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想著有高度電影成就的周星馳為何再難突破,還說出了自己江郎才盡的嘆息,其情或戲或真。時序再往前推幾小時,也想著父母親退休後為何再難開創新人生風景,想到如果在打發時間中過剩餘退休人生也有點難過氣悶。而就在想到周星馳的時候冒出這時他是不是得要消化過去的自己,特別是難消化的部分在消化後可能會產出意想不到的養分,再開出嶄新的可能;又跳躍到想著這如果用渡劫後降下的蛻變,如小說中描述雷劫死氣後降落的龐大生機十分有趣! 不受劫,何以打破結構,何以超脫結構! 再拉回到消化的視角去比對,能讓自己有機會蛻變的劫本就是從無意識中自己迎上的。
從我戲謔似的跟同事說現在工作狀態邁入通靈的領域,面對很多像是要通靈才搞得清楚的需求,而且還不能打回票,因為對象是CEO。這是從我看著他們先對面那樣的需求開始,但很快就輪到我也中招了,當下還在座位上發了一頓脾氣,下班後才慢慢感覺到可能不是那回事: 從人性可能的狀態跟反應才能更加貼近的理解愚蠢話語跟不合理要求背後的背景跟動機,對應才能到位。以科學去分類就更有興味! 因我竟開始覺得用社會科學如政治、心理或是資訊科學那樣一刀兩斷的分界去學習是錯誤的,其實用生物學更恰當。一個生命跟其它生命以及生存環境間的對接是有順有逆又具持續變化性的,其中特別是並無正義也無是非可言。我自己似乎特別能接受這樣的思考方向,也許暗合某種天生特質;於是有了一個臆想: 如果我先專注學習生物科學跟環境科學,到一個程度才學習資訊科學,會不會這兩者在我人生中定位會更適得其所? 喔~ 不對喔,不是這樣子的! 我唸書的時候可沒特別對生物或地球科學感受深刻,這樣臆測恐怕讓自己暗暗落入被害者的角色扮演了。 用行為反推,運動科學跟文學哲學的混合成分還是多些。話回頭說,這些想法其實起頭是來自於今天又從要退休的主管對話中感受到他在職場環境中推擠的心理能量,而感受到原來他是這樣走出生存之道的。這一包像是聲聞智慧的觸動引發出原來我又陷入在自己給自己派是非判斷習作的舊陷阱中,而嶄新的關於做人比做事重要的一種真實樣貌正鋪開在眼前我卻還未能聚焦。他日我若能離開資訊業找到適合的發揮,必然脫離不了這領悟。
消化這段是不容易的,發現自己的謬誤跟不足還是有不舒服的地方又帶著不服輸的情緒。那就頂著消化情緒吧! 正義可以記錄著,倒不必化成利刃隨時拿在手上惡狠狠的盯著可能的敵人。忍著撐著寫到這,這一包的面貌又更多元而真實。嘖嘖! 這是想趁著愧疚倒打一耙回來讓我做免錢的? 形而上還真是小伎倆就有大用途的世界!
過於依賴天賦的人是否也會出現過分背叛天賦的心態及行為呢? 沉溺在低階的快速應用而無法專心打熬。沒頭沒尾的跑出這句來,這陣子的沉靜似乎有養點東西或消化出點東西來,看著自己跟友人的對話或是信件中的表達忽然出現文學即生活的領悟。好的造句能引發共鳴效果是不分長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