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魔幻寫實還是虛幻寫實? 從AI吐出來的下面訊息中虛幻是不合宜的形容。
魔幻寫實主義是一種將現實與奇幻元素自然融合的寫作風格,它透過描寫超現實的事件,來反映真實世界的深層問題,並非單純的奇幻故事。 馬奎斯認為他所寫的都是拉丁美洲的日常現實,儘管他運用了神話、傳說和誇張的手法來書寫。
與馬奎斯著作的緣分,從高二升高三暑假選中百年孤寂當作文作業,到離開台北前聽了百年孤寂十講有了些原來如此的理解,再到這次讀書會,在看完愛在瘟疫蔓延時湧出回頭看百年孤寂的奇妙勇氣。讀書會上各自視角不同,欣賞重點也不同;我對於能用這樣的文筆去寫實感到震驚,魔幻的是色彩,情節看似荒誕卻真實,彷如是垂直性的傳遞實相。
這段過程中也頗有奇異點的是我居然開始覺得可以重看維摩詰經了! 該判斷是疊加到如今的效應嗎? 村上的城牆,榮格的論自我與無意識都功不可沒。能平靜的觀察現實的多層次多少,能平靜地閱讀經書就有對應增長。我是這樣想的。
文殊師利既入其舍,見其室空,無諸所有,獨寢一床。時維摩詰言:「善來文殊師利!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
文殊師利言:「如是!居士!若來已,更不來;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來者無所從來,去者無所至,所可見者,更不可見。且置是事,居士!是疾寧可忍不?療治有損,不至增乎?世尊慇懃致問無量。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當云何滅?」
維摩詰言:「從癡、有愛,則我病生。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7]眾生病[8]滅,則我病滅。所以者何?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若眾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薩如是,於諸眾生愛之若子。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病愈,菩薩亦愈。又言『是疾何所因起?』菩薩[9]病者,以大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