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準備AAMA的策略成長工作坊,我陸續準備一系列基於當前最新學術實證的實用指南。這是第一篇,談的不是你應不應該軸轉(Pivot),也不是談軸轉會不會讓公司變得更好,而是軸轉時的各方溝通策略。
每一次的策略軸轉,都不僅僅是商業模式的調整,它更是一次對公司未來的「重新敘事」。你如何訴說這個轉變的故事,將直接決定你的核心團隊、重要投資人,是選擇加碼支持,還是認賠離場。成功的關鍵,就在於你選擇的「敘事劇本」與你團隊夥伴的「內在心態」是否能夠產生共鳴。
這個決策框架是:「兩種劇本 vs. 兩種心態」。第一步:診斷你團隊的心態?
在開口溝通你的轉向計畫前,你必須先冷靜地評估,你身邊最重要的利害關係人(早期員工、天使投資人、創投)屬於哪一種心態?
- 交易心態(Transactional Mindset):他們的核心提問是:「這對『我』有什麼好處?(What's in it for me?)」。員工看重的是這次經驗能否為履歷鍍金、能否快速獲得專業成長;投資人則聚焦於明確的財務回報與退場時程。
- 共創心態(Co-creation Mindset):他們的核心提問是:「『我們』如何一起成就這件事?(How can 'we' achieve this?)」。他們之所以加入,是被你描繪的願景或改變世界的理想所吸引。他們在乎的是能否為這個共同目標貢獻價值,並成為「偉大旅程」的一部分。
請注意,這兩種心態沒有好壞之分,但他們對「轉變的故事」卻有截然不同的解讀方式。
第二步:選擇你的軸轉劇本—你要演的是革命,還是演化?
情境一:你正迎來「第一次」關鍵軸轉。此刻,你面臨一個重大抉擇。你有兩種劇本可以選擇,每種劇本都對應著不同的短期效益與長期風險。
劇本A:革命劇本(The Revolution Script)
此據本的核心台詞:「過去的方法行不通了,我們必須徹底告別,打掉重練!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目標明確,我們將在12個月內看到具體成果!」
這個劇本會吸引的是「交易心態」的夥伴。你的目標將是快速籌集資金、激勵團隊投入特定任務,為公司止血或抓住眼前機會,創造出一個充滿動能的「英雄式轉折」氛圍 。
然而,你無形中設下了一個「只許成功一次」的陷阱。 這個劇本的潛台詞是:「這是最終解答」。一旦這個「革命」未達預期,需要進行第二次軸轉時,你的聲譽將受到毀滅性打擊。因為對「交易心態」的夥伴而言,這不是學習,而是你作為領導者的「承諾跳票」 。
劇本B:演化劇本(The Evolution Script)
這一份劇本的核心台詞則是:「過去的探索讓我們學到了寶貴的一課,雖然結果不如預期,但它指引了我們下一步的方向。這次的調整,是基於過往經驗的自然結果,是我們邁向願景的必經之路。」
這個劇本或許能深度觸動「共創心態」的夥伴。它承認不確定性,將挫折重新定義為「學習」,並將團隊的努力定位為一個持續的旅程 。這時資源募集的速度可能較慢,因為它需要利害關係人更高的信任度。但你所獲得的資源,將是「黏著度」極高的承諾 。
你為未來的「不確定性」預留了空間。這個劇本從一開始就告訴大家,這是一場漫長的探索,而不是一次性的賭注。它建立的是一種能夠承受失敗、並從中汲取養分的組織文化 。
對於第一次軸轉者,你得同時考慮心態與劇本。
如果你的團隊DNA偏向「交易心態」,或者你急需短期資金止血,採用「革命劇本」是務實的選擇。但你必須意識到,你正在借一筆高額的「信譽貸款」,並應開始悄悄為團隊注入更多「共創心態」的基因,為可能的下一次轉折做準備。
如果你擁有一批核心的「共創心態」夥伴,且公司跑道(runway)尚能支撐,優先選擇「演化劇本」。這是在為企業的長期韌性建立基底。
情境二:你無可避免地,走向「第二次」軸轉。這是對創業家相當棘手的考驗。你的下一步,取決於你第一次說了什麼故事。
若你上次選擇的是「革命劇本」,你怎麼解釋你的「革命」失敗了?對「交易心態」的夥伴來說,你不是在「學習」,你是在「犯錯」。他們會認為你之前的承諾是「公關話術」,並準備停損出場 。此時,人力與財務資源將面臨劇烈流失的風險 。
這時,或許你得立刻轉換劇本。 你必須放棄再次扮演英雄。誠實地承認先前的策略是一次「昂貴的學費」,並將團隊的焦點,從對你個人的信任,轉移到對「集體學習」與「長期使命」的信任上。你轉向「演化劇本」目的是留住那些僅存的、或潛在的「共創心態」夥伴。
若是你上次選擇了「演化劇本」,表面上,這次軸轉非但不是危機,反而是印證了你當初的承諾——我們是一個不斷學習、持續進化的組織。然而,若你未能將上次「實驗」所得到的數據與洞察轉化成新的方向,那麼就是浪費了「共創心態」夥伴的支持。因此,這次轉向不能是領導者一人的決定,而是團隊「共同探索」的成果,極大化地鞏固他們的情感連結與資源承諾,讓他們願意陪你走得更遠 。
以策略家方式講述故事
若我們視創業是一場沒有地圖的探索,那麼策略軸轉是常態,而非例外。
這時,領導者的工作,不僅是找到正確的方向,更是要管理團隊對於「尋路過程」的集體認知與期望。
你的故事,決定了你的跑道長度,也定義了你最終能成就一個什麼樣的企業!
引用來源:Knight, E., Grimes, M., & Gehman, J. (in press). The limits of pivoting: A culturally-informed model of resource commitments during repeated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