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沉默到自我救贖—霸凌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霸凌並不只是人際衝突,它更像是一場存在與尊嚴的試煉。

當一個人被排擠、貶低、剝奪發言權時,受害的不只是自尊,而是「我是否被這個世界承認為人」的根本信念。哲學的核心問題之一,就是:「人,如何在他人的凝視中成為人?」

我小學三年級時,曾罹患選擇性緘默症,整整一年都無法與同學開口。

有一次朝會要到操場集合,排在我後面的男生連續多天踩我的腳跟,我默默忍受,直到媽媽發現我的腳破皮紅腫,告訴老師。老師問起原因時,那個男生竟然說:「因為她都不講話啊!」 不只如此,我還遭受同儕傳紙條辱罵、老師的體罰與羞辱,罰我站到講出一個字為止。我在講台上嚎啕大哭,卻沒有人伸手救我,也不敢告訴家人。

國中時,我開始懂得暗戀與欣賞,結交了一個好朋友,但她卻把我出賣。隔壁班的女生因醋意集結全班辱罵我「醜女!」,甚至找學姊威脅我。那段日子,我每天帶著恐懼上學,不敢做錯事,也無人可依靠。

這些經歷讓我長大後難以任意認同自己,為了不再受傷,我變得過於強勢,即使犯錯也不願低頭認錯。自尊心膨脹,情緒容易失控,時常怨天尤人。大學時期,別人認為我愛抱怨、情緒難控,也許正因如此,我在社會眼中總是瘋癲、衝動、愛鬧事。

出社會後,霸凌仍然層出不窮。27歲那年,我成為導演特助,跟隨他近三年。他像暴君一樣,我為了工作隱忍他的輕蔑與性騷擾。有一天,重要會議我卻被拒於門外,我崩潰了。我拿起廚房刀,割向自己手背,邊哭邊笑,那是我第一次自殘,也是我首次想以此結束生命。

霸凌並未因此停止,身心症狀加劇,焦慮症與恐慌症接踵而來。經過多年諮商與自我療癒,我漸漸學會不再懷疑自己,也不再因霸凌感到脆弱。即便再遇霸凌,我選擇釋懷,不被捲入是非,只要不觸碰我的底線,我依然輕鬆地做自己。

我慶幸自己救了自己。傷痕累累,卻仍選擇堅強活下去。雖然我不懂霸凌者的心理,但我知道,我不會隨波逐流,成為他人施暴的工具。

霸凌的經歷提醒我:人性的尊嚴不是天生被承認,而是要在困境中爭取與重建。每一次沉默、每一次受傷,都是對「我存在的價值」的考驗。正因為經歷過不被理解、不被承認的痛苦,我更懂得自由的可貴,自由不是外界給予,而是自己對自己的肯定。

