姍姍
0
位追蹤者
追蹤
姍姍
0
位追蹤者
文字創作者&生活哲學專欄喜歡觀察生活、思考,貫穿文字探索生活哲學與日常感悟。擁有多年影視、文創與規劃經驗,將思考與故事轉化為文字,分享給每個喜歡細緻觀察世界的你。
姍姍
1
會員
11
內容數
加入
前往沙龍
文字創作者&生活哲學專欄喜歡觀察生活、思考,貫穿文字探索生活哲學與日常感悟。擁有多年影視、文創與規劃經驗,將思考與故事轉化為文字,分享給每個喜歡細緻觀察世界的你。
加入
前往沙龍
發佈內容
我的成就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姍姍
2025/10/22
網路暴力的力量
作者分享自己在網路上公開原住民禮服設計,卻遭酸民誤解與攻擊的經驗。 她原意是致敬文化,卻被指控挪用圖紋,從憤怒與心碎中反思:在這個充滿評論與誤解的時代,創作與尊重的界線究竟在哪裡? 最難的,也許是被誤會後,仍選擇相信善意。
#
反思
#
人類
#
原住民族
喜歡
留言
姍姍
2025/10/15
卑南族禮服:文化與優雅的共鳴
透過卑南族服飾的紋樣與色彩,重新詮釋文化與優雅的交會。作品以天鵝絨與刺繡層次表現深沉的尊貴,讓傳統在光影之間重新呼吸。
#
原住民族
#
傳統
#
文化
3
留言
姍姍
2025/10/14
從沉默到自我救贖—霸凌
霸凌不只是衝突,更是對存在與尊嚴的試煉。 從小被排擠與羞辱,我學會用強勢保護自己,也曾崩潰自殘。 多年諮商後,我明白自由不是他人給的,而是對自己的肯定。 即便世界冷漠,我仍選擇善待自己,守住底線,做完整的自己。
#
危機
#
霸凌
#
尊嚴
3
留言
姍姍
2025/10/14
AI時代的情感危機
隨著AI崛起,越來越多人將情感寄託在人工智慧上,甚至與AI建立戀愛關係。AI以溫柔、聰明、理解人心的特質,滿足了人類在現實中得不到的陪伴與傾聽。然而,這種依賴也讓人逐漸逃避真實人際關係中的不完美與摩擦。危機不在於AI越來越像人,而是人越來越不像人,失去了等待、包容與真實互動的能力。
#
人類
#
反思
#
人工智慧
2
留言
姍姍
2025/10/14
集體焦慮—當社會成了一面鏡子
在網路日漸發達、連 AI 都能幫忙寫作業、看面相、討論感情的時候,許多人開始疑惑自己的方向,也因此出現了整個社會的集體焦慮。 那是一種看似無形、卻無所不在的氛圍:每個人都在趕、都在怕慢、都怕被淘汰。這種焦慮早已不再只是個人的心理問題,而成為一種社會現象 ,一場時代的流行病。
#
地緣政治
#
討論
#
社群媒體
2
留言
姍姍
2025/10/13
遺憾—
遺憾不是錯過的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它的感受與解讀。本文透過對生活與選擇的觀察,探索遺憾如何塑造我們的情感與成長。
#
遺憾
#
反思
1
留言
姍姍
2025/10/13
安樂死與正義:一個關於「選擇」的反思
安樂死的核心是「自主選擇」:它讓痛苦者能以尊嚴結束生命,而非被迫或受道德綁架。社會禁忌、宗教或文化壓力不應剝奪個體善終的權利。在高齡化與獨居日增的現代,尊重生命最後的選擇,是文明對人類尊嚴的基本要求。
#
安樂死
#
生命
#
支持
1
留言
姍姍
2025/10/13
也許,我並不想那麼成功
許多人將財富自由視為成功的終點,但「成功」的定義遠不止於金錢。本文探討亞洲教育對「成功」的定義,並鼓勵讀者反思,找尋屬於自己的人生價值,而不是盲目追逐社會強加的框架,最終實現自我定義的成功。
#
財富自由
#
成功
2
留言
姍姍
2025/10/13
正向思考的假面
這篇文章探討了「正向思考」文化中潛藏的壓抑與道德綁架問題,作者藉由自身保險業的經驗,質疑了過度樂觀的態度,並呼籲我們擁抱完整的人性,包括悲傷與失落,才能活出真實的自我。
#
保險業
#
造勢大會
4
留言
姍姍
2025/10/13
博愛座/優先席:我與自己的思辨
博愛座,究竟是出自善意的設計,給予需要的人一個優先的位置。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它變成了一把道德枷鎖。雖然後來改名為「優先因此席」,但似乎只是換個稱呼,爭議並沒有消失。
#
人類
#
優先席
#
博愛座
3
留言
vocus 勳章
NFT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