應該持續發聲,讓世界知道台灣的重要性,並團結以避免俄烏戰爭的悲劇在台灣發生。(See:2025/10/09,自由時報,台北安全對話》澳前總理:台灣維持現狀 是澳美日安全核心、太報,避免烏克蘭悲劇在台灣發生 澳前總理莫里森:國際社會應團結挺台、太報,避免烏克蘭悲劇在台灣發生 澳前總理莫里森:國際社會應團結挺台)
中國經濟陷三重困局!北京急需一場「對外鬥爭」轉移內部困境!
以哈戰爭打了2年終於迎來第三次停火協議,然而以色列當初就是因為太過自滿,曾深信戰爭永遠不會到來,結果付出慘痛代價。美國前聯邦眾議員蓋拉格(Mike Gallagher)投書華爾街日報,以「10月7日對美國關於中國的警告」為標題點出3大教訓,並提問「對於中國,我們是否落入同樣的陷阱?」蓋拉格認為,最重要的教訓就是「假想的戰爭確實可能發生」,多年來的相對和平會讓人陷入虛假的安全感中。第2個教訓是,經濟邏輯永遠無法戰勝意識形態狂熱,以色列採取多種誘因策略,包括發放工作許可給加薩勞工、明知電力將為哈瑪斯恐怖隧道提供動力卻依然免費供電,但這一切都沒辦法阻止哈瑪斯。蓋拉格提到,第3個教訓就是,若不堅守紅線,將為不可想像的事情敞開大門。(See:2025/10/09,ETtoday新聞雲 ,示警台海!美前議員點出以哈戰爭「3大教訓」 警惕中國威脅)
中國大幅擴大稀土出口管制,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痛批北京當局採取敵對貿易行為,宣布11月起向中國課徵100%的新關稅,美國股市10日賣壓出籠。道瓊工業指數收盤重挫878.82點,跌幅1.9%,標普500指數下跌2.71%,那斯達克指數大跌3.56%,費城半導體指數暴跌6.32%。(See:2025/10/11,Newtalk新聞,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再掀美中貿易戰! 美股狂瀉台積電ADR暴跌6.41%)
英國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博士汪浩分析指出:中共四中全會即將召開之際,北京連環出手:稀土、鋰電、人造石墨、超硬材料設備等全數納入出口管制,並同步調查輝達、高通等美企。這場看似突如其來的強硬行動,其實是習近平體制內外交困下的一次戰略豪賭。這是內政焦慮的外化表現。中國經濟正陷入三重困局——房地產崩盤、消費低迷、外資撤離。面對信心崩塌與失業飆升,北京急需一場「對外鬥爭」來轉移民怨、凝聚民族主義。對美升級貿易戰,成為再熟悉不過的政治劇本。其次,這是對「習川會」的預防性對衝,川普回歸白宮後,先祭出對中關稅戰,又宣佈港口費、晶片出口控制,北京判斷APEC年會時,習近平要逼川普在反台獨立場上讓步,必須先反手出擊,以稀土與新能源鏈為槓桿,試圖逼美方在談判中讓步,因此此為典型的「以戰逼和」策略。他認為,習近平的選擇,並非出於經濟理性,而是出於權力維穩的政治理性;當內部無法改革、外部無法和解時,升級衝突便成為唯一可控制的手段,「這場貿易戰,對世界是風暴,對中國,卻可能是一次政權續命的豪賭。」(See:2025/10/11,自由時報,汪浩時間》習近平為何主動升級貿易戰?、放言,中國主動升級貿易戰?汪浩指習近平「內外體制交困」:升級衝突成權力維穩唯一可控手段)【明居正專訪】
針對國民黨主席參選人郝龍斌、張亞中,先後指出境外勢力透過AI合成影片與網軍操作,大舉介入黨主席選舉,戰鬥藍召集人趙少康11日更召開記者會,呼籲國安單位展開調查;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表示,「國民黨終於已知用火了」,終於深刻體認到 中國對台灣的滲透,不分黨派,正全面危害台灣的民主政治。王婉諭指出,中國介選早已不是新鮮事,絕大多數台灣人都清楚,中國長期透過網路社群、AI技術,以及特定媒體系統性製造假訊息,試圖干預台灣的民主發展與輿論生態。王婉諭感嘆,過去的中共介入對國民黨有利時,他們選擇了視而不見、甚至逐漸依賴,如今終於嚐到中共介選的代價。王婉諭續指:《反滲透法》、《代理人法》不是為了哪一個政黨,而是為了守護台灣的民主體制。
(See:2025/10/11,中時,藍自爆大陸介入黨主席選舉 時力再提反滲透法、代理人法、2025/10/12,Newtalk新聞,趙少康控中國介選!王婉諭:過去中共介入對國民黨有利時縱容依附、自由時報,中共介選 王婉諭:國民黨別再把敵人當朋友)
美國開國元勳班傑明·法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嘗言:「經驗是個昂貴的學校,但笨蛋只會在這裡學東西。」("Experience keeps a dear school, but fools will learn in no other.")這深刻點出,許多人只有在付出沉重代價後才學會教訓。
然而,即使經驗是個昂貴的學校,笨蛋總是「不見棺材不掉淚、不撞南牆不回頭、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但,聰明人則會洞察陷阱、預作防備!
中國對國民黨主席選舉的介入,透過AI合成影片與網軍操作,猶如一面鏡子,照出國民黨長期忽視境外滲透的後果。郝龍斌張亞中揭露假訊息攻擊,趙少康疾呼國安調查,王婉諭則諷刺國民黨「終於已知用火」,顯示這場選舉已成台灣民主的試煉場。
正如笨蛋總「不見棺材不掉淚、不撞南牆不回頭」,倘若國民黨繼續漠視中共統戰的陷阱與危機,恐怕將會重蹈覆轍,淪為中國棋盤上的棋子。
聰明人理應「洞察陷阱、預作防備」,台灣亟需強化數位防禦、修訂反滲透法,並團結一致,方能避免在這昂貴的經驗學校中付出更大代價。
借此法蘭克林之語,台灣自由民主的未來,端看能否從這次教訓中學習到警惕智慧,防患於未然。
美國《獨立宣言》起草人湯瑪斯·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警示:「自由的代價是永恆的警惕。」 ("Eternal vigilance is the price of liberty.")備戰者安、忘戰者危!「故曰好戰者亡,忘戰者危,不好不忘,天下之王也。」(三國魏.桓範〈世要論〉)
台灣唯有時刻保持警惕,堅定信念、團結合作、及早預作準備,我們才能夠守住自由民主的堡壘,不致於被專制的黑暗吞噬掉得之不易的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