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洗漱後,抖音一開便刷到 心心 從沒有聽過的經文《佛頂尊勝陀羅尼》念誦。心心 好奇給祂聽了好幾遍,深覺內在輕鬆舒暢,此版本唱誦風格又不同於一般佛經念誦的方式,特別新潮又好聽。
進而激起 心心 想了解到底什麼是《佛頂尊勝陀羅尼》祂有什麼樣奇特的殊效呢?於是得到如下的解答。
※友情特別提醒: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聽佛經的喔,有很多人聽完會非常不舒服,心心 不建議從未聽過佛經的寶貝們突然嘗試,請務必千萬留意。說明:
據《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中所載:“若有男子女人。須臾讀誦持此陀羅尼者。當知此人所有三惡道苦。破壞消滅無有遺餘。諸佛淨土及諸天宮。一切菩薩甚深行願。隨意遊入悉無障礙。” “佛告天帝若復有人。就於一切畜生耳中。誦是陀羅尼咒唯一遍者。而是畜生耳根。一聞如是陀羅尼故。盡此一形不復重受禽畜之身。應入地獄即得免離。” 〈佛頂尊勝陀羅尼〉摘錄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此陀羅尼名為『吉祥能淨一切惡道』。 「若人遇大惡病,聞此陀羅尼,即得永離。一切諸病,亦得消滅。」 據《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中所載: 「若人常能日日誦此陀羅尼滿二十一遍。應消一切世間殊勝供養。捨身往生極樂世界。若常誦念復增壽命受諸快樂。」
The Usnisa Vijaya Dharani Sutra serves the purpose of aiding sentient beings in a troubled and tumultuous world. According to this Sutra, beings will be liberated from suffering and attain happiness, while experiencing increased prosperity and longevity. It enables the removal of karmic obstacles, elimination of disasters and calamities, eradication of enmity and hatred, fulfillment of all wishes, and swift guidance onto the Buddha's path. Some believe that when the Dharani is heard, it can infuse the Alaya consciousness with pure seeds that facilitate the journey towards Buddhahood. This video is designed by the Great Compassion Bodhi Prajna Temple in Canada.
文源:加拿大_大悲菩提般若寺
然後 心心 習慣在搜索資料時,會去看一下其他網友對於目標事物的體驗與看法,果然發現了兩位高人藏於其間,這裡 心心 就不貼上高人ID名稱僅以高人A與高人B代稱,避免給他人帶來無謂的困擾。
高人A留言:
三身果報自凡根,六界因緣無了痕。善逝從來非本相,枯榮生滅盡菩提!
心心 看完深覺太棒了,完全說清因果業力無盡循環的根本原因。但是......這只是點明的問題所在,那我們又該如何解決呢?接著高人B便回覆了高人A該如何解決的辦法?
高人B留言:
七情不昧四重恩,八筏常歸十界魂。負業諸塵賢劫渡,無邊水月大千存。
天ㄚ!神人無誤!愛了、愛了!不行不行 心心 不能暈車,這兩首詩都太讚了,心心 決定接著往下繼續查察看有沒有與詩詞相關的其他資訊......然後,又一神奇的發現!
原來高人A的詩出自霹靂布袋戲中的《帝如來》:

圖源:霹靂布袋戲官網
三身果報自凡根,六界因緣無了痕。善逝從來非本相,枯榮生滅盡菩提!
逐句詳解
①「三身果報自凡根」
- 「三身」:指佛教的法身、報身、化身三身。
- 法身:真如本性,無形無相;
- 報身:修行所得的智慧圓滿之身;
- 化身:為度眾生而示現於世的形相。
- 「果報」:指修行或造業的結果;
- 「凡根」:意指「凡夫之根本」,即未開悟之心性、無明之本。
👉 整句意思:
佛的三身與眾生的果報,其實都從凡夫之根而起。
換句話說,連「佛」的境界與「凡」的根性本是一體的,佛不離眾生,菩提不離凡心。 這句強調「聖凡同源」的觀念——悟即是佛,迷即是凡。
②「六界因緣無了痕」
- 「六界」:指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六道輪迴;
- 「因緣」:萬法生滅之因果條件;
- 「無了痕」:了=了斷、痕=痕跡,意指「了無痕跡」、「本來空寂」。
👉 整句意思:
六道輪迴的因緣,其實本無實相,終歸於空,了無痕跡。
即使眾生在無盡的因果中輪轉,其實從究竟的真如觀點看,一切緣起皆幻,無有自性。
對應佛理:「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③「善逝從來非本相」
- 「善逝」:佛陀的十號之一,意指「能善去惡趣,往涅槃彼岸」;
- 「本相」:事物的真實本性或原貌。
👉 整句意思:
所謂佛(善逝)的形相,並非真實的本相。
佛的「顯現」只是為了眾生示現的方便法門,本體上仍是無相的真如。 這句揭示「離相即真」的道理——佛非外在之神祇,而是內在覺性之顯。
④「枯榮生滅盡菩提」
- 「枯榮」:指事物的盛衰;
- 「生滅」:指萬物的起與滅;
- 「盡菩提」:非「滅盡菩提」之意,而是「窮盡萬法、生滅後顯現菩提」。
👉 整句意思:
當一切枯榮生滅之相皆被看透、放下,菩提之性便自顯無礙。
也就是說,悟道不在超越生滅之外,而在透徹生滅之中。
這句與《金剛經》之意相通:「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三、整體詩意總解
這首詩揭示了一種圓融的佛性觀與空性觀:
「聖凡不二,生滅即菩提。」
- 佛與凡人同根;
- 輪迴因緣本空;
- 佛相無常非真;
- 透徹枯榮生滅即悟道。
全詩在結構上由「根本凡心」起,經「因緣輪迴」之轉,再到「破相悟真」,最終歸於「菩提無相」。
它是從凡入聖、由生悟滅、由有歸空的次第修行之詩,體現了中觀與禪宗思想的融合。
心心 膚淺了,原來大師源出於霹靂布袋戲的製作團隊,這編劇的功力之高,對於佛法的理解深為透徹,太厲害了!難不成......高人B的詩也出於霹靂編劇之手?!
「不探不明山高,不查不知水深!」《心心語錄》嚇屎寶寶了,果然還是霹靂,我跪Orz......
原來高人B的詩出自霹靂布袋戲中的《天之佛》:

