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件作品創作於 2020 年 5 月 22 日。
那段時間,我花了不少心思去構思每一個細節, 作品中保留了卑南族的代表性圖紋與色彩特徵, 卻同時融入了現代晚禮服的線條與比例, 在傳統與時尚之間,尋找一個成熟而穩重的平衡點。
在所有原住民族的服飾中,卑南族的禮服總讓我有一種難以言說的吸引力。它並不張揚,卻在每一道織紋裡蘊藏著深沉的尊嚴。 那是一種被歲月磨得光亮的力量,一種不需言語就能讓人感受到的美。
從卑南族婚禮上佩戴的花冠,到腰帶與刺繡的細節,我希望觀眾能真切感受到文化之美,看到原住民服飾的細節與靈魂,而非隨意拼湊的象徵。
在質感的設定上,我以大面積黑色天鵝絨作為整體主軸。
天鵝絨的柔軟光澤象徵深沉的力量,也讓整體更顯莊重。 腰帶部分取自節慶中常見的造型,但在配色上我選擇了鮮明的紅色底, 搭配黃色與綠色的條紋,使腰身曲線更為突出。 至於裙襬的刺繡,則取材自喜慶服飾的傳統圖樣, 這些部分需要由專業職人一針一線縫製, 才能將手工的靈魂與文化的記憶縫進衣料之中。
當然,現代也可以以平燙刺繡的方式呈現,但那會少了立體的張力。
因此我選擇在傳統手工與現代技術之間取得平衡, 讓這件作品既有文化的深度,也有高級時裝的質感。
我並不追求華麗。
我想要的是一種靜謐的重量, 讓人看見它時,能感受到手工的溫度與文化的呼吸。 那是一件不必開口,就能自己說故事的禮服。
當我想像它完成的樣子:
天鵝絨在燈光下閃耀著深黑的光澤,刺繡的紋樣在布面間浮動, 彷彿祖先的歌聲仍在其中迴盪,那一刻,我知道:這不只是服裝,而是一段歷史重新被喚醒的方式。
我希望有一天,能親眼看見它成為真實的存在。讓人走近它,觸摸它, 在布料的層次與光影之間,感受到卑南族的細膩與尊貴。 那將不只是我個人的夢想, 而是屬於文化的驕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