我學會了,即便世界冷漠,我依然能選擇善待自己;即便遭遇傷害,我依然可以守住底線,不成為他人的影子,也不去複製傷害。

霸凌教會我的,不只是痛苦,而是如何在被否認與誤解中,保持完整的自我。這份堅持,或許是每個經歷過苦難的人,都值得擁有的自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姍姍
1會員
11內容數
文字創作者&生活哲學專欄喜歡觀察生活、思考,貫穿文字探索生活哲學與日常感悟。擁有多年影視、文創與規劃經驗,將思考與故事轉化為文字,分享給每個喜歡細緻觀察世界的你。
姍姍的其他內容
2025/10/14
隨著AI崛起,越來越多人將情感寄託在人工智慧上,甚至與AI建立戀愛關係。AI以溫柔、聰明、理解人心的特質,滿足了人類在現實中得不到的陪伴與傾聽。然而,這種依賴也讓人逐漸逃避真實人際關係中的不完美與摩擦。危機不在於AI越來越像人,而是人越來越不像人,失去了等待、包容與真實互動的能力。
Thumbnail
2025/10/14
隨著AI崛起,越來越多人將情感寄託在人工智慧上,甚至與AI建立戀愛關係。AI以溫柔、聰明、理解人心的特質,滿足了人類在現實中得不到的陪伴與傾聽。然而,這種依賴也讓人逐漸逃避真實人際關係中的不完美與摩擦。危機不在於AI越來越像人,而是人越來越不像人,失去了等待、包容與真實互動的能力。
Thumbnail
2025/10/14
在網路日漸發達、連 AI 都能幫忙寫作業、看面相、討論感情的時候,許多人開始疑惑自己的方向,也因此出現了整個社會的集體焦慮。 那是一種看似無形、卻無所不在的氛圍:每個人都在趕、都在怕慢、都怕被淘汰。這種焦慮早已不再只是個人的心理問題,而成為一種社會現象 ,一場時代的流行病。
Thumbnail
2025/10/14
在網路日漸發達、連 AI 都能幫忙寫作業、看面相、討論感情的時候,許多人開始疑惑自己的方向,也因此出現了整個社會的集體焦慮。 那是一種看似無形、卻無所不在的氛圍:每個人都在趕、都在怕慢、都怕被淘汰。這種焦慮早已不再只是個人的心理問題,而成為一種社會現象 ,一場時代的流行病。
Thumbnail
2025/10/13
遺憾不是錯過的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它的感受與解讀。本文透過對生活與選擇的觀察,探索遺憾如何塑造我們的情感與成長。
Thumbnail
2025/10/13
遺憾不是錯過的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它的感受與解讀。本文透過對生活與選擇的觀察,探索遺憾如何塑造我們的情感與成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當我們願意伸手幫助別人的那一刻,心裡那道無法結痂的陳年傷口就會開始漸漸乾爽。童年受到的傷害,長大後就用各種方式假裝它已經不存在,如果是家暴陰影,便會佯裝堅強,以強勢個性偽裝自己,讓人畏懼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如果是言語霸凌,就會養成不輕易認錯以及得理不饒人的習氣,讓自己不再輕易受到口語上的威脅和傷害
Thumbnail
當我們願意伸手幫助別人的那一刻,心裡那道無法結痂的陳年傷口就會開始漸漸乾爽。童年受到的傷害,長大後就用各種方式假裝它已經不存在,如果是家暴陰影,便會佯裝堅強,以強勢個性偽裝自己,讓人畏懼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如果是言語霸凌,就會養成不輕易認錯以及得理不饒人的習氣,讓自己不再輕易受到口語上的威脅和傷害
Thumbnail
對自己的內心進行一次溫柔的對話,不要過於苛刻。體察自己的心情,並給予自己溫柔和支持。我們一起來看看自己,好嗎?
Thumbnail
對自己的內心進行一次溫柔的對話,不要過於苛刻。體察自己的心情,並給予自己溫柔和支持。我們一起來看看自己,好嗎?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讓自己感覺受傷的,都是自己的個性。
Thumbnail
讓自己感覺受傷的,都是自己的個性。
Thumbnail
傷痛是無法比較輕重的,面對惡意的傷害、內心的無助感, 從小到大的求學階段, 都沒有人教過我面對這些"惡意的傷害"時,我該如何保護我自己, 我無法改變他人的觀念、想法,也曾數次嘗試過與他人溝通, 那些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是必須花加倍的力氣才能重新再站起來。
Thumbnail
傷痛是無法比較輕重的,面對惡意的傷害、內心的無助感, 從小到大的求學階段, 都沒有人教過我面對這些"惡意的傷害"時,我該如何保護我自己, 我無法改變他人的觀念、想法,也曾數次嘗試過與他人溝通, 那些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是必須花加倍的力氣才能重新再站起來。
Thumbnail
索菲亞提到他(指霸凌的人)還是不能這樣對待我。 我是我自己的貴人,我自己長出力量。我沒有理由原諒他,除非霸凌者道歉。更何況關於那些還沒有走出創傷卻被社會強迫需要以感恩的心面對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其實是會產生極大壓力的,是另一次的傷害。
Thumbnail
索菲亞提到他(指霸凌的人)還是不能這樣對待我。 我是我自己的貴人,我自己長出力量。我沒有理由原諒他,除非霸凌者道歉。更何況關於那些還沒有走出創傷卻被社會強迫需要以感恩的心面對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其實是會產生極大壓力的,是另一次的傷害。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其實正要看到問題時會選擇避開的人非常多,這是保護自己的本能。 選擇面對創傷的人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勇敢。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其實正要看到問題時會選擇避開的人非常多,這是保護自己的本能。 選擇面對創傷的人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勇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