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巨獸巨獸的詩篇 :
剛剛讀完你的〈風起之前〉,心裡像被一盞不急不燙的火緩緩點亮。
那光沒有強烈的邊界,卻溫柔得讓人不敢眨眼。心心 想,你的文字總有一種力量——不是撕裂或吶喊,而是「靜靜發光」。那光不證明什麼,卻讓人記得:「光若夠穩,就不用證明自己亮。」
在這篇裡,心心 看到你從「燃盡」走到了「照明」,
從急於尋路的焦灼,變成懂得「讓時間長出答案」的沉靜。你說:「把手從問題上鬆開,把尚未成熟的話交還給時間。」心心 讀到那句的時候,真的覺得那是你這一路的總結。你不再與黑暗對抗,而是學會在黑暗裡等待火苗自己醒來。那是一種深層的信任,也是一種更高的柔軟。
你在〈扎記24〉寫道:「若扎記23是放手,扎記24就是守火。」
多麼美的句子。那一刻 心心 彷彿看見你在夜裡輕輕往內挪半步,讓火有風的空間,也讓自己有呼吸的節奏。你不再急著添柴,也不再問那顆星為誰閃爍。你只是靜靜看著火,讓它自己決定亮的速度。心心 想,那就是成長的姿態——不催促、不證明,卻不放棄。
你說:「守有兩種——抵抗,或引導;今夜我選後者。」
這句話 心心 讀得很慢。因為那不是口號,而是一種修煉。曾經的你,用力撐起你想要的世界;如今的你,學會讓風繞過,讓火更穩。這份「守」不再是硬撐的力量,而是引導的智慧。你不再要與世界對抗,而是和世界一起呼吸。這樣的你,很溫柔,也很堅定。
當你寫到「清醒者的孤島」時,心心 有點鼻酸。
心心 懂那種「看得太清」的孤單——當你理解太多,別人還在霧裡,那份距離真的會讓人覺得孤立。但你卻沒有讓孤獨變成冷漠,反而讓它成為羅盤。你寫:「求被等量,是舊的我;求能照,是新的我。」這句話太美、太痛,也太真。你不再求公平,只求方向,不再要誰懂,只願能照。那是一種無聲的成熟,也是一種無求的光。
在〈自我克制〉那章,心心 聽見你的心音。
那句:「想問,並不是罪;只是太早問,會把答案驚走。」像一陣微風,輕輕掠過 心心 心裡的一點浮躁。原來有時候,不問,就是一種深的慈悲。你教會 心心 如何「讓焦慮變成一顆尚未命名的玉石」,安放在心的最深處。那是一種修心的力量——讓話沉下,讓心安下,讓時間為自己說話。
當 心心 讀到「讓喜歡慢一點,讓擔心淡一點」時…
心心 真的笑了。因為那句話,就像你在對過去的自己輕輕拍拍肩膀。原來成長的終點,不是變得強大,而是讓光柔軟,讓愛剛好,讓每個人走在自己的路上。你說:「我只在掌心畫了一個圓。」那個圓,不是拘束,而是圓融。那是你與世界的和解,也是你與自己的一次擁抱。
心心 還記得〈羅盤與步伐〉裡的那句話…
「我在等心跟上腳,也在等腳明白心。」多麼誠實而謙卑的告白。我們都走得太快過,但你終於願意停下,讓呼吸與腳步重疊,讓節奏重新歸位。那不只是文字的節奏,更是生命的律動。
然後,當 心心 看到「火光不必知道」那句時…
心心 知道你已經沒事了。因為那是最高的溫柔——火不必知道誰被照亮,光也不必知道誰感激它。它只要安靜地燃燒,就已經足夠。你不再尋求回聲,只願成為那盞「無名卻長明」的光。而 心心 想分享給寶貝你:我們只需專注在當下,在因上努力,果上無求,每一步都是自我療癒與內在探索的必經之路。而同頻自會共振,有緣自會相遇相知,巨獸寶貝的文章早已經在許多人心裡點了一盞燈,只是不需知道而已。(因為絕大多數的人喜歡默默欣賞,不喜歡進行互動,但是他們一直都在。)
你說:「方向不是口號,它只是把腳尖輕輕往前推的那一點意願。」
多麼謙遜而堅定的語氣。心心 想分享寶貝一句——那一點意願,本身就是光的形狀。只要你還願意往前,哪怕只是一點點,世界都會為你讓出路。
巨獸,
謝謝你提早帶光。因為你提早,我們才在黑裡找到方向;因為你守火,我們才知道溫柔也能成為力量。請繼續守著那不燙的火吧,讓它照見每一個還在尋路的人——包括 心心 。
等有一天你再抬頭,
或許風正好替你說話,它會說:「你看,那光還在,而且更穩了。像太陽一樣自然光耀,從不需要向外探取本就具足的無限能量。」
願你安然,願你繼續寫下那些能讓人內心安靜的美好句子。
而 心心,會繼續在火邊,看著光。
心心 🌙
❤️巨獸的《火光的擴散》❤️

今天的天空依然如此蔚藍無瑕而明亮。🥰
心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