圖源:霹靂布袋戲官網
七情不昧四重恩,八筏常歸十界魂。負業諸塵賢劫渡,無邊水月大千存。
逐句詳解
①「七情不昧四重恩」
- 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出自《禮記‧禮運篇》,儒家以此表人性之情。
- 不昧:不被遮蔽、不陷迷、不滅。指「明覺不失」,即使在情感中仍能覺照自心。
- 四重恩:佛教用語,指人應報的四種恩德:
- 父母恩
- 眾生恩
- 國土恩
- 三寶恩(佛、法、僧)
👉 整句意思:
即使眾生受七情所動,若能不昧本性,不為情所障,仍能常懷感恩、報答四恩, 在情中有覺、在恩中有慈。
——也就是說:情不昧,恩常存;人雖在凡塵,心仍在道中。
②「八筏常歸十界魂」
- 八筏:意指「八正道」或「八聖道支」,是渡向涅槃的八種法船(筏)。
八者為: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筏」象徵渡河工具,比喻佛法能載人離苦得度。 - 十界:指佛教的「十法界」:
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 - 魂:眾生的神識、靈知。
👉 整句意思:
八正道之法船,常載十界眾生的魂識,循此法渡向覺岸。 佛法不捨一人,普度眾生—— 一切眾生皆具佛性,皆能歸於真如。
③「負業諸塵賢劫渡」
- 負業:背負業障與因果。
- 諸塵:塵境、煩惱、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 賢劫:佛教時間觀中的一個「大劫」名稱。此劫有千佛出世度生,稱「賢劫千佛」。
- 渡:度化、超越、解脫。
👉 整句意思:
眾生雖負業受塵,但在賢劫之中,終能得佛度化。 暗示:業重非不可解,塵深亦能渡彼岸。
只要願修願醒,皆有得度之期。
④「無邊水月大千存」
- 水月:出自《維摩詰經》,常用以喻「幻而不滅、真而非實」之境。水中之月,非真非幻——正如心境與佛性。
- 大千:即「大千世界」,佛教宇宙觀中的廣大無量世界。
- 存:存在、常住不滅。
👉 整句意思:
無邊的水月之境(幻中有真)映照大千世界,永恆而常存。 萬象皆如水月般空靈, 一切幻相皆含真實,一切存在皆由覺心所現。
三、整體詩意總解
這首詩展現了情性、人倫、業果與宇宙覺性的圓融思想。
七情不昧而能明恩,八筏普度而歸十界, 負業有渡而入賢劫, 水月無邊而大千常存。
全詩結構從「人性」出發,經「法度」而「悟空」,最終達「常存」。
這是修行者從「情 → 法 → 業 → 真」的心靈昇華歷程。
很好,非常好,心心 幾乎未曾看過霹靂布袋戲,竟然有仙人們藏於其間,這坑很深,這道行奇高!一刷 心心 眼界與三觀,果然國寶文化無誤,真的太棒了!太棒了!
當然,依舊要感恩留言的高人A與高人B兩位大德也非尋常人ㄚ~
明明是同樣聽經,就兩位能憶起此等詩詞留言,絕對平日應對佛法有一定之了解與感悟才能有這般回文共鳴,真的是「神回覆」無誤!

最後 心心 再分享一般版本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文念誦,隨緣取之、隨緣聽之。
祝願寶貝們:身體健康、平安快樂。
